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肾脏病医学部
手机浏览
病人的蛋白尿时有时无,可能有以下原因:
一、一过性尿蛋白升高:1、病人运动量大,导致尿中蛋白的排出增多,甚至可以出现尿蛋白>1g/L。2、感染、发热病人会出现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导致尿中蛋白浓度增加;
二、特定疾病:1、糖尿病肾病早期,病人出现蛋白尿时有时无,病人运动以后,尿中蛋白会出现,休息后尿中蛋白会减少。2、胡桃夹综合征,病人直立位时,尿蛋白增多,平卧后尿蛋白减少。3、自愈倾向疾病,如膜性肾病、紫癜性肾炎等也会出现尿中蛋白时有时无情况;
三、用药不规律:如给病人应用尿蛋白的药物,尿蛋白降到正常值以下,如果病人不能坚持用药,停用药物后,尿蛋白的水平会再次升高,出现尿蛋白时有时无情况。
分享:
"蛋白尿时有时无的原因:1、有些蛋白尿是一过性的,比如剧烈运动以后或者感染以后会出现蛋白尿,但是当感染控制以后或者停止运动、休息以后,蛋白尿就会消失。2、比如自限性的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具有自愈倾向,6-8周以后蛋白尿可以自行消失。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患者,如果患者病情较轻微以后,蛋白尿也能够自行缓解。3、吃了降尿蛋白的药物以后蛋白尿也可以减少,常用的药物如普利类或者沙坦类的药物,能够达到降尿蛋白的作用,一旦停药以后蛋白尿可能会再次加重。5、出现蛋白尿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蛋白尿消失,但是可能会因为感染的原因再次诱发出现蛋白尿的情况。"
苏洁茹│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
2023/06/09收听(36632)
蛋白尿是指尿中含有蛋白质,肾脏具有储存尿中蛋白质的作用,如果蛋白质漏到尿液中,就会出现蛋白尿。... 贾连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4/07播放(83958)
蛋白尿是指尿中含有蛋白质,肾脏具有储存尿中蛋白质的作用,如果蛋白质漏到尿液中,就会出现蛋白尿。...
贾连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4/07播放(83958)
蛋白尿主要指尿液中蛋白质成分增加,正常情况下血液内的中大分子蛋白尿无法通过肾小球滤过屏障,仅可... 戎殳│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3/11/05播放(66292)
蛋白尿主要指尿液中蛋白质成分增加,正常情况下血液内的中大分子蛋白尿无法通过肾小球滤过屏障,仅可...
戎殳│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3/11/05播放(66292)
尿应该属于肾内科的范畴,跟泌尿外科相关的蛋白尿可能跟感染、结石、肿瘤、血尿等相关,如果发现蛋白尿还是应该及时到医院就医的,因为肾内科的疾病比较多,有的时候需要靠蛋白尿去衡量一下病情的严重以及预后的指征。蛋白尿就是尿中含有蛋白质,因为肾是可以把尿中的蛋白保存在体液里不漏出的。如果蛋白质漏到尿液中就俗称是蛋白尿,蛋白尿是肾内科的疾病和泌尿外科相关的主要有感染、结石、血尿、肿瘤等。
2023/02/10收听(43142)
化验尿发现了蛋白就是蛋白尿,最基本的就是查尿常规,尿常规提示蛋白(+),即蛋白尿,也就是尿里面... 刘茂东│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2023/07/17播放(25347)
化验尿发现了蛋白就是蛋白尿,最基本的就是查尿常规,尿常规提示蛋白(+),即蛋白尿,也就是尿里面...
刘茂东│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2023/07/17播放(25347)
引起间断性便血,最常见的原因主要是内痔出血,内痔出血都属于无痛性出血,轻度的痔疮出血表现为间断性的便血,尤其是在患者过量食用辛辣刺激的事物或者是大便干燥后,便血症状会加重,其便血的颜色都是为鲜红色便血,如果便血量增大时有可能表现出颜色加深,或者出现少量的凝血块的情况。如果通过肛门镜检查以后为痔疮出血,可以选择口服地榆槐角片进行对症止血的治疗,出血量大时或者出血时间较长时,也可以直接进行手术治疗,如果伴随肛门局部的疼痛,尤其是以剧烈的撕裂状疼痛为主要症状时,考虑有可能是肛裂出血,可以选择手法扩张或者直接进行内括约肌侧切。
钟伟│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3/04/10收听(53350)
健康人尿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mg。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异常增加,称蛋白尿。根据... 李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7/07播放(98318)
健康人尿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mg。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异常增加,称蛋白尿。根据...
