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的 “不规范”治疗有多惨

2023-05-01 14:30阅读:

手机浏览

  张先生因为癫痫发作,到医院就诊,考虑为左额颞岛叶弥漫性胶质瘤,病变弥散,家乡的医生说不能切,切了也没有意义。家里从网上做了一些功课后,来2020年2月在好大夫在线上找到了我。
  磁共振如下图

  我给了方案:
  最大安全切除
  优点:是目前的规范治疗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去除病变,以我们的能力,近全切能实现。
  缺点:由于病变相对弥散,病变体积大,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大概率会带来患者高级认知功能下降,社会适应能力难免下降。
  由于张先生是家里的主力,承担家里90%的经济来源。一旦认知下降后,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家里光景难以为继。
  我给出了第二个选择
  活检明确性质:证实胶质瘤后先给于化疗,看看效果;要是效果良好,继续化疗,要是不敏感就再最大安全切除。
  优点:给自己高质量生活的机会,预知肿瘤是否化疗敏感。
  缺点:不是指南推荐的方法。若不密集复查,可能会耽误病情。
  交谈的氛围很沉重,家属最怕就是让选择,作为非专业人士,家属很难做出科学的决定。思虑再三后,家里决定走第二条路,给病人一个机会,给家庭一个机会。
  建议来我院取活检,因为活检手术虽然简单,但是取材部位有讲究,也就是取材靶点要有科学依据。张先生夫妇想在老家做活检。这是众多的病人中的一个,能不能再来随诊,最后会怎么做,我也不得而知。
  在当地医院做了活检,家里发来了病理报告

微信截图_20220222144158.png

  我建议到另一家医院会诊,他们也去了

微信截图_20220222144203.png

  两家医院都没有给出肯定的诊断,张先生夫妇又陷入困惑中,活检白做了么?为什么病理也没有给出肯定的诊断呢?
  问题又到了我这里,下一步怎么办呢?结合影像和病理报告,我认为胶质瘤诊断是明确的,建议张先生口服替莫唑胺,并密集复查,万一效果不理想就切除。
  2020年6月份(服药3月后),张先生夫妇来门诊找过我一次,想在我院复查,并做好了化疗无效手术的准备。我给他们开了磁共振,需要等几天才能做上。家里有事他们没做成磁共振就回去了,自己继续吃药。
  由于新冠疫情反复原因,以及患者服替莫唑胺后自觉良好,一直到2020年11月份他们才复查了磁共振,幸运的是磁共振显示病变明显减小。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要是效果不明显,病情进展了不好面对。
  2021年3月,2021年7月分别进行复查,肿瘤持续减小......
  目前,张先生一直在服用替莫唑胺,一直是家里的主力,从事原来的工作,一家人生活幸福。
  我们很明白,张先生的病并不是就治愈了,我们是以较小的代价维持一个人的高质量生活,一个家庭的正常运转。一旦复查病变不再缩小或者病变又开始进展了,我们就进行手术切除,术后再行放化疗。
  目前病变已经明显缩小了,即使再手术,切除范围明显减小,患者的高级认知受影响程度会明显变小,大概率不会影响现在的工作。
  不是每个案例都会有这样的效果,需要专业的医生选择合适的病例。
  胶质瘤的治疗既要规范化又要个体化,我们要从分考虑病人的年龄、身体素质,经济能力,社会属性,可能的病理类型,可能的病理级别,病变位置,弥散程度等等。和患者家属一起做出合理的选择。
  我们会继续跟大家更新张先生的后续治疗情况。
  附图:几次磁共振复查显示病变逐渐减小

微信截图_20220222144207.png

分享:

51

相关推荐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规范治疗

儿童支气管哮喘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支气管气道的高反应状态,是一种呼吸系统慢性炎症疾病。它对儿童身体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久治不愈可能会导致儿童的营养不良,发育迟...

李红冬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2023/10/14阅读(406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