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普外科
手机浏览
体检时通常会进行B超(即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时可能发现脾脏增大,但脾脏增大原因很多,超声结果不一定非常准确,如果发现脾脏增大,常见以下几种情况:
1、生理性脾大:拿到体检报告发现脾大后,可以到医院咨询普外科或肝胆外科的医生,判断脾大属于略大或很大。每个人脾脏大小不一,形态不一,当进行体检时发现脾脏大,也可能只是某些参数略大,不一定代表脾脏体积较大;
2、病理性脾大:如果确实发现脾脏增大较为明显,可能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部分由于肝病等因素引起,如肝硬化或较严重的酒精性肝病、免疫性肝病等引起脾脏淤血性肿大,也有极个别情况由于淋巴系统疾病,如淋巴瘤、病毒感染或病毒感染引起脾肿大。
因此如果体检时发现脾大,不用紧张可以到普外科和肝胆外科由医生判断脾略大,还属于病态增大,如果病态增大需进行进一步检查,查明病因。
分享:
"体检很多人会发现存在脾大的现象,脾大的现象有可能是生理性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病理性的原因。比如在肝硬化的时候,门脉高压会导致脾大,另外在疟疾后遗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溶血性黄疸、淋巴瘤或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时候,也会出现脾大的现象。脾大也可以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黑热病以及骨髓纤维化等疾病,所以在脾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定期的复查,并且化验血常规,看看有没有红细胞、白细胞减少的现象,因为脾大的时候往往伴随着脾功能亢进。"
陈常云│日照市中医医院
2023/03/18收听(13444)
"体检时发现脾大,一般来说,常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各种原因造成的肝硬化,而引起脾大。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会造成门静脉高压,引起脾静脉血液回流受阻,造成脾脏充血性肿大。肿大的脾脏,可破坏人体的血细胞,引起血小板减少、贫血、白细胞减少等并发症。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脾脏破裂,诱发大出血,危及患者的生命,建议患者尽早行巨脾切除。二、脾脏的肿瘤性病变,也会引起脾脏体积增大,如脾囊肿、脾血管瘤。若病变较小,没有引起患者的不适症状,可密切观察。若脾脏的肿瘤性病变,体积增大,为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建议患者行脾脏的切除手术。"
温暖│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3/05/08收听(43718)
一般在做超声体检时可能会发现脾大,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导致,如果脾脏肿大程度超过医学正常范围,可能...
黄容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2023/03/23播放(94982)
脾大的处理措施如下:
1、传染性疾病:目前传染性疾病如黑热病已经非常少见;
王蔚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5/14播放(71932)
"脾脏肿大的程度不同,引起的原因不同,处理的方式也不同。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种情况是有些人先天性脾大,临床上没有症状,各种指标也完全正常,这种情况不需要治疗,定期复查即可。第二种情况是各种感染引起的脾大,这种情况积极抗感染治疗,感染恢复后脾大也会逐渐恢复。第三种情况就比较严重,主要是由肝硬化、肝癌以及各种血液病等,引起脾功能亢进导致脾大,这种情况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外,严重的患者还需要手术切脾治疗。"
李阳光│黑龙江省中医院
2023/10/27收听(66524)
脾脏增大究竟该如何处理,主要根据引起脾大的不同病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脾大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正常的生理性脾大,也就是行身体的其他各项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的疾病,脾脏的密度比较均匀,无明显的病变,脾脏功能也良好,可以密切观察,定期复诊。二、各种临床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脾脏增大,包括特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豆状核变性,或者肝炎后肝硬化引起门静脉高压所导致的脾脏肿大。因为继发性的脾大不出现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减少的情况下,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缓解症状。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下降时,诊断脾功能亢进,可以考虑行脾切除手术治疗,以缓解症状。
包文中│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11/13收听(17204)
