如果在亲子关系、亲密关系中确立了这个认知,那么离抑郁康复就不远了…

2023-05-30 17:08阅读:

手机浏览

生而为人,

一出生,我们都是白纸一张。

随着年龄增长,经历增多,

我们有了脾气性格,

我们懂了人情世故。

年轻时心高气盛,

总想让所有人满意,

让所有人都认同,

才会想方设法改变别人的看法。

经历多了,渐渐明白:

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

与其费尽心思改变别人,

还不如专心致志做好自己。

降低改变他人的欲望,或许亲子、亲密关系都会不那么紧张

很多人有为亲子关系苦恼的,有为亲密关系忧愁的。有的家长希望孩子按自己想法去成长,爱的名义背后有一份掌控。有的妻子希望丈夫按自己的意愿来爱自己,要陪伴;一旦孩子或爱人不按套路出牌,就会有很多的指责和爱的绑架,这多多少少会让人有点窒息,而更想逃离。

有人说,最好的亲密关系,就是要像小龙女一样,掉到谷底独自生活了17年,该养花养花、该养蜂蜜养蜂蜜,日子过得无比悠闲,以至看到杨过之后,觉得此人只是眼熟而已。如果,小龙女独自一人生活,把孤单寂寞冷都怪罪在杨过身上,不来找她、不陪伴她,每天以泪洗面,这样估计小龙女也活不到杨过找到她的那一天了。

同样,对于亲子关系,我们期望我们的孩子,不仅仅是一个考试能手,更是一个有情商、有爱商、有逆商、有财商,身心灵快乐的孩子。哪怕,孩子并没有成为我们想成为的样子,但至少,他在快乐地做自己。我们要做的,是做好自己,自己每天麻将肥皂剧,希望孩子视书如命、光宗耀祖,的确也不是件易事。

还有的父母,因为自小生活不易、物质匮乏,在贫穷中长大,更期望自己的孩子不要承受自己所受的苦,心情理解,但过度替代,也是将自己的人生投射到了孩子身上。让孩子背负两个人的期望在活着,就会很累。

在这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要承受的艰难,都有自己要担负的责任。

请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有一个很著名的合理情绪疗法,也称为ABC理论。

hA: Activating Events,诱发性事件。

B: Beliefs,你对事件所持的观念或信念。

C: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观念或信念所引起的情绪及行为后果。

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你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然而你对事件A所持有的信念、看法或解释B才是引起个人情绪及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

所以,用通俗的话说,很多时候,事情本身并不糟糕,关键在于你怎么想。你对事情的态度和看法,会直接影响你的情绪。

请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养生,而是管理情绪。

真正带给你痛苦的并不是那个人,而是你对那个人的期待

是那个期望带给你痛苦

有时候,因为对方没有按我们的想法进行时,我们会很生气。但当你冷静下来,回过头来想一想,这样子发火生气真的值得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就像作家马德写过的一段话:

“我慢慢明白了为什么我不快乐,因为我总是期待一个结果。

看一本书期待它让我变得深刻,跑一会步期待它让我瘦下来,发一条微信期待它被回复,对别人好期待被回待以好……

这些预设的期待如果实现了,我常舒一口气,如果没有实现呢,就自怨自艾。”

真正带给你痛苦的并不是那个人,而是你对那个人的期待,是那个期望带给你痛苦。

当你放下了这些所谓的期待,学着去靠自己,心中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抱怨。网上有一句话说:“世界上从来都没有所谓的奇迹,命运一直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最重要的就是改变自己。”

当你试图想要去改变除了你之外的事物时,失败就已经注定了。

因为这个世界的变化都是人的变化,而别人的变化,也只能通过自己的改变来影响。

所以,当你改变不了别人的时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变自己。

改变别人是痛苦的,改变自己才是幸福的开始

幸福是真的需要条件的吗?

张德芬老师给出的答案是:“幸福与否真的不取决于外在的条件,而在于人心。”

直白地说,就是自己要对自己的幸福负责,不要把让自己幸福的责任推卸到身边人身上。

如果你总是在比较、嫉妒,那你所能得到的只有“求而不得”。与其被强求不来的期许所困,倒不如先改变自己,活出自己的主场。

人这一生,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改变别人是痛苦的开始,改变自己是幸福的开始。想改变他人,往往很难,但改变自己,却容易很多。所以别再费心费力费时间改变别人了,做好自己的事,万事莫强求,让自己过得风生水起,才是最了不起的事情!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分享:

55

相关推荐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发病急,轻者留下残疾,造成终生遗憾,重者丧失生命。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因,据调查2005年因卒中死亡人数达570万,中国卒中发生率是全世界...

李澎上海长征医院

2023/01/16阅读(3414)

什么是假性亲密关系(Irrelationship)...

用“饮鸩止渴”来描述假性亲密关系最为合适,想要止渴,却饮下毒酒。真正的亲密关系是啥样?“亲密关系”肉眼可见的呈现形式就是:谈恋爱OR婚姻,但这也仅仅只是“形式”...

李奕臻有来心理诊室

2023/06/02阅读(4987)

容易引发抑郁的12种思维 | 改变认知

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因社会环境、自身心理以及生物遗传等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大脑器质的功能失去健康平衡,出现身体不适、情绪抑郁,进而导致抑郁症。很多人会发现抑郁症患...

张莹波有来心理诊室

2023/08/16阅读(4052)

关于“自体脂肪填充”的错误认知,你中了几个?

  做自体脂肪填充的求美者越来越多,因为它的“原料”是求美者自身的东西,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在同求美者沟通过程中,发现有些问题认知不准确,有的模糊不清,今天就...

祝东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23/06/22阅读(4937)

坚持这三个步骤,让我从抑郁走向康复

今天的分享,是一名抑郁症患者的抗郁经验总结。他结合自身的康复经历,和许多交流接触过的其他康复者的康复经验后,归纳出了3种对抑郁症患者来说至关重要的能力:觉察力、...

刘志华有来心理诊室

2023/06/12阅读(456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