李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7/07播放(98318)
"蛋白尿是指尿中的蛋白异常的增高。一般来说,每天正常人的尿里排出蛋白质的不超过150mg。如果尿里出现了超过这么多数量的蛋白,我们称为蛋白尿。引起蛋白尿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说我们认为是分为三类。第一、肾小球血管性的疾病,也叫肾小球性的蛋白尿,这种是由于各种肾小球肾炎导致肾小球的通透性发生了改变。从而使本来不应该排出的蛋白经过肾小球排出去了,从而导致这个尿液中蛋白异常增高;第二、肾小管性的蛋白尿,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肾小管的损害,而肾小管主要是对于尿液中一些物质重吸收。如果肾小管发生了损害,尿中蛋白的重吸收就会减少,从而导致尿中的蛋白也发生了增高;第三、充溢性的蛋白尿,主要是由于人的体内各种免疫的这种蛋白或者是低分子量的一些蛋白,血液中的量增加,从而导致排出尿液中的蛋白发生了增加。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明确诊断以后再进行相应的处理。"
2023/02/10收听(56860)
"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不好引起,可以分为生理性情况和病理情况。生理情况多见于儿童、体型瘦长者,在剧烈运动后或者是食用大量蛋白后,会出现一过性蛋白尿。也有一种是因为发育异常引起,如胡桃夹现象,可以通过腹部彩超明确诊断。如为病理性,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损害、血管炎性肾脏病等。建议进一步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常规、尿常规、离子肾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泌尿系彩超、血管炎三项、ENA系列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
李伟│泰安市中心医院
2023/12/10收听(37372)
"蛋白尿指尿常规的检查中尿常规蛋白定性,(+)到(++++)不等,可以做尿蛋白定量,往往24小时超过0.15g。造成蛋白尿的原因比较多,有生理性的蛋白尿和病理性的蛋白尿。生理性的蛋白尿常见于运动以后的蛋白尿以及泌尿系感染、发烧、寒冷刺激,年轻人在直立状态下由于脊柱前突也可以出现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把医生情况纠正以后可以消失,主要是病理性蛋白尿,包括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以及组织性蛋白尿等。"
智淑清│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023/10/26收听(12424)
"所谓的蛋白尿就是在尿常规检查中发现了尿蛋白是(+)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发现尿蛋白定量超过了150mg。正常情况下,从肾脏丢失的尿蛋白定量24小时一般不超过150mg,而行尿常规检查发现尿蛋白是(-)的,如果超过了以上这些指标,就称之为蛋白尿。蛋白尿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理性的因素所导致的,在检查这两项之前曾有过劳累、熬夜或者是发热,都可能导致肾脏滤过膜的通透性有一过性的增加。这种情况不需要特别处理,只需要去除诱因,动态复查就可以了。另一种是病理性的因素所导致的,是由于患者患有了肾炎或者是肾病综合征,导致了肾脏滤过膜受到了病理性的损伤,这种情况需要寻找病因,从病因上进行处理。"
韩正斌│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23/12/25收听(25504)
尿液中有泡沫,为较常见的现象,并不一定提示出现病变,因此患者无需过于担心。若泡沫尿持续时间长,... 蔡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7/14播放(61842)
尿液中有泡沫,为较常见的现象,并不一定提示出现病变,因此患者无需过于担心。若泡沫尿持续时间长,...
蔡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7/14播放(61842)
女性出现月经时有时无的现象属于月经不调的表现,女性的月经周期受垂体、下丘脑以及卵巢轴的调节,属于复杂的变化,同时还受到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当女性日常生活中不注意生活规律,经常熬夜,没有充足的睡眠很容易导致体内激素发生紊乱,引起内分泌出现失调,最后导致月经不调。当女性患有妇科疾病,例如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卵巢早衰、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时,也容易出现月经时有时无的现象。建议女性及时去医院检查性激素六项,通过了解体内激素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或者进行妇科检查,查看是否患有妇科疾病。然后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调理,能够使月经恢复到正常状态。
周曙光│安徽省妇幼保健院
2023/05/26收听(73072)
"尿蛋白定性检测阳性,或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150mg称为蛋白尿,蛋白尿不仅仅是反映肾脏损伤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疾病预后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很多肾脏病患者会留取24小时尿蛋白定量,留取尿蛋白定量要求使用冷藏法和化学防腐剂法,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无论是冷藏法还是化学防腐剂法,应用起来都会因为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引起不方便。尿蛋白定量标本瓶中的防腐剂是甲苯或二甲苯,但是现在收集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时候不建议使用防腐剂,因为防腐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另外,研究发现使用防腐剂跟不使用防腐剂,对于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准确程度没有太大影响,所以现在一般都不使用防腐剂,只要把收集的尿液放在常温下,或者相对温度比较低的地方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使用防腐剂。"
