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摆脱冻疮的“纠缠”

2023-07-24 10:26阅读:

手机浏览

  冻疮是冬季容易发生的一种皮肤损伤。易发生在手指、手背、足跟、脚趾、耳轮、鼻尖、面颊等暴露部位。冻疮是因寒冷造成的局部肌肤损伤,表现为皮肤苍白,随后出现皮肤红肿伴有发痒、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严重者皮肤呈灰白、暗红或局部感觉消失,愈合较慢。冻疮虽然算不上什么大病,但发作起来真让人痒痛难忍。俗话说:“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因此,要想摆脱冻疮的“纠缠”预防尤为重要。

  1、冻疮好青睐哪些人

  在同样低温条件下,有的人容易生冻疮,有的人不生冻疮,这是因为除了寒冷之外,生冻疮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⑴儿童、女性易发生冻疮:这是因为儿童接受寒冷刺激以后,皮下小血管收缩反应比中年人,特别是比老年人强得多。在寒冷的刺激下,儿童的皮下血管发生痉挛性收缩,血液瘀滞,局部组织营养不良,容易发生损伤,而老年人的皮下小血管对寒冷的刺激则不敏感,所以不易生冻疮。此外,女性对寒冷的适应性差,皮肤对寒冷的抵抗力低。因此,女性也易生冻疮。

  ⑵体质弱及血液循环差者:患心脏疾病、血管疾病和末梢血液循环机能差的人,局部皮肤对寒冷的适应性、耐受性和抵抗力差,经不起寒冷的刺激,容易发生冻疮。

  ⑶在潮湿环境下生活和工作者:潮湿环境可以明显加重寒冷对机体的影响和危害,更容易破坏局部血管的收缩与舒张功能,促使冻疮形成。所以在潮湿中比在干燥环境下生活更容易发生冻疮。此外,长期站立、缺乏活动、衣服窄小、营养不良以及疲劳过度者也容易发生冻疮。

  2、如何治疗冻疮

  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间用辣椒煎水局部烫洗,有一定效果。已破溃形成溃疡时应用5%硼酸软膏、红霉毒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猪油30%蜂蜜70%)等涂搽并包扎。同时内服末梢血管扩张剂如烟酸。中医治则为温经、通络、活血化瘀,可用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加减。

  冻疮治愈的关键是摆脱湿冷环境,保持冻疮局部温暖和干燥,否则易复发。⑴预防冻疮复发的主要措施有:作好居室防寒、保暖和防潮湿,室内温度最好能保持15℃以上,相对湿度50%左右。保持鞋袜、鞋垫、手套干燥。汗脚者不宜穿胶鞋,并可用止脚汗粉等。⑵几点提醒:血液循环不良是引发冻疮的主要原因。因此,切忌将御寒服装裹得太紧以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不要以为用雪团揉搓冻疮部位能治疗冻疮。雪球摩擦皮肤只会增加局部的寒冷及潮湿,使冻疮加重。当冻疮出现严重溃烂时,应及时就医。

  3、如何预防冻疮

  预防冻疮应在秋末进行耐寒锻炼。具体方法可用冷水浸泡往年常生冻疮的部位,如手和脚。开始每天浸泡半小时,以后浸泡1小时。其次是注意局部防寒保暖:

  ⑴冬季注意易发冻疮的皮肤暴露部位,如手、足、耳等处的防寒保暖。

  ⑵平时进行适当的耐寒锻炼,如冷水洗脸、洗手、洗脚,以提高皮肤对寒冷的耐受能力。

  ⑶在寒冷的环境中,可不断地揉搓暴露部位,肢体也要多活动,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⑷冬季鞋袜宜保持干燥,避免潮湿。

  最后还要注意着眼于全身。如保证充分睡眠,避免过度疲劳,以增强体质;饮食应以富有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尤宜食高脂食物,如羊肉、巧克力等,以便为身体提供足够的热量。

分享:

67

相关推荐

什么是冻疮?

老百姓称为冻疮,对于我们专业来讲,称为冻伤或者更严格来叫冷伤,就是因为低温导致的皮肤或者皮下软组织甚至进一步的深部的组织的损伤,这叫冷伤。提到了冷伤,大多数是指的疮面这部分,疮面就跟烧伤是很接近的,分为Ⅰ度、Ⅱ度、Ⅲ度,甚至更深的导致Ⅳ度。咱们常见的所谓的冻疮,大部分是Ⅰ度和Ⅱ度为主,Ⅲ度或者Ⅳ度需要截肢的情况在日常生活当中并不常见。冷伤其实在国内基本上多数地方也是归于烧伤科的治疗,它的治疗其实跟烧伤很接近。Ⅰ度和Ⅱ度更多来说可能是还是以保护疮面为主,防止感染;到了Ⅲ度得根据情况了,可能需要手术;Ⅳ度有的肢体尤其肢体远端,需要皮瓣或者软组织瓣的覆盖,甚至个别的需要截肢,会影响到比较大的功能障碍会出现。其实冷伤也有一个常识,所以咱们中国传统老百姓认为,我冻伤了以后,我肢体冻伤了,回到房间以后我怎么复温呢?我应该用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我不知道大家有什么选择,譬如有个选项,比如用雪搓、用冷水、用温水、用热水,四个选项大家都知道我不会选热水,这是错的,常规的用哪种措施呢?很多人其实会说雪搓和冷水,这两个选项比较多,但事实上医学研究上是用温水复温的,早期受伤以后温水复温,当然温水复温有个最大的问题,病人在复温过程中有可能剧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或许有条件要给予医学的止痛治疗,这样能达到最好的复温效果。雪搓严格意义来讲应该不是好的选择。

语音时长01:53''

于东宁北京积水潭医院

2023/06/24收听(71504)

怎么摆脱疑病症的烦恼?

  疑病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个体的心理成长。1、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抗抑郁和抗焦虑等药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伴随的抑郁、焦虑、烦躁、恐惧等情绪问题...

黄建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2023/03/06阅读(497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