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烧伤怎么办?

2023-04-28 19:51阅读:

手机浏览

  化学烧伤怎么办?
  由强酸、强碱或腐蚀性化学物质引起的灼伤可能非常严重,需要立即就医。
  去除化学物质:为防止化学灼伤继续造成严重伤害,首先小心去除皮肤表面多余的化学药品和任何被污染的衣物,然后使用尽可能多的清水冲洗患处。在去除化学药品和受污染的衣物时要非常小心,不要触摸或散播该化学药品,因为有可能导致受害者或帮助者进一步受伤。可以考虑使用手套或其他防护材料遮盖手,建议将污染的衣物剪开,而不要从头上拉下来。尽量不要擦拭皮肤,如果是干燥的化学药品,可以从皮肤上刷下。
  清水冲洗:尽快用清水连续冲洗患处,以清除残留的化学药品。确保水可以从受影响区域流出,而不会积聚在皮肤上或者将化学药品散布到更大的区域。建议用水冲洗,不要摩擦或擦拭该区域。及时的医疗电话沟通,按照建议进一步操作,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医院就诊:入院后可能会继续用水冲洗腐蚀性物质,直到将其完全清除;清理烫伤并用适当的敷料覆盖;缓解疼痛;必要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逐步恢复:轻微烧伤会影响皮肤的外层,而一些皮下组织通常保持良好,能够得到有效的治愈,留下的疤痕很少。同时需要定期检查并更换敷料,直到烧伤完全愈合以防止感染。
  严重烧伤可能会到医院的专业烧伤科治疗,需要住院,某些情况下还可能需进行手术,以去除皮肤灼伤的区域,并用从身体另一部位截取的一部分皮肤(移植物)代替。更严重、更深的烧伤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完全治愈,并且通常会留下一些明显的疤痕。在某些情况下,具体烧伤的深度和位置也可能导致视力丧失或四肢、某些部位肌肉使用受限等问题。

分享:

2

相关推荐

化学烧伤怎么处理

"化学烧伤的处理原则,同一般烧伤,应迅速脱离现场,终止化学物质对机体的继续损害,采取有效解毒措施,防止中毒,进行全面体检和化学检测。首先应立即脱离现场,脱去被化学物质浸渍的衣服,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目的一是稀释,二是机械冲洗,将化学物质从创面和黏膜上冲洗干净。冲洗时可能产生一定的热量,但由于持续冲洗,可是热量逐步消散。冲洗用水要多,时间要够长。冲洗持续时间一般要求在两个小时以上,尤其是在碱烧伤时冲洗时间过短很难奏效。如果同时有火焰烧伤,冲洗尚有冷疗的作用。头面部烧伤时要注意眼、鼻、耳、口腔内的清洗,特别是眼,应首先冲洗,动作要轻柔,如果有条件可用等渗盐水冲洗,否则一般清水也可以。如发现眼睑痉挛、流泪、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损伤,及前方浑浊,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冲洗,持续半个小时以上。然后碱烧伤再用3%硼酸液冲洗,酸烧伤用2%碳酸氢钠冲洗,再用2%荧光素染色,检查角膜损伤情况。为防止虹膜睫状体炎,可滴入1%阿托品,扩瞳每日三次到四次,用0.25%氯霉素液,1%庆大霉素,或1%多粘霉素液滴眼。石灰烧伤时,在清洗前应将石灰去除,以免遇水后石灰生热,使创面损伤加重。大量流动水的持续冲洗比单纯用中和剂拮抗的效果更好。用中和剂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0分钟即可,中和处理后仍需再用清水冲洗,以免因为中和反应产生热,而给机体带来进一步的损伤。"

语音时长02:59''

宋杰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09/13收听(68550)

化学烧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化学烧伤大部分都是酸的物质或碱的物质,还有一些特殊的、带有腐蚀性的物质造成的。酸烧伤一般没有水泡形成,因为它会直接使蛋白质固定,皮肤就会呈棕褐色的创面。我们可以通过手的触诊来判断创面的深浅,如果损伤之后创面摸上去比较柔软,和皮肤接近,可能就判断酸烧伤的程度并不是太深,可能是二度烧伤;摸上去韧性很强、很坚韧,创面就会比较深,可能是三度烧伤,日后可能需要手术治疗。酸烧伤创面因为是蛋白质固定,没有水泡,所以创面基本上没有很多渗出,是比较干燥的。早期治疗的时候可能通过护痂,一部分能够自行愈合;深度创面可能会进行手术。碱烧伤的创面有时候事后有点像普通烧伤,但是创面经换药之后会发现它有加深。这种情况下,一般建议不要使用油性剂来进行创面的处理,如果用油性剂反而会造成创面的加深。碱烧伤会有水泡,水泡液里面有可能还有碱性物质,所以我们在清创、把水泡液放出之后,还要用清水、生理盐水等进行创面冲洗、擦拭,尽量让创面的含碱性物质稀释、减少,以避免创面加深。深度创面还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有一种特殊的氢氟酸烧伤,氢氟酸接触之后,患者疼痛感是非常强的,大部分是手指接触,会出现明显的青紫状况,这个时候酸在向内腐蚀,甚至会深达骨质,对骨质进行腐蚀。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就医,我们会用钙剂进行中和,全身可能也会输一定的钙剂,会及时检查体内的电解质,以防低钙血症引起抽搐而造成对病人的损害。如果严重,会及时进行组织的清创,就是把含氢氟酸的组织切除,避免进一步加深、造成骨质损伤甚至造成截肢这种严重的后果。"

语音时长02:57''

蒋梅君武汉市第三医院

2023/07/25收听(6251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6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