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手机浏览
大便黏说明水分含量比较多,所以会不成形。正常大便里的水分含量是60%-80%,如果大便水分增加到85%以上可能就会出现大便变黏。
消化道分泌的液体在结肠会被重吸收,但是如果肠道的蠕动过快,比如腹泻的时候,肠内容物不能够有效的和肠黏膜接触而被重吸收,就会导致大便里面的水分增多,进而导致大便变黏,或者是肠道的黏膜患有溃疡、炎症的时候,就会影响肠道里面的水分重吸收。
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大便里面的水分增加而变黏。所以,肠道的炎症或者是肠道的蠕动增快是引起大便变黏的主要因素。
分享:
"考虑是有便溏的表现,多是因为慢性肠炎、脾胃虚弱、脾胃湿寒所导致,可能与精神因素和自身免疫力低下有关。便溏的一般症状有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大便发黏、冲不干净,或用手指擦也不容易擦干净,多是由于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出现问题。长期出现便溏的症状,导致身体的营养吸收不好,造成体型消瘦,体重下降。所以,在饮食上要注意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例如鱼、鸡蛋、瘦肉、豆类制品、牛奶等。药物可以吃补脾益气的中成药,例如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保和丸、附子理中丸。"
田亚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2023/12/08收听(48200)
作为一个消化科的医生,经常碰到大便黏的患者。中医认为是出现了肠道湿热的情况。从西医角度而言,可... 赵迎盼│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3/03/02播放(73104)
作为一个消化科的医生,经常碰到大便黏的患者。中医认为是出现了肠道湿热的情况。从西医角度而言,可...
赵迎盼│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3/03/02播放(73104)
"大便很黏考虑两种可能:1、消化功能不良、肠胃功能紊乱引起。多数与饮食习惯有关,吃不好消化的食物容易导致肠道蠕动减慢而引起大便排出不畅。2、炎症性肠病,多数是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氏病,可导致肠道粘膜分泌黏液。完善大便常规检查,明确白细胞、红细胞的情况,必要时完善肠镜检查。如果确诊溃疡性肠炎需住院观察,给予锡类散灌肠同时口服柳氮磺吡啶对症治疗。"
王强│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23/09/15收听(59408)
"大便发黏,是典型便溏症状。多由于脾胃虚弱、脾胃湿寒或慢性肠炎所导致的,脾胃不好就会导致便溏。一般症状有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发黏冲不干净或者用手纸擦肛门也不容易擦干净,长此以往会导致食物营养吸收方面有问题。平时注意忌食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不要过多食用寒凉的食物,多吃面食、豆制品、瘦肉等高蛋白食品,补充身体所丢失的养分,维持机体代谢的平衡。可以用健脾胃的中成药,如附子理中丸、保和丸、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等。"
2023/10/24收听(72586)
"如果大便黏,很有可能是吃了很多的肉类或者高蛋白的食物,或者是吃了糯米之类的高黏性的成分,所以排的大便比较黏稠。还有可能就是肠胃功能下降导致的。我们吃进去的食物,首先进入胃部先消化吸收,然后再转到肠,到最后变成粪便。如果一个人的肠胃出现了问题,同时也会导致大便不成形,或者出现黏稠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代表着肠胃的消化功能下降。平时要多注意自己的饮食,多吃清淡的食物,多吃粗粮,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避免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另外,要多运动,促进肠胃的蠕动,按时吃饭,不熬夜,保持心情愉快,也会缓解大便黏稠的现象。"
韩金利│哈尔滨二四二医院
2023/07/13收听(79638)
"大便很黏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出现大便黏的情况,很多都是由于体内湿气重引起,平时饮食要多注意,可以吃除湿的食物。第二、也可能是因为近期饮食不规律造成的消化不良,导致大便很黏。如果经常吃坚硬、生冷、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会较难排出,容易造成便秘,也容易导致大便很黏。第三、如果大便次数正常,形状也没有改变,但是出现大便比较黏,带有脓液的情况,可能是因为肠道内菌群失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也不排除有肠炎等病症。如果出现带血的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可以做肠镜检查,在医生的建议下服药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周中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3/06/16收听(76628)
"大便粘马桶一般都是下焦湿热所致的脾虚湿胜,造成大便粘滞、恶臭,也就是大肠湿热引起的。湿性黏腻重浊,所以不易冲掉。胃肠道消化不好,也会引起大便的粘滞。精神紧张会造成肠的应激,使肠蠕动加快,强度增加,把大便食物中的水分吸出,造成大便干结、黏稠。所以,建议先化验大便有无异常,排除炎症。从饮食和生活上调理胃肠道,恢复胃肠道功能,缓解大便黏稠的症状。建议患者少吃冰的东西,特别是夏天,像猪肉、海鲜这类湿气寒气比较重的食物不宜多吃。禁止烟酒及辛辣的食物,多吃香蕉、芹菜这类蔬菜、水果,对促进肠道蠕动是有很大帮助的。"
