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疗法是一种古老的非药物自然物理疗法,是用边缘光滑的竹板、瓷器、小汤匙、铜钱、玉石、玻璃罐、棉线等工具,蘸油或清水等介质在体表部位进行反复刮拭、点按、弹拨等操作,造成皮肤表面瘀血或点状出血,通过刺激人体经络腧穴,改善人体气血流通状态,用于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历史上有关刮痧疗法的记载较少,清·郭右陶《痧胀玉衡》是具有代表性的痧证辨治专着,书中详细的记载了痧证的病因病机、症状、适应症,以及刮痧、放痧的目的、刮痧的方法等。刮痧疗法还见于《理瀹骈文》、《松峰说疫》、《串雅外编》、《七十二种痧证救治法》等医籍中。后人又没有进行系统地研究,致使这一传统的治疗方法,没有理论指导,工具又原始落后,治疗范围十分局限,始终引不起人们重视,更难以登上医学殿堂。然而刮痧疗法在我国流传数千年而没有失传的事实,又有力地证明了刮痧疗法有其存在的价值。
现代医学认为,机体的代谢产物通常通过唿吸、汗液、大小便等形式排出体外。当代谢产物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排出体外,在体内存留时间过长,就会形成对机体有害的毒素,这些毒素包括细菌、病毒以及它们的代谢产物和氧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生成的危害细胞的氧自由基和其他活性物质,使经络瘀滞,气机不畅,造成细胞缺氧老化,这是形成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刮痧疗法通过刮拭造成毛细血管破裂,含有大量代谢产物的血液--“痧”渗出皮下,同时由于局部温度升高,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加快,给病变部位带来大量新鲜的氧气和营养,一方面修复病变组织,改变局部缺氧状态,另一方面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及淋巴细胞将“痧”分解,通过皮肤代谢出去。
刮痧疗法不仅能够治疗疾病,还可以诊断疾病。从痧色上诊断:青色提示邪气侵犯到皮肤,或者皮肤易过敏;紫色提示邪气侵犯到关节浅筋膜;黑色提示邪气侵犯到关节滑囊;浅红色提示燥邪伤及心和胃;大红色提示火热之邪伤及肺、心、胃和肝;大片红色提示暑热之邪伤及肺、胃、心、肝,并伴有头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