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在医学上的专业名词为发热。宝宝六个月由于抵抗力较低,出现发热的原因较多,需明确发热的原因,通常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
一、非感染性因素:
1、生理性低热:若给宝宝穿的衣服较多,或刚喂完奶,此时可能影响皮肤散热,也可能引起发热的现象;
2、夏季低热:仅发生于夏季,秋凉后自行退热,每年如此反复出现,连续数年后多可自愈。这是由于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夏季身体虚弱,多发生于营养不良或脑发育不全者;
3、物理及化学性损害:如大手术后、骨折、大面积烧伤等,若失血过多,可能会出现失血热,也可引起宝宝发热;
4、感染治愈后低热:由于病毒、细菌、原虫等感染致发热后,低热不退而原有感染已治愈。
二、感染性因素:
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均可出现发热。
此外,目前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也可引起宝宝发热。单纯发热本身不会加重病情,也不会导致神经系统的损害。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重要防御性反应,有利于消灭病菌,对病情的恢复也有一定益处,但如果超过38.5℃,需及时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