王次保│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23/05/24收听(196)
"大便黏肛门,便后擦拭完仍然有不洁感,考虑是外痔的症状。长时间的久坐、便秘等导致肛周静脉曲张形成外痔,其容易出现肛门分泌物增多。另外,比较严重的痔疮会出现轻度的肛门失禁,会导致消化液流出,从而出现肛门周围有大便不洁的症状。可以排便后温热水坐浴或者用温热水清洗肛门,平时注意解决治疗便秘,避免久坐,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症状会逐渐好转,必要时到医院就诊。从中医上体内湿热症状重,也可出现大便黏滞,需要中医中药调理。平时不要吃辛辣或者热性的食物太多,少吃油腻、甘甜的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调整。"
徐东升│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3/11/21收听(62380)
"大便排出来黏,很多人都会发现排出大便是非常黏稠,在冲马桶的时候甚至不容易冲洗干净,出现大便黏有以下几个可能:第一、是否肠道有器质性的疾病所导致的,建议如果经常是这样的大便,或者同时还发现有体重的减轻、便血等不良情况。应该前往医院进行内镜检查,排除是否有结肠的肿瘤或者是结肠息肉,及结肠炎症所导致的大便异常而出现大便黏稠;第二、功能性的问题,比如说最近的饮食状况是否吃了过多寒凉的食品,或者过于油腻不好消化的食品,都会导致出现大便比较黏稠,冲洗不干净。应该要调整饮食,尽可能的少吃寒凉食品和高脂饮食;第三、可能胃肠道功能出现了紊乱,如最近工作压力很大情绪不好,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减弱,再或者肠道里的肠道环境出现了变化,益生菌的减少都可以导致大便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要及时地进行调整,当然一旦出现了报警信号,还是应该前往医院进行必要的大便化验和肠镜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赵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2023/06/19收听(68148)
"大便黏糊糊通常是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消化不良、患有急性肠胃炎或者结肠炎,具体如下:1、饮食结构不合理:大便的性状与饮食密切相关,如果吃了太多含有蛋白质或者糯米的黏腻食物,大便也会变得黏腻;2、消化不良:脾胃的消化功能降低,胃肠功能发生紊乱,就会导致大便出现异常,多是因为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或者吃了太多具有刺激性的食物;3、急性肠胃炎: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腹痛和腹泻,大便可为黏腻状,便后冲不干净,通常是因为腹部受凉、吃了太多生冷的食物,或者不注意卫生导致;4、结肠炎:主要的症状为腹痛和腹泻,伴有脓血和黏液,里急后重感明显,有的患者还会出现便秘症状。"
许吉成│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3/12/10收听(84440)
"大便特别黏,首先要注意的是大便的性状和次数。如果大便的次数是正常的,一天1-2次,出现大便比较黏,没有脓液,大便的形状没有改变,有可能是肠道功能紊乱的表现。如果出现大便特别黏,有黏液状的,排便的次数增加,一天拉3-4次,出现脐周疼痛、恶心、呕吐等表现,像这类患者需注意有没有可能是肠道肿瘤,建议及时完善电子结肠镜检查。此类患者做完肠镜后,如果发现是肠道肿瘤,一定要评估肿瘤的分期,才能做好下一步的治疗。"
李超伟│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3/12/14收听(56174)
"大便黏屁股可能包括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1、由于患者粪便性状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患者的粪便太过稀薄,类似于腹泻的情况,所以稀薄的粪便是容易黏在患者的肛门口周围。造成腹泻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结肠的吸收功能出现了问题,结肠炎症、结肠的肿瘤都可能是原因,患者需要进行结肠镜的检查,进一步确定。2、肛门口周围的肌肉松弛引起,患者的肛门失去了正常的状态,粪便会自行流出体外。同时会对肛门周围的皮肤造成粘连污染,可能是年龄因素造成的影响或功能因素造成的影响,例如女性生产以后,盆底肌肉松弛,得不到及时的康复锻炼。"
钟伟│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3/05/25收听(19656)
"大便黑且黏需要注意是否有消化道出血,如果伴有头晕、心慌、乏力等症状,优先考虑消化道出血,则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查大便常规明确是否有隐血阳性,或者做胃镜检查来进一步明确出血的原因并治疗,还需要注意是否有内分泌失调,从而引起肠道出现湿热的情况,这种原因引起的大便黑且黏稠,最好食用中药调理肠胃,平时注意清淡饮食。如果伴有便秘的症状,则是因为便秘使粪便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过长,从而出现黑便的情况,或者因为食用过可能会引起黑便的药物或者食物,服用过补血的含有铁剂的药物,或者食用过动物的血或者桑葚等食物,也会出现黑便的情况,引起大便黑且黏的情况在停用药物,或者食物后会恢复正常。"
江雪梅│海南省人民医院
2023/03/04收听(50840)
患者出现大便黑粘,可能因饮食因素、药物因素、消化道出血引起,具体如下:1、饮食因... 聂里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7/04播放(99816)
患者出现大便黑粘,可能因饮食因素、药物因素、消化道出血引起,具体如下:
1、饮食因...
