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医科
手机浏览
针对脾湿导致湿邪产生,从饮食或者药物治疗上要多吃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食物或者药物,比如薏米、莲子、山药、茯苓等,都具有较好的健脾利湿作用,也可以服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药物,也具有较好的健脾、利湿效果。
湿是中医学特有名词,也称为湿邪,主要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与居住环境有关,比如长期浸泡在水中或者居住环境较潮湿,容易受到外湿侵袭。平时所说的湿主要是指内湿,由于体内脏腑功能失调,主要由于脾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从而导致体内产生水湿之邪,所以产生湿邪等一系列表现。
分享:
人体有湿气时,可以选择以下食物来祛湿:1、薏仁有清热祛湿的作用,中医常用来治疗脾... 陈思环│海南省人民医院 2023/04/02播放(99882)
人体有湿气时,可以选择以下食物来祛湿:
1、薏仁有清热祛湿的作用,中医常用来治疗脾...
陈思环│海南省人民医院
2023/04/02播放(99882)
"如果想去除体内多余的湿气,建议吃以下几种食物:一、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的功效,在日常生活中是最为常用的祛湿食物,将薏米和红小豆熬成粥喝,祛湿的效果会更好一些;二、白扁豆: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具有健脾利水、止泻的功效;三、辣椒:含有辣椒素,有良好的祛湿的效果。在药物治疗方面,可以服用参苓白术散或者是木香顺气丸,祛湿作用比较好。"
任运江│章丘市中医医院
2023/10/27收听(38874)
"祛湿气的食物(祛湿食物)可以选择山药、白术、茯苓、炒薏米等,这些药物本身是药食同源,并不明确区分于食物和药物。山药可以蒸着吃,也可以熬粥,白术和茯苓也是祛湿的药物,茯苓可以做成糕点吃,白术可以熬粥,炒薏米可以煮稀饭、煮粥。在这些药物的使用中,要注意大便的情况,中医认为体内有湿气会有大便不成形、大便黏腻,这些药物会让小便增多,中医有利小便以实大便的理论,因此小便正常、大便正常之后,说明湿气祛除比较多,可以逐渐停药。另外,湿气比较重会导致脾气损伤,中医认为脾喜燥恶湿,所以平常可以多用甘味的药物或食物治疗脾虚,比如蜂蜜、甘草等,可以适当调理、健运脾胃,饮食上要以清淡、好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吃过量的肉类,还有油腻、油炸的食品。"
王浩│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3/06/18收听(92718)
"湿是人体正常水液不为人体所用而形成的病理产物,湿性粘滞,不易速去。湿的产生跟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有密切关系,根据湿所处的不同脏腑分别治疗。寒湿困脾会导致腹胀、食欲不振、呕吐、口淡不渴、腹痛、腹泻,可以吃薏苡仁丸。湿热中阻可见腹胀、恶心、口苦、口黏、口渴不喜饮、皮肤发黄、低热不退,可以吃甘露消毒丸。四肢无力、腹胀、食欲不振、厌食油腻、腹泻、舌胖,吃香砂六君丸。湿在下焦可见下肢水肿,可以用泽泻泡水喝。平时形成规律的饮食,可使脾胃强健,则湿自除。"
黎艳│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05/18收听(87444)
湿气重的患者在临床上非常常见,患者可以有肥胖、大便黏腻、口渴但不喜欢喝水、头重、脚沉、不想走路、容易出汗、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患者如果要确诊,可以到医院通过望、闻、问、切确诊。确诊之后可以通过口服药物祛湿,由于湿气所表现出的症状不同,所以采取的药物也是不相同的,有些药物可以利湿通淋,有些药物可以祛湿止泻,有些药物可以温化水湿。所以,不同的症状所采用的祛湿药物是不同的,建议患者到医院进一步就诊,然后根据自己的症状,采取合适的祛湿药物。
2023/04/18收听(49376)
湿在中医中为湿邪,是外感六淫治病邪气之一,可以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主要与居住环境潮湿有关,内湿... 孙连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1/04播放(74592)
湿在中医中为湿邪,是外感六淫治病邪气之一,可以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主要与居住环境潮湿有关,内湿...
