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手机浏览
饭后体温升高,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
1、食物特殊动力作用:进食以后,食物需要在体内进行消化,机体需要调动某些因素,如增加代谢水平、胃肠蠕动,以及促使消化道分泌消化液,增加胃肠道血供等,上述调节需要消耗能量,这时可能体温会有短暂、轻微上升。经过代谢调节后,体温通常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2、进食食物温度较高:如进食热汤、热饭等,食物热量会进入体内,也会使体温呈现短暂、轻度上升。对于此种情况下的体温上升,机体有较很强的调节机制,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胃肠道,以及其他散热机制,如进食热量较高的食物后容易出汗等,在机体体温的调节机制下,体温一般会恢复正常,通常不会引起病理性发热。
分享:
"吃完饭体温升高是由于食物消化过程中出现的放热现象,属于正常现象。大多数人在吃饭的时候都是吃的温热的食物,这样的食物不会对胃部造成刺激,同时还有利于被人体消化。在吃了温热的食物后胃部就会感到暖暖的,体温会自然得到一定的升高。食物在摄入体内后肠胃系统就会开始消化食物,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之中会发生比较多的化学反应。有一些食物在消化的过程之中还会出现发热现象,因此部分人会在吃完饭之后出现体温稍微的升高。吃完饭后体温升高在半个小时左右就会逐渐的恢复正常,但是半小时后体温依然是处于高温的状态下就应当警惕是发烧引起,需要针对发烧进行处理。"
王靖红│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2023/10/03收听(39330)
"人在吃完饭以后体温会有升高,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由于人在进食以后食物会刺激胃肠道,使胃肠道的蠕动加速,胃肠道的蠕动会使体内产生一定热量。另外,食物进入体内以后还会进行分解代谢,在食物的分解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热量,因此表现为进餐以后人体体温的升高。这种体温升高一般出现在饭后一个小时之内,而且体温升高多在正常范围之内,最高体温不超过37.2℃。随着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体温在饭后一个小时以后会逐渐下降,恢复至正常。"
毕蔓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3/09/11收听(58750)
"吃完饭体温会升高的,这种情况下属于生理性的体温升高,通常在吃完饭以后特别是在进食油脂或者蛋白质特别高的食物时,会出现体温升高等。这种情况发生在进食后的一小时以内,叫做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这种体温升高的生理意义是能够活化人体器官,特别是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增加对营养和食品中的蛋白,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功能。有利于人体合成酶、蛋白,以及促进组织细胞生长,所以这种情况下属于生理现象,不用担心。"
原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1/07收听(95094)
吃完饭体温存在轻度升高,与食物的特别动力有关。进食后消化系统会吸收部分物质,如糖类能够被快速吸... 张昊│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3/26播放(85158)
吃完饭体温存在轻度升高,与食物的特别动力有关。进食后消化系统会吸收部分物质,如糖类能够被快速吸...
张昊│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3/26播放(85158)
"刚吃完饭体温会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大,一般升高的幅度都是小于1℃的。除了吃饭之后体温可以升高之外,其他的生理性情况,比如女性在妊娠期、女性在月经前,或者人在运动之后,体温都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升高,所以在剧烈运动或者是劳动之后,这时不建议测量体温,因为测量的体温都是高于正常的温度的。但吃饭之后,体温升高的幅度不至于这么大,如果这时候测量体温超过了38℃,很可能不是由吃饭导致的,如果吃饭之后测量的体温仅仅有37.3℃,这时候判断是不是发热,就需要考虑吃饭的因素。在饭后平静一段时间,很可能体温的测量值会在正常范围。"
历见伟│日照市中医医院
2023/01/10收听(87022)
通常情况下吃饭后,体温会有所升高。吃饭后人体会分泌导致新陈代谢速度加快的激素,包括肾素、肾上腺... 徐珊珊│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3/01/10播放(62222)
通常情况下吃饭后,体温会有所升高。吃饭后人体会分泌导致新陈代谢速度加快的激素,包括肾素、肾上腺...
