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用药

2023-12-08 20:33播放 : 92390

手机浏览

视频内容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急性期要求卧床休息3-4周。如果出现心功能不全的需要卧床3个月,同时需辅以增强心肌营养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具体有:

1、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输注,疗程3-4周,每天用1次;

2、1,6-二磷酸果糖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3周;

3、辅酶Q10口服;

4、如果出现心力衰竭要积极的抗心力衰竭治疗;

5、必要时可以使用控制心衰的药物,首选洋地黄类的药物,因为起效比较快,比如地高辛或西地兰;

6、如果出现心源性休克需要积极的抗休克治疗;

7、如果有心律失常会使用到抗心律失常的治疗如有室性心动过速。这时首选的是利多卡因,可以考虑加入葡萄糖100-200ml稀释以后静脉滴注;

8、如果是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首先使用异丙肾上腺素、葡萄糖静脉滴注;

9、如果发生了阿-斯也就是心脑综合征,这时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

10、对于危重的孩子可以考虑短期使用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同时可以考虑用免疫调节剂,如静脉使用丙种球蛋白、干扰素、胸腺肽等,来帮助进行抗病毒治疗。

分享:

94
同科室医生推荐

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

精选
杨怀安 主任医师 睡眠医学中心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甲
已成功预约19人
¥8
3天后有号
去挂号
擅长:在成人及儿童鼾症(OSAHS)的外科治疗方面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方法,以喉癌和下咽癌为代表的头颈部良、恶性肿瘤性疾病的微创治疗和根治性手术后的功能重建,在治疗喉气管狭窄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方法。在治疗咽喉科常见疾病,如咽喉炎、扁桃体炎、声带息肉等方面均具有自己独特观点及外科手术技术,通过改善睡眠质量有效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返流性咽食管炎、性功能障碍等相关疾病。
精选
李晓艳 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上海市儿童医院
三甲
已成功预约5人
¥800
5天后有号
去挂号
擅长:喉气管狭窄、喉气囊肿、喉蹼、喉裂、喉软化的评估与治疗。甲状舌管囊肿、淋巴管畸形、血管瘤、副耳、隐耳手术治疗成效显著。小儿鼾症(腺样体及扁桃腺肥大)、中耳炎、先天性耳聋等常见病的诊治以及电子耳蜗植入。主攻方向:鳃裂瘘管、鳃裂囊肿、梨状窝瘘、鳃裂畸形、耳前瘘管、鳃裂窦、第二鳃裂囊肿。
精选
刘明 主任医师 耳鼻喉科
深圳市人民医院
三甲
已成功预约33人
¥380
4天后有号
去挂号
擅长:鼻咽癌、萎缩性鼻炎、变应性鼻炎、化脓性中耳炎、急性鼻咽炎、内耳畸形、咽喉囊肿、咽喉息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查看更多中医儿科医生

相关推荐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怎么治疗?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是综合的治疗:第一,是休息,减轻心脏的负荷,减少心肌的氧耗量非常重要,急性期最好卧床休息三到四周,如果出现了心功能不全、心脏扩大这些重症,要求绝对的卧床休息三个月,恢复期也要避免剧烈的运动;第二,抗病毒的治疗;第三,心肌炎的治疗主要是心肌营养及代谢药物的应用,目前临床上应用比较多的是大剂量的维生素C,可以口服,也可以静脉应用,它的机制主要是清除自由基,可以改善心肌的代谢,减轻一些症状,纠正心源性的休克,辅酶Q10可以改善心肌的收缩力,保护缺血性的心肌,1,6-二磷酸果糖(FDP)可以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减轻组织损伤,保护心肌,磷酸激酶也是直接提供了能量,改善心肌代谢,这是临床应用比较多的营养代谢的药物。免疫抑制剂一般病例是不需要应用的,主要应用于暴发性心肌炎,有心力衰竭、有心源性的休克、有恶性心律失常、高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室速、室颤这些严重的心律失常的患儿。现在临床上还有些病例需要应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主要也是针对一些急性期病毒性的心肌炎,针对重症的、心衰的、心源性休克的高危病人效果很好,一般是按每公斤体重两克,两到三天之内应用完成。对症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比较重的病人,临床心衰比较重的一定要积极控制心衰,抢救心源性的休克,需要应用一些血管活性的药物,临床常用的有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加强心肌的收缩力,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恶性的心律失常需要应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应用腺苷治疗,如果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能需要电转复,室性的心律失常胺碘酮的应用临床上比较常见,还有一些病人也只是偶发早搏,可能不需要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但是如果出现了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有阿-斯综合征发作,可能需要安装临时起搏器。另外还有中医中药,黄芪、麦冬、人参这些中药对于免疫功能的调节,抗病毒,营养心肌也有一定的作用。所有的药物治疗一定要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根据病情,来决定治疗的方案。总体来说,大多数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预后是良好的,少数可以转化为扩张型的心肌病,针对新生儿病毒性的心肌炎,一般来说临床是比较重的,这类病人需要特殊重视。

语音时长04:25''

王霄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9/10收听(69480)

什么是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它的概念是指根据疾病的种类,患者的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有效安全、经济、适当的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合理用药应该考虑到下面几个方面:一、是药物的选择,用药合不合理,是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败。在选择用药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是否有用药的必要,再可用可不用的时候就不要用药。如果必须要用,首选疗效最好的药。同时还要权衡药物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轻重。二、是制剂的选择,同一个药物同一个剂量,不同的制剂也会引起不同的药物效应。三、剂量的选择,临床所规定的常用量一般是指成年人的平均剂量,对于药物的反应是因人而异的,儿童所需的剂量较小,可根据年龄、体重、体表的面积按成人的剂量来折算。老年人用药可按成人的用药量酌情的减量。另外对于体弱、营养差或者是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用药的剂量也应该有相应的减少。四、给药途径的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与疗效的关系密切。比如硫酸镁,静脉给药产生镇静作用,而口服起到的作用是导泄,各种给药的方法都有它的特点。临床主要是根据病人的情况和药物的特点来进行选择,再就是给药的时间间隔、用药的时间以及疗程的选择,适当的给药时间间隔,是维持血药浓度稳定,保证药物无毒而有效的必要条件。药物的服用时间是应该根据具体药物而定的。容易受胃酸影响的药物应该饭前服用,比如抗酸药,容易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要饭后服用,比如阿司匹林。而镇静催眠药则应该在睡前服用,以立其发挥药效,适时的入睡。疗程的长短应该视病情而定,一般在症状消失后即可停药。但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应该根据规定的疗程给药,比如抗结核的药物,一般应该至少连续应用半年至一年以上。另外疗程的长短还应根据药物的毒性大小而定。比如抗癌的药物,应该采用间歇疗法给药。"

语音时长03:30''

李颖武汉市第三医院

2023/04/13收听(6494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4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中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43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4)3718-184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5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