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患者在服用靶向药约2-3周后,就可观察到显著的效果。目前,多数人认为肿瘤是由基因驱动的疾病。
所谓驱动基因,指的是那些因为基因突变、基因融合、基因扩增或过表达等形式的改变而参与肿瘤形成的基因。这些基因在分子层面的改变可能导致蛋白质水平的异常,进一步引发相关生物通路的异常激活,从而促使肿瘤发生。
靶向治疗是一种直接针对这些突变基因的治疗策略,其目的是抑制相关通路的异常激活,进而控制或消除肿瘤。不过,根据肿瘤的类型、靶向药的给药方式、起效模式以及治疗时间和疗程,效果会有所差异。以肺癌为例,其靶向治疗相对较为成熟。
针对肺癌的主要驱动基因包括EGFR、ALK、ROS1、BRAF、MET、RET、NTRK等,其中EGFR和ALK基因最为常见。对于这些基因的治疗药物,主要以口服形式给药。
通常,患者在服用这些药物约2-3周后,就可观察到显著的效果,如肺部病灶缩小,原本的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但在完整的疗程内,患者在用药一个月左右仍需接受CT影像学检查,来评估治疗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靶向药经过肝脏和肾脏代谢,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对这两个脏器的功能进行常规检测。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调整药物剂量,以确保脏器功能恢复正常。
总的来说,尽管靶向治疗被认为是一种相对高效的治疗方式,但也需要注意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