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腿也称罗圈腿,医学上称为“膝内翻”,是以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足内踝能相碰而两膝不能靠拢为主要表现的畸形疾病。
一、婴儿O型腿如何判断
婴儿O型腿可以根据病史和检查判断,如婴儿存在维生素D缺乏史或佝偻病患病史,则O型腿出现概率较大。如婴儿平卧硬板床上,双下肢并拢伸直,两侧的内踝靠拢,膝关节间有空隙就可直接判断为O形腿。另外,X线片检查时可用膝关节基线与股骨及胫骨长轴构成的角度等说明膝内翻程度。
二、婴儿O型腿的原因
导致婴儿O型腿的原因较多,具体如下:
1、佝偻病:如钙、磷、维生素D缺乏导致佝偻病所致;
2、提前站立行走:婴儿的骨质强度弱,长时间站立会导致下肢骨骼变形;
3、不良生活习惯:如盘腿坐、不站直等。
三、婴儿O型腿如何矫正
一旦发现婴儿有O型腿,需要积极进行矫正。其矫正方法如下:
1、一般治疗:如畸形较轻者,可通过压腿、踢腿以及夹腿等矫正,必要时可佩戴支具矫治;
2、手术治疗:如果主动膝距大于7厘米,需要手术截骨纠正O型腿畸形。
四、婴儿O型腿如何预防
婴儿O型腿的预防措施如下:
1、定期进行微量元素检查,根据结果及时补充所缺乏的微量元素;
2、多晒太阳,多吃含钙多的食物及水果;
3、避免让孩子过早走路;
4、纠正错误的坐姿或蹲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