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怎么做

2019-12-11 13:33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主要是病变的切除方法,目前病变切除方法主要是通过内镜观察,明确病变大小,是否隆起,局部微结构情况,是否合并有溃疡情况进行调整。若选择EMR术即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需先通过内镜冲洗干净病灶及周围的创面,使用内镜注射针在病灶边缘注入生理盐水或肾上腺素盐水,观察病变抬举情况,如抬举征阳性,提示黏膜下无粘连或病变侵犯,使用圈套器完整套住病灶,使用高频电通电以后进行切除。术后观察创面情况,是否存在有出血、穿孔等情况。

术后可使用金属夹夹闭创面,完整回收标本,如选择ESD术即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则在清洗病灶后,根据病灶的病理类型,通常使用MBI或BLI观察,明确边缘后,在边缘的5-10mm环周进行电刀标记病变范围。再使用生理盐水、肾上腺素盐水或玻璃酸钠注射液进行注射,观察抬举征的情况。使用电刀进行环周切开,在黏膜下进行逐层剥离,使病灶完整切除。术后使用止血钳方式进行止血,必要时使用金属夹或尼龙绳进行创面封闭,标本固定后完成回收进行病检。       

分享:

356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8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