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逆转心肌肥厚的降压药有哪些

2021-06-16 11:30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高血压导致心肌肥厚,需要积极进行降压治疗,进而有效逆转高血压所导致的继发性心肌肥厚,常用降压药主要有5类,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酶Ⅱ受体拮抗剂,具体如下:

1、利尿剂:可以减轻心脏前负荷,从而起到降压作用,常用利尿剂包括呋塞米、托拉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等,均可减轻身体里水的负担,起到降压作用;

2、β受体阻滞剂:可以拮抗交感神经,具有减慢心率、降低血压的作用,常用药物包括倍他乐克;

3、钙离子拮抗剂:通过拮抗钙离子,使血管适当舒张,起到降压作用,临床中常用包括硝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等药物;

4、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即ACEI类药物,可以抑制RAS系统起到降压作用,常用ACEI类降压药包括卡托普利、福辛普利、依那普利等;

5、血管紧张素酶Ⅱ受体拮抗剂:即ARB类,代表药物比如氯沙坦、缬沙坦等沙坦类降压药。

分享:

37

相关推荐

心肌肥厚能活多久

"心肌肥厚多是病理性的,患者寿命的多少与疾病控制有关,如果是高血压或主动脉瓣狭窄,经过积极治疗对心脏的影响较小,但具体时间要根据患者病情分析。心肌肥厚有两种情况,由于心肌本身存在病变而变得肥厚,有些患者还可能造成左室流出通道的梗阻,叫肥厚型心肌病。首先肥厚型心肌病会对心脏造成舒张功能不全,患者会出现劳累性的呼吸困难,以及左室流出道梗阻,由此引发胸痛甚至晕厥,持续时间长会导致心力衰竭。其次肥厚型心肌病是由于左室负荷过重,比如高血压或者是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心脏为了代偿而使得左心室肥厚。这种情况也可带来心脏舒张功能的减低,以及心肌缺血,时间久后可造成心功能不全。所以心肌肥厚多是病理性的,但要具体看对寿命的影响,实际上跟疾病的控制有关,如果高血压或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左室肥厚的过程就会终止,长期以往,对心脏的影响就会变小。肥厚型心脏病是目前原因并不清楚的心肌损害性疾病,响通过药物治疗可以得到明显改善。心肌肥厚的患者平时应避免劳累,特别应避免剧烈运动、负重或屏气等,可减少猝死的发生。同时还应预防感染,以免发生心力衰竭和感染性心内膜炎,应尽量避免使用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如洋地黄类药物、异丙肾上腺素等。"

语音时长01:51''

刘文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0/05/11收听(8155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74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