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积液怎么排出

2024-05-10 16:49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分泌性中耳炎的积液排出可以通过用药、穿刺以及手术的方案。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一般是由于中耳内负压,然后导致中耳内液体增加,引起中耳负压的原因多半来源于鼻部,如鼻炎、鼻咽炎,甚至鼻腔里的肿物如腺样体肥大、鼻息肉,甚至鼻咽部的肿瘤,都可能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表现为耳闷、耳闷胀感、听力下降、耳鸣,甚至耳内有液体样、水样感觉,诊断一般通过电测听、声阻抗以及耳鼻内镜检查,即可确诊。诊断明确之后,根据病因给予治疗方案。

1、药物:首先我们用黏膜促排剂,包括有欧龙马滴剂、桉柠蒎肠溶胶囊等,来排出中耳内的液体,另外还可以用鼻部给药,让药液能够进入到中耳内,鼻部给药包括有鼻用激素和鼻用的黏膜收缩剂,这样可以减轻鼻部以及鼻咽部,或者是中耳内的黏膜水肿,来促进中耳内液体排出,用药方案一般是1-2周;

2、穿刺:如果用药无效,还可以鼓膜穿刺抽吸出鼓室内的液体,这样结合用药方案,一般是用2-4周;

3、手术:如果以上方案都无效,还可以考虑鼓膜置管手术,在鼓膜内打孔然后放置通风管,这样能让鼓室内的液体排出,以及鼓室内压力平衡。

所以分泌性中耳炎的积液,可以通过三种方案,即用药、穿刺以及通风管植入术来排出。

分享:

90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5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