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一名32岁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述是母婴遗传感染上乙肝,在以往的复查中,各项检查结果均较为稳定。但在这一次复查中却发现了转氨酶升高,于是入院治疗。在经过保肝降酶、抗病毒治疗后,肝功能逐步稳定,于是准许出院。出院前嘱咐患者抗乙肝病毒治疗需要长期、规范,不能擅自停药。
【基本信息】男、32岁
【疾病类型】慢性乙型肝炎
【就诊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11月
【治疗方案】保肝降酶(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铵胶囊)+抗病毒治疗(恩替卡韦片)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9天,随访2个月
【治疗效果】肝功能恢复正常,病毒下降至正常水平
一、初次面诊
本病例中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王先生已经规律复查5-6年,在既往的复查中,一直都是乙肝大三阳,乙肝病毒DNA载量波动在7-8次方之间,肝功能和肝脏彩超没有明显异常。但这一次来到医院时,患者自述最近工作压力比较大,休息不好,食欲不佳,感觉到有些疲累。复查结果也显示患者肝功能出现异常:谷丙转氨酶:241U/L,谷草转氨酶:120U/L,碱性磷酸酶:159U/L,乙肝病毒核酸:7.57x10 ^7拷贝/毫升。在与患者详细了解病情过程中,得知患者近期并没有特殊用药,也没有饮酒习惯。本次转氨酶升高考虑为乙肝病毒活动导致,建议患者住院进行保肝降酶治疗,同时制定抗病毒治疗方案。
二、治疗经过
先为患者办理入院,嘱咐患者尽量卧床休息、避免紧张和劳累,注意不能饮酒,饮食以清淡、好消化的食物为主。充分和患者沟通病情后,给与患者常规保肝、降酶、抗病毒治疗。保肝药物采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铵胶囊,改善肝脏代谢,保护肝细胞膜,降低转氨酶。同时制定抗病毒方案,采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片进行治疗。告知患者这个药物需要规律、长期服用,不得擅自停药。住院期间,隔5-7天复查肝功能,在肝功能正常、症状缓解后,可以出院回家继续抗病毒治疗。
三、治疗效果
住院的前几天患者症状就有明显改善,乏力和厌食症状有所缓解。第1次复查肝功能时,谷丙及谷草转氨酶均下降到100U/L以内。第9天再次复查,肝功能各项指标均已正常,建议患者出院继续抗病毒治疗。患者在出院时,对于是否需要长期口服药物存在很多疑虑,对于不能停抗病毒药心理负担很大,于是告知患者:目前核苷类似物抗乙肝药物只能够抑制病毒复制,而不能完全“治愈乙肝”。患者了解后,坚持抗病毒治疗。第3个月随访时,乙肝病毒DNA定量低于二次方,呈阴性结果。患者对于病情的控制十分满意。
四、注意事项
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病情得到稳定控制,作为医生真心欣慰。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除了遵医嘱服药、复查外,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适量运动,有助于身体康复。饮食上,注意膳食均衡,适量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冬瓜、菜花等。此外,应避免酒精,以免加重机体不适。
五、个人感悟
慢性乙型肝炎最重要的在于定期复查,选取合适的抗病毒时机,在病毒进展、造成不可逆肝脏损害之前抑制病毒的复制,而一旦出现了肝硬化以及并发症以后再去抗病毒,那么造成的损伤就是不可逆的。因此,在免疫耐受期可以暂时观察,一旦出现转氨酶升高、肝脏硬度增加,或者出现肝硬化的征象,需要尽早制定抗病毒方案,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