徐珊珊│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3/01/10播放(62222)
刚吃完饭的时候体温确实可以有轻微的升高,因为吃完饭后人体代谢率增加,产热增多,而散热并没有及时增加,所以导致的结局是体温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是升高幅度并不会很大,一般不会超过0.5℃,观察一会体温就可以恢复到正常。假设吃完饭后,体温上升的幅度比较大或者是再观察一会体温仍然没有降下去,一定要小心是不是真的出现发烧,如果真的出现发烧,应该及时到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
徐京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8/23收听(60442)
"从生理的角度讲,大部分人饭后血压会有下降的过程,主要是因为饭后血液再分布,大部分的血液可能会更多的向胃肠的血管内分布,而外周的血管中血流会相对减少,血压会有所下降。尤其是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餐后低血压的情况会越来越普遍。尤其是见于早餐后,会明显的出现血压的下降,餐后低血压的诊断标准是餐后两个小时之内血压较餐前血压下降大于20\/10mmHg或者是血压直接小于90\/60mmHg,临床上有一部分的病人有血压的下降,但是可能没有达到餐后低血压的标准。整体说吃完饭后都有血压下降的过程,但是不除外有一部分的病人吃完饭血压升高,升高的原因绝对不是因为吃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导致了血压升高,抵消了餐后血压下降的过程。"
张妮│北京医院
2023/04/23收听(19716)
血压在未受任何情况干扰的情况下,会随着人体生物钟的节律,呈现一定的血压波动,一天血压的波动范围在20-30mmHg之间。当然,饱餐以后、情绪波动、劳累、运动以后,也会出现血压的增高,是由于心脏供血增加导致的。一般一天的血压波动呈现两峰一谷的特点,血压在早晨大约6-9点之间呈现一个峰值,然后逐渐下降,至下午4-6点血压再次出现一个峰值,此后逐渐下降,凌晨2-3点血压最低。建议测量血压时,在安静状态、非饱餐、非运动的情况下测量。
杨文涛│东营市人民医院
2023/10/11收听(91564)
吃完饭后,大部分人血压是呈下降趋势的表现。尤其在老年人当中,变化更为明显,当其下降的幅度超过一... 张妮│北京医院 2023/03/23播放(30946)
吃完饭后,大部分人血压是呈下降趋势的表现。尤其在老年人当中,变化更为明显,当其下降的幅度超过一...
2023/03/23播放(30946)
正常成年人下午的体温通常比上午高,但如果每天下午都有体温升高的情况,要考虑病理性因素影响。通常... 徐珊珊│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3/09/14播放(60414)
正常成年人下午的体温通常比上午高,但如果每天下午都有体温升高的情况,要考虑病理性因素影响。通常...
2023/09/14播放(60414)
"在吃完饭以后,人体的代谢活动增强,可以让体温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上升的幅度一般是不会超过1度的,多数情况下甚至不会超过0.5度。饭后体温的升高如果超出了这样的范围,那就意味着是一种异常的状态,应该及时的进行相应的判断。因为发烧可以见于很多种疾病,既可以有感染性的疾病,也可以有非感染性的疾病。感染性的疾病主要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结核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多种多样。非感染疾病同样也是可以分为自身免疫性的疾病、肿瘤性的疾病也是多种多样。不同的疾病治疗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应该及时的搞清楚病因,才能及时的进行治疗。"
2023/03/22收听(44104)
心理紧张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当心理紧张的时候,我们的交感神经系统就会出现兴奋,进而会使心率增快。心率增快之后全身的血液就会增多,这样就会使体温升高,这种情况通常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多喝水、多休息,放松心情,让紧张的情绪慢慢的平和下来,体温就会逐渐的下降至正常。一般情况下,我们正常的体温为36.3℃-37.2℃,体温一天24小时波动范围不会超过1℃。因此,如果出现体温升高,而且有一些临床上不适的症状则需要引起重视,如果单纯是因为心理紧张导致体温升高,不需要特殊的处理。
李彩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2023/02/21收听(65022)
"一般排卵后体温会较基础体温上升0.3℃-0.5℃,这种情况通常会持续3-5天。但是如果体温一直偏高持续两周,通常早孕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这也不是确定早孕的方法。如果14天仍然处于体温偏高的状态,未来月经要尽早的于正规医院抽血化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如果HCG明显的增高,通常提示为怀孕。如果HCG是正常的,要考虑是否有其他的因素导致了月经周期延长。"