聂里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7/04播放(99816)
"大便黏、不成形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肠道炎症等因素有关。大便排出之后存在有黏腻、不成形现象,大多数是因为身体中的湿气过多导致,这种情况与脾胃虚弱有很大关系,脾胃虚寒的人会存在有脾虚的现象,因此身体中运化水湿的功能会逐渐下降,导致身体中的营养物质无法正常的被人体吸收利用,因此肠道会存在有湿气,从而导致大便溏稀、大便不成形等症状。当人体有消化不良现象时,排出来的粪便中会包含着未被消化的食物,这时不仅大便比较溏稀,并且还会出现黏腻、不成形的表现。在肠炎患病期间,因为肠道黏膜上存在有炎症,所以吸收和分泌功能都会受到影响,在排便时不仅会出现排便次数增多,并且排出来的粪便会不成形,甚至一部分人还会出现水样便、黏液脓血便等。"
2023/07/10收听(57762)
"大便特别黏的症状,主要考虑是消化道炎症性疾病所引起。常见病症类型有肠系黏膜炎、节段性回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因为消化道局部器官组织发生炎症性病变后,会对其表层黏膜组织造成持续性刺激影响,并造成上皮组织中的腺体出现组织液分泌增强的情况发生,分泌液在肠胃蠕动作用下,会进入到下消化道,并与排泄物发生混合反应后,再从体内排出,所以就造成此类病症患者出现有大便黏稠的症状表现,患者随着病情发展,往往还会出现有腹部疼痛、食欲不振、大便出血等不良症状反应。另外,也不排除患者出现有大肠息肉、结肠癌、肠道菌群失调症等其他病症的可能性。"
苍天慧│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2023/05/30收听(29660)
大便黏腻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直接的关系。中医认为大便黏腻与胃肠湿热有关,需要健脾利湿,可以食... 刘世举│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23/06/24播放(58070)
大便黏腻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直接的关系。中医认为大便黏腻与胃肠湿热有关,需要健脾利湿,可以食...
刘世举│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23/06/24播放(58070)
"大便黏腻是由于胃肠功能紊乱,脾胃湿寒所导致的,说明体内的湿气比较重,是便溏的一种表现。便溏的一般症状有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大便发黏,冲不干净,或者用手纸擦也不容易擦干净,脾虚就会导致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就容易便溏。平时可以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例如赤小豆、芡实、薏仁、糯米、莲子、栗子等等。忌食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多吃温热,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注意少吃。"
2023/08/30收听(63358)
"大便黏腻且有厚重的感觉,可能是由于慢性肠炎,或者消化不良等病情引起,还可能与外界的食物因素刺激等有关,如经常吃生冷、油腻的食物,就会造成大便黏腻的现象。可能是由于经常暴饮暴食,不注意饮食习惯、着凉等造成,建议应当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含有纤维素的绿色蔬菜,有助于消化。也可喝蜂蜜水来保护胃肠道,可以有效的暖胃,防止因为着凉而引起的大便黏腻。如果症状无缓解,则需到医院进行检查,可以做肠镜和胃镜等,观察体内情况。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服药,配合改善肠道菌落的益生菌等药物治疗,使大便黏腻的情况快速恢复。"
2023/05/29收听(47178)
"大便黏糊糊的主要是由于肠胃功能紊乱,以及肛肠疾病等原因所造成的。首先,肠胃功能紊乱会造成大便出现黏糊糊的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症状,主要是由于肠胃功能紊乱造成消化不良,以及食物的分解与吸收出现功能性障碍等原因所造成的。除了会出现大便黏糊糊的现象之外,还容易引起腹胀以及排便困难的情况发生。其次,一些肛肠部位的疾病会造成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包括痔疮以及直肠息肉、结肠炎等疾病,这些疾病会造成下消化道系统出现功能性异常的现象,同时给大便的通过造成障碍,严重的还会出现排便不尽以及便秘的现象发生。最后,饮食不佳也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出现。"
2023/11/22收听(55866)
北大人民医院 张媛媛
播放次数:7万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陈文激
播放次数:4.52万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周永健
播放次数:3.15万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余在先
播放次数:2.2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