刘红亮│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9/17收听(30170)
"蛋白尿指的是尿中蛋白质的含量超过正常的限度。一般情况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40-80mg左右,不超过150mg。如果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150mg,属于不正常的,即叫蛋白尿。正常情况下,少量的蛋白40-80mg,尿检是阴性,称为尿蛋白阴性。如果超过150mg,是尿蛋白阳性。尿蛋白可以出现于肾小球疾病和其它肾脏疾病中。也可以有生理性的蛋白尿,如人体在寒冷、过劳、发热等状态下也可出现少量的蛋白尿。另外,对于青年人体型偏瘦的,还有一种叫直立性蛋白尿,也叫体位性蛋白尿。人体在直立的情况下出现蛋白尿,但是平卧休息以后,蛋白尿是阴性的,这属于生理性的蛋白尿。"
彭世桥│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23/05/28收听(66520)
"蛋白尿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小球滤过屏障破坏,出现电子屏障和分子屏障的功能异常。在临床上,导致蛋白尿的原因有以下几个:1、生理性蛋白尿,如剧烈运动、受寒、发热、精神紧张等,可以出现暂时性蛋白尿,当这些可逆因素消除后,尿蛋白恢复正常。2、肾脏疾病,有原发性的肾脏疾病,如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还有慢性间质性肾炎、lgA肾病等,而继发性肾炎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肾、过敏性紫癜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高尿酸血症性肾病等。3、全身性疾病,如横纹肌溶解、挤压综合征、溶血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其他导致蛋白尿的原因是重金属中毒,以及药物引起的肾损伤等。"
2023/09/07收听(37872)
做正常的尿常规检查时,显示尿蛋白阳性,称作蛋白尿。蛋白尿有几种,一种是正常情况,比如运动过后、... 吴勇│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2023/10/22播放(78942)
做正常的尿常规检查时,显示尿蛋白阳性,称作蛋白尿。蛋白尿有几种,一种是正常情况,比如运动过后、...
吴勇│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2023/10/22播放(78942)
"19周由于胎儿活动没有规律,所以胎动时有时无属于正常,不用过度担心。后期随着孕周增大,胎动会更加明显、规律。怀孕19周大概是怀孕4-5个月的时间,在这个时间节点,有些女性感觉到胎动时有时无,有些时间段有胎动,有些时间段没有胎动,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不用太担心。胎动是指胎儿在宫腔以内活动,孕妇通过感知胎动对胎儿在宫腔以内的情况进行判断,绝大部分女性会在怀孕16-20周期间出现胎动。但是刚刚出现胎动的时候由于强度比较弱,而且胎儿活动没有规律,所以胎动时有时无、时多时少、时强时弱,都可以接受,只要不是长时间没有胎动就可以。因此,19周胎动时有时无完全正常,不用过度担心,也不需要到医院检查,后期随着孕周的增大,胎儿活动规律更加明显,活动强度更大,才会形成比较有规律的胎动。孕妇数胎动的方法为早、中、晚各数1小时,一般1小时大约3-5次胎动,12个小时大于30次胎动。如胎动频率突然增快,较平时胎动频率增快1倍以上,接下来胎动突然减慢,提示胎儿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
张露│山东省立医院
2023/12/08收听(66972)
"清宫之后的出血时间会在3-7天内结束。在这3-7天内会时有时无,这是正常现象。因为子宫的收缩,不是持续性的,它是间断性的。当子宫收缩时,这时出血就可能会有。如果子宫不收缩的时候,这时就可能出血比较少,只要在7天内结束就没有太大问题。但是超过7天还是存在时有时无的出血,这时要考虑是不是因为子宫收缩不良,或者是由于宫腔里面有残留的组织,包括残留的积液而引起的。建议在10天左右时,去医院挂号妇科进行腹部的彩超检查,判断子宫有没有恢复到正常形态。必要时要口服活血化瘀的药物,或者调理月经的药物,帮助子宫的收缩,恢复到正常的子宫形态。"
卢玉霞│解放军第一五二中心医院
2023/12/05收听(48466)
"尿蛋白时有时无,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检查因素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尿蛋白试验只是测试一次尿的结果,易受尿液浓缩和稀释程度的影响,常常并不能准确反映尿蛋白的浓度。第二、生理性蛋白尿,一般多见于食用过量高蛋白饮食以后、情绪激动、剧烈的运动、长时间受寒、妊娠等,这些因素可以出现暂时性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会超过(+)。这种情况一般比较常见,因此如果检查时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一般会呈现尿蛋白阳性,但这些因素解除以后呈现尿蛋白阴性。因此这种情况可以治愈,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是需要定期检查以观察病情。而且如果有条件可以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观察尿蛋白定量的情况,可能准确性更高。"
李罗德│景德镇市中医医院
2023/12/27收听(46476)
北京安贞医院 韩毅力
播放次数:7.05万
中日医院 杨彦芳
播放次数:2.56万
301医院 马强
播放次数:8.81万
播放次数:9.0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