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脱髓鞘会不会导致肌肉萎缩

2023-04-24 10:08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神经脱髓鞘性疾病又分为中枢神经脱髓鞘性疾病和周围神经脱髓鞘性疾病两大类。

1、中枢神经脱髓鞘性疾病:其中中枢性脱髓鞘继发肌肉萎缩比较少,多见于重症患者,卧床不起导致废用性萎缩,肢体由于长期不活动,如脊髓脱髓鞘、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这时有些患者恢复不好,双下肢始终不能动,长此以往有可能继发废用性萎缩。从机理上来看,不会直接导致肌肉萎缩;

2、周围神经脱髓鞘性疾病:有可能出现肌肉萎缩,发生率要比中枢性的多一些。肌肉虽然没有病变,但是直接营养肌肉的周围神经出现了脱髓鞘,神经损伤破坏,如果比较严重,有可能会继发肌肉萎缩,最常见于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恢复期,以及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这些炎症脱髓鞘性的周围神经病可能出现肌肉萎缩。

所以要注意这类疾病的康复及时、用药及时,出现肌肉萎缩的概率也会低一些。

分享:

68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4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