"脾大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全面检查,确定引起脾大的原因。引起脾脏肿大的原因非常多,例如病毒性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立克次体感染、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癌、脾肿瘤、门静脉高压、血液系统疾病等等,都可以导致脾脏肿大,只有查明病因才能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脾大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例如可以采取手术方式,也可以采取药物治疗,但是无论怎么治疗,都应该先到医院去检查。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放松心情,心里不要承受压力,养成科学的作息习惯和良好的饮食规律。"
李振凯│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2023/10/26收听(48232)
"引起脾大最主要的原因是门静脉高压,而很多肝病都可以造成门静脉高压,尤其是肝硬化。如果只是单纯的脾大,没有出现脾功能亢进,这时以治疗原发疾病为主,脾脏并不需要给予特别处理,比如乙肝或者丙肝的患者,如果病毒量较高,还应当给予及时的抗病毒治疗。如果除了脾大以外,还出现明显的脾功能亢进,引起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的明显下降,尤其是血小板明显下降,甚至出现危急值,这时应当考虑行脾切除术,首选腹腔镜手术。如果无法进行手术,也可以考虑介入栓塞。另外,由于门静脉高压常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如果既往有出血史,或者虽然没有出血史,但是胃镜显示有红色征,或者上消道钡餐显示有重度静脉曲张,这时可以考虑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脾切除术。"
金鑫│枣庄市中医医院
2023/01/25收听(37002)
"肝硬化引起的脾脏肿大,一般考虑是肝功能的失代偿期引起的并发症。肝硬化失代偿期,主要表现为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脾大等等。脾大以后,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血小板,特别是血小板会明显下降,出血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出现血小板下降明显的时候,首先给予补充血小板的药物,使血小板暂时得以增加,使出血症状得以改善。如果脾大的症状持续不能缓解,就要考虑脾脏切除。使血小板的功能和数量得到很好的恢复。最根本是要治疗肝硬化,从而从根本上缓解肝脏功能,减少肝功能失代偿所引起的脾脏增大。"
孟庆越│卫辉市人民医院
2023/08/23收听(39352)
脾大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脾脏增大,表现为脾的体积和径线增大,根据脾脏的形态特点可采用脾脏的厚度、前后长径和脾脏上下径指标来判定。正常情况下脾脏触诊不能触及,脾位于左季肋区,胃左侧与膈之间,相当于左侧第9-11肋的深面,其长轴与第10肋方向基本一致。临床记录中,将脾肿大分为轻、中、重三度,脾缘不超过肋下2cm为轻度脾肿大,超过2cm在脐水平线以上为中度肿大,,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为高度肿大,又称巨脾。引起脾大的临床常见疾病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伤寒、疟疾、溶血性贫血、白血病、门静脉高压等,故临床上出现脾肿大需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病因。
苍天慧│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2023/12/10收听(32272)
"脾脏增大多继发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出现了肝硬化,继发导致门静脉高压,影响到了脾静脉的血液回流,而出现脾脏充血性的肿大,病人也可以表现为腹痛、腹胀、食欲下降,因为通常也会合并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进食以后也会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并且有排便带血或者黑便的现象。查体也会出现腹部有包块膨隆或者腹壁静脉曲张,局部压痛,可以触及到增大的脾脏,也会出现继发的脾功能亢进,表现为白细胞减少。所以,确诊为脾脏增大也应该系统的进行治疗,必要时需要行手术将脾脏切除,同时需要进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避免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因为严重的还会危及到病人的生命,也要注意保护肝功能。"
黄坤│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
2023/11/12收听(77016)
"脾大是一个重要的病理体征,查体的时候,健康人在腹部是摸不到脾的,如果仰卧位或侧卧位摸到了脾的边缘,就称之为脾大。脾体增大是脾疾病的主要表现,分为三度:轻度脾大指脾下缘,在肋下缘的2-3cm,见于一些感染性疾病,例如病毒、细菌的感染,还可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基因病或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中度脾大指的是脾下缘超过了肋下缘的2-3cm,但是并未超过脐水平线,称之为中度肿大。主要见于急性粒细胞的白血病、急性淋巴型白血病,还可见于慢性溶血性贫血、恶性的淋巴瘤等。而重度脾大指脾下缘超过了脐水平,称之为巨脾。主要见于慢性的粒细胞性白血病、晚期的血吸虫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及地中海贫血等。"
刘三龙│聊城市人民医院
2023/08/13收听(57942)
临床上出现脾大与肝大,少数情况下可能是正常的脾脏和肝脏增大。绝大多数应该考虑门静脉高压引起肝硬化、肝脏淤血,同时出现脾脏肿大,进一步发展会导致脾功能亢进,表现为血常规中三系减少,就是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下降。因为血小板减少导致患者的凝血时间延长,出现伤口无法止血。对于出现病理性的脾大、肝大、门脉高压,需要进一步做肝胆胰脾CT,诊断明确后需要行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手术,才能获得症状的缓解。
