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骨折打骨水泥针好吗

2020-12-25 16:07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时,医生建议行PVP或PKP手术,即注射骨水泥,效果较好。术后患者可以缓解疼痛,对骨折椎体进行强化治疗,患者可以早期下床活动,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时需要到医院检查,明确是否适合进行骨水泥注射。如果患者情况允许,建议行骨水泥注射,治疗后患者早期可以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性骨折又称脆性骨折,在轻微外力下即可发生骨折,一般发生在脊柱、髋部、腰、踝部。骨质疏松注射骨水泥针手术一般称为PVP手术或PKP手术,主要是在局麻下经皮穿刺,在颈椎内部注射骨水泥。该手术优点是创伤小、并发症少,一般在局麻下即可完成,术后可以缓解患者疼痛,减轻患者痛苦。在此手术发明之前,存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经常需要卧床,大约需要卧床2-3个月,可能引起卧床并发症,例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分享:

76

相关推荐

什么是骨质疏松性骨折?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并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其致残率、致死率以及医疗护理费用均十分高昂。在骨质疏松骨折中,脊柱骨折、髋部骨折和挠骨远端的骨折最为常见。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量减少,骨的纤维结构受损,骨小梁破坏,骨骼的脆性增加,应力低于骨折的阈值,从而就导致了骨折的发生。骨折的发生与骨密度密切相关,而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是明显降低的。发生骨折的诱因,骨质疏松的脊柱骨折多半是在没有较大的外力作用下发生的,比如扭转身体,持物,开窗,咳嗽或者乘车、震动等日常动作中发生。发作时疼痛会突然加重,部分患者是没有疼痛的,还有部分患者在没有任何外力的情况下发生自发性骨折。髋部骨折和桡骨远端的骨折大多是由于跌倒而引起的。对于发病情况,男性骨折的发生率从65岁开始上升,而女性则从45岁就开始不断的上升,女性骨折占全部骨折的85%,女性一生中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危险性在30%到40%,而男性只有10%到15%。骨折发生的部位比较固定,好发的部位在胸椎、腰椎、髋骨还有桡骨远端和踝骨。"

语音时长02:24''

刘方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17/10/25收听(2196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41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