2023/07/21收听(45472)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保持恒定,每天波动不会超过1℃,在吃饭之后体温会有少量升高,但不会超过1℃,吃了大量偏热的食物之后或者吃了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刺激到体温调节中枢,使出汗过多、散热增加,会使体温保持在36-37℃之间。如果腋下体温超过了37℃以上有可能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如果室内温度比较高,超过了体内调节的范围也有可能使体温有升高,要积极降温以预防引起高热惊厥,但一般从饮食上不会引起体温过于升高。"
王丽芳│宿迁市人民医院
2023/12/23收听(41046)
"体温升高可能由于以下原因引起:1、感染性疾病:比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立克次氏体感染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感染。2、生理性升高:比如情绪紧张、剧烈运动之后以及天气过于炎热、女性妊娠期等,均可引起生理性升高,但是这种升高往往比较低。3、血液系统疾病: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淋巴瘤等;4、结缔组织类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动脉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5、肿瘤:比如肝癌、肺癌等等。如果体温长期升高,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以明确诊断,可及早治疗。"
刘妲妲│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
2023/02/22收听(45858)
"实际上体温升高可以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的,具体如下:1、生理性的体温升高,实际上指的是人体在一天之内体温会有波动,通常在清晨和夜间的时候体温比较低。如果是在中午或者是下午,或者是有些情绪、进食、运动后,体温会有一定升高,但是一般来说24小时的体温波动范围不会超过1℃;2、病理性的体温升高,病理性的体温升高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染性的疾病,另一种是非感染性的疾病。感染性的疾病常见的有感冒、肺炎、支气管炎等;而非感染性的疾病可以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肿瘤或血液病等。这些情况本身来说非常复杂,医生或者专业的检验人员做一些相关的检查,才能够确定发热的原因是什么。"
2023/02/07收听(23244)
体温升高的原因可以分为生理性的原因和病理性的原因,生理性的原因包括剧烈的运动、心情的紧张等情况,因为在这样的时候人体内的产热会增加,散热并没有随之很快的增加,就会出现体温的升高。病理性的导致体温升高,原因多种多样,既可以是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导致的感染,比如说细均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也可以是非感染性的疾病,比如说自身免疫的紊乱,像系统性的红斑狼疮。还比如说肿瘤的疾病,比如血液系统的肿瘤,常见的导致发烧的淋巴瘤,还有实体脏器的肿瘤也可以引起体温升高。
2023/02/24收听(36288)
"下午的体温要比上午体温要升高,这种情况是一种生理性的体温升高。人体的体温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很多生理性的因素,包括外界的环境因素都可以影响体温。一般来说,人体体温主要是受到激素的影响,像甲状腺素以及皮质激素的影响,具体原因如下:1、在清晨的时候,人苏醒的时候激素水平是最低的。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尤其是到了下午,皮质激素和甲状腺素逐渐地就开始越来越多;2、中午饭一般吃得会比较多,进食以后会有一种特殊的食物动力作用,也可以使得体温升高;3、再有是思维活动,或者是体力活动在下午的时候往往是活动最大的,这时候体温也会跟着上升上去;4、下午的气温比上午肯定要热,所以体温也是会受外界环境影响的;但是总的来说,人体的体温波动24小时之内不会超过一度,而且人体会自行地调整。"
2023/08/05收听(56416)
人体在下午的时候通常体温会升高,人体的体温受到心率、血压、脉搏、基础代谢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呼... 徐珊珊│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3/04/20播放(78030)
人体在下午的时候通常体温会升高,人体的体温受到心率、血压、脉搏、基础代谢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呼...
2023/04/20播放(78030)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