2023/03/12收听(45146)
脾大是指脾脏体积的扩大,是脾脏疾病的重要病理体征,在正常的情况下在腹部是摸不到脾,如果仰卧位或侧卧位能摸到脾的边缘,就可以认定为是脾大。脾大的程度可以分为轻度脾大、中度脾大,极度脾大,深吸气时脾下缘在肋缘下2-3cm时称为轻度脾大;脾下缘超出肋缘下3cm至平脐为中度脾大;脾下缘超出脐水平以下为极度脾大又称巨脾。临床上引起脾大的原因有很多,如血吸虫病、慢性肝炎、伤寒、疟疾、门静脉高压症、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均可以引起脾大,脾大可以引起脾功能亢进,使血液中的血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当然脾轻度肿大也可见于正常人。
彭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3/10/14收听(15910)
"脾大主要是由于感染、血液疾病、淤血等因素导致的。首先脾脏是人体重要的淋巴器官,同时还具有造血的功能,当人体受到感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被激发,因此脾脏会产生大量的细胞,以抑制细菌和病毒,这时脾脏就会出现增大现象。其次由于脾脏具有造血的作用,所以在患有一些血液疾病,比如白血病、贫血现象时,由于脊髓的造血功能出现了障碍,因此脊髓外造血功能就会提高,这时脾脏就会变得比较肥大。最后一部分人身体上会伴随有肝硬化、心包炎、心力衰竭等疾病,这一类疾病会导致身体出现淤血,也会因此诱发脾脏肿大。对于出现脾大的人而言,应及时检查确诊原因,并且尽早去除,这样才能够帮助脾大的恢复。"
周中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3/04/19收听(57706)
临床上出现脾大说明患者可能存在门脉高压继而引起脾脏增大,进一步发展可能存在脾功能亢进的症状。脾脏增大绝大多数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门静脉高压,从而导致脾静脉回流受阻,继而出现脾脏淤血,从而引起脾脏增大。门脉高压的脾大原发疾病包括乙肝肝炎后肝硬化以及血吸虫性肝硬化。临床上出现脾大需要进一步行血常规以及肝功能检查,血常规检查主要是了解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三系是否正常。因为脾大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伴着脾功能亢进,导致脾脏对血液系统破坏增加,从而引起凝血时间延长,行脾切除加门静脉断流手术才能获得症状的缓解。
2023/05/26收听(63566)
肝癌晚期出现脾大的主要原因是考虑门脉高压导致脾淤血,脾静脉的回流出现障碍,从而出现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因为肝癌的患者往往合并肝硬化,肝硬化会导致门脉的压力升高,血流无法进入肝脏,这种情况下会引起相应的并发症,不仅会出现脾大,还有可能导致侧支循环的开放、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以及大量的腹水。此时如果脾大要进一步观察脾功能亢进的严重程度。如果脾功能亢进比较严重,出现了三系细胞明显下降,如重度的贫血、重度的血小板下降、重度的白细胞减低,有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治疗的方式包含刺激血细胞的生长或者必要的时候需要考虑进行脾切除。
孟泽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2023/01/14收听(26822)
"37岁如果出现肝硬化、脾大,首先要进行评估,评估肝硬化的严重程度以及脾肿大的严重程度是属于肝硬化的代偿期,还是失代偿期,其处理的方式完全不同,具体如下:第一、可以先检查肝功能、肝胆彩超,来评估转氨酶是否有异常、肝功能是否有损害,以及肝硬化的严重程度。第二、针对肝硬化的病因进行进一步的详查,看引起肝硬化的具体病因是什么,如乙肝、丙肝、酒精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等,针对这些病因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疗,是能够延缓肝硬化的进展的。第三、针对肝硬化进行相应的一些保肝、抗肝纤维化的治疗。第四、如果脾肿大引起脾功能亢进,也要进一步的检查血常规是否有三系细胞的减少,要定期复查,必要的时候也需要给予处理。"
2023/05/16收听(36014)
"脾大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一般依据患者脾大的严重程度不同,自身的身体状况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一、如果脾脏肿大的程度较轻,并没有引起血细胞的破坏,以及消化道出血症状,此时建议密切观察,定期复查B超或CT,不需要行特殊的治疗。二、如果因乙肝肝硬化伴有脾功能亢进,经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为了避免失血过多出现失血性休克以及肝昏迷等并发症,建议行手术切除巨大的脾脏加贲门血管离断,可避免血细胞的破坏以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三、老年伴有脾大时由于机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此时可以通过介入治疗行脾动脉栓塞,使脾脏缺血、缺氧、体积缩小从而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2023/03/14收听(48090)
肝硬化患者出现脾脏增大要注意哪些事项呢?目前在我们国家导致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是肝炎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药物性肝硬化等等。无论何种原因造...
2023/12/03阅读(3981)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
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