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湿气

2021-07-22 15:26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中医学将湿气称为湿邪,可以分为内湿与外湿,如下所示:

1、外湿:主要与居住环境有关,如长时间浸泡在水里或者居住环境阴冷、潮湿,此时易受自然界湿邪侵袭;

2、内湿:湿气更多指内湿,由于体内脏腑功能失调所造成的内生湿邪,其产生主要与脾有关。因为中医认为脾具有运化水湿的功效,如果脾功能异常,可导致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水湿之邪会在体内产生,此时产生一系列湿邪症状。表现为皮肤油腻、身体困倦沉重、口中黏腻不爽、排大便不尽感,大便易粘在马桶上,较难用水冲干净。部分患者舌苔较厚,舌面可能有较多小水珠。

分享:

19

相关推荐

湿气是怎么形成的

"湿气是从饮食、情绪、工作环境和疾病多方面所导致的。首先,是饮食上,比如有些人喜欢喝啤酒、喝冷饮,喜欢寒凉的东西,觉得吃完了会很爽,生冷瓜果也不节制,平时喜欢吃肥甘厚腻的肉类,不易消化的食物,并且晚上经常喜欢吃夜宵,这样就会加重脾胃运化的负担。因为脾的生理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脾化湿,脾的生理功能一旦减弱,脾化湿的功能就会减退,所以,饮食上对脾是个极大的影响。情绪方面,有好多人喜欢生闷气,喜欢发脾气,平时小事自己想不开,长期就会导致肝气郁滞。肝气郁滞后,整个气机不通畅,也会阻碍脾的运化,阻碍脾对湿的运化,所以就会加重湿邪在体内积留,也会形成水湿。还有一些疾病,比如对于一些器质性疾病,无论是各个脏腑的,心脏病、肾脏病或者肝病,还有消化系统的疾病,都会引起湿气重着,使湿气积留体内。还有工作环境,比如经常在潮湿的地方工作,特别是寒冷的地方,比如在南方有一些地方没有取暖设备,在冬季会很冷,并且在夏季会很湿热,北方人可能会不适应,这种情况就会影响脾胃正常对湿的运化。因为正常在当地长久的生活,已经形成了脏腑与气候的适应,突然转变了一个地方,北方人到南方,增加了脾胃的负担,化湿的能力就会下降,多余的湿气就会在身体积留下来。如果是在一个阴冷潮湿的地方,可能就会引起寒湿痹症,会引起四肢关节的疼痛。"

语音时长02:40''

曲健大庆市中医医院

2018/11/12收听(9138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41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