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后血管狭窄怎么办

2019-09-29 15:06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内瘘狭窄在介入技术发展以前的情况下,最常用的办法是外科手段。具体如下:
1、通过把狭窄的部位切掉,再拿血管吻合,或者是极限狭窄,切掉以后再把两端血管拉起吻合,解决局限的狭窄;
2、取其它的静脉接上或者用人工血管连接,把狭窄切完以后再续接起来;
3、对于弥漫性的狭窄,很多部位截断的狭窄,采用外科方法其实是比较被动。因为非常局限,如果通过其它血管来接,基本摒弃了原来的内瘘。
目前主流的方法是用通过介入的方法,通过球囊扩张的方法使内瘘狭窄的部位进行扩张。世界上的内瘘维护最主要还是通过球囊进行,把内瘘狭窄扩开,当然,如果有些部位反复的扩张还是很狭窄,也可能要放一些支架,把狭窄的部位撑住,使其不回缩。
通过介入治疗方法的普及推广,内瘘狭窄让医生或者患者都得到较为清晰的认识。很多患者内瘘狭窄,经过治疗可以使用很久。但是尽量避免内瘘狭窄到快关闭的状态,则意味着内瘘在狭窄的基础上可能形成血栓,也会完全闭掉。相对的处理就很被动,需要把狭窄部位扩开,又要通过药物的方法把血栓溶解掉,或者用球囊挤压的方法把血栓挤碎溶解,才能够解决狭窄的问题,又能把狭窄基础上形成的血栓一并处理,才能使内瘘继续恢复到使用状态。
总而言之,内瘘一旦出现狭窄,需要经过合适的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早期合理的干预,使狭窄得到缓解,血流恢复通畅,让生命线能够较好的维持。

分享:

206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6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