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会不会患上特发性震颤?

2021-04-01 16:14阅读:

手机浏览

  特发性震颤听上去很陌生,其实这是生活中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同时也占了“震颤病”中的多数,其症状容易和帕金森病混淆,因此漏诊、误诊情况比较常见。
  1、典型的特发性震颤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均可发现。
  对起病的高峰年龄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起病年龄的分布为双峰特征,即在20~30岁和50~60岁这两个年龄段;另一种观点认为特发性震颤很少在少年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人数增加,平均起病年龄37~47岁。
  2、特发性震颤惟一的症状就是震颤,偶有伴有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
  患者通常首先由上肢开始,主要影响上肢,双侧上肢对称起病,也可单侧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响后,常向上发展至头、面、舌、下颌部。累及躯干和双侧下肢者少见,仅在病程的晚期出现,而且程度比上肢轻。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加,频率逐渐降低,幅度逐渐增加。
  典型症状是手的节律性外展,呈内收样震颤和屈伸样震颤,旋前旋后样震颤(类似于帕金森病)十分少见。书写的字可能变形,但不会表现为写字过小。另一个常影响的部位是颅颈肌肉群。头部、舌或发声肌均可累及,表现为患者手部严重的姿位性震颤和头部震颤,包括垂直的“点头”运动和水平的“摇头”运动。软腭、舌的震颤会导致发声困难。

微信图片_20210401161306.jpg

  3、震颤在发病10~20年后会影响活动。随年龄增长严重程度增加,以致完成精细活动的能力受到损害,至发病后第6个10年达到高峰。86%的患者至60~70岁可影响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包括书写、饮水、进食、穿衣、言语和操作。震颤幅度越大,对活动能力的影响也越大。震颤对性别的影响无差异。
  4、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震颤,饥饿、疲劳、情绪激动和温度等会加重震颤。与大多数不自主运动一样,特发性震颤在睡眠时缓解,也有个别报道,震颤在浅睡中仍然持续存在。
  特发性震颤患者对乙醇(酒精)的反应是特征性的。许多患者即使只摄取少量乙醇(酒精)就可减少震颤。42%~75%患者饮酒后震颤减轻,但只是暂时的,一般维持2~4h,第二天震颤反而加重。很少有报道乙醇(酒精)对其他类型的震颤有类似作用,乙醇(酒精)是通过中枢起作用的。
  5、特发性震颤可以伴发其他运动障碍的疾病。特发性震颤伴发帕金森病是众所周知的。据报道,在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比正常对照人群高得多,即使在大于60岁的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帕金森病的危险度是同年龄组的随机人群的24倍。

分享:

82

相关推荐

特发性震颤有什么特点?

在日常生活中,特发性震颤这种病是非常常见的,有很多特发性震颤患者在患病之后由于心疼钱,不愿意让子女照顾自己,麻烦他人等各方面的原因,所以导致延误了病情,将自己...

王学廉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2019/09/17阅读(3390)

特发性震颤怎么治疗

特发性震颤主要表现为手、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运动性震颤,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病情,但是需要遵医嘱服用药物,避免自行使用药物...

王学廉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2020/04/03阅读(4731)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1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