孙连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1/04播放(74592)
湿气是中医的概念,所以通过中医的疗法祛湿,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身体有湿气的患者,可以有头发油腻、不喜欢喝水、大便黏腻、头重脚沉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还会经常出现拉肚子,脸上比较容易出油,在中医里叫有湿气,可以通过口服祛湿的中药治疗。也可以采用中医外治的疗法祛除湿气,比如通过艾灸,艾灸可以散寒祛湿,能够治疗因为湿气重所导致的各种症状。也可以通过针灸等疗法祛除湿气,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选择合适的疗法治疗。
2023/01/09收听(58000)
脾湿是脾虚有湿气的简称,出现这种情况肯定是要服用健脾化湿的药物来祛湿。而健脾化湿的药物,临床比... 赵迎盼│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3/05/30播放(26298)
脾湿是脾虚有湿气的简称,出现这种情况肯定是要服用健脾化湿的药物来祛湿。而健脾化湿的药物,临床比...
赵迎盼│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3/05/30播放(26298)
刘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5/31播放(31578)
刘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5/31播放(31578)
"患者可以通过食疗的方式来祛湿,比较常见的是通过薏米做成粥,红豆做成粥进行口服,以达到祛湿的目的,针对于脾胃有湿邪,还有人体过于肥胖,都有一定的治疗价值。另外也可以通过药膳的方式来祛湿,比如通过茯苓炖鸡等,都能帮助人体祛除体内过多的湿邪,以及缓解湿邪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和症状,像可以辅助治疗头晕、头沉、浑身乏力、周身不适以及湿邪过多出现的男性阴囊潮湿,女性外阴瘙痒等。对于食疗祛湿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选择食物进行应用。"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23/05/16收听(38280)
祛湿的穴位在人体中比较多,在众多的穴位中可以精简出一组效果比较好,也比较常用的一组穴位,如中脘、内庭、足三里、阴陵泉、天枢、曲池,这组穴位是脾经、胃经和任脉上的穴位。为什么要选择它们,因为脾胃是人体中运化水湿很重要的脏腑,水湿的代谢排出主要依靠脾胃的功能实现。运用这组穴位的时候能健脾和胃,达到促进体内水湿排泄的作用。中脘穴位是在任脉的穴位,这个穴位也是健脾最重要的穴位之一,所以这一组穴位是非常好的健脾祛湿的组合。
隋康民│青岛市市立医院
2023/01/15收听(71142)
中医学认为,内湿的产生主要和脾有关,故祛湿主要采取健脾利湿的药物。如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等药物... 孙连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4/30播放(95824)
中医学认为,内湿的产生主要和脾有关,故祛湿主要采取健脾利湿的药物。如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等药物...
2023/04/30播放(95824)
"祛湿的中成药,首选四妙丸、二妙丸、三妙丸、平胃散、参苓白术散等药物。体内的湿气重主要是由于身体脾虚、水液代谢障碍、肾阳不足等因素有关引起的,体内湿气过重会出现口腔黏腻、大便黏稠、消化不良、腹胀、食欲减退,面部和皮肤组织会出现油性皮肤等临床表现症状。可以采取健脾利湿、温阳利水的药物调理,如果是身体出现肾阳不足的情况,可以口服金匮肾气丸、五苓散等药物,也可以配合祛湿的食疗方案进行调理身体,比如薏苡仁进行熬汤口服。"
王海丰│朝阳市第二医院
2023/03/31收听(14300)
1、通过饮食的方法来祛湿。薏苡仁有很好的健脾化湿的作用,饮食可以通过每天喝薏苡仁红豆粥的方法,将二两薏苡仁加少许红豆首先泡上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然后熬成粥,熬粥的时候熬得时间长一些坚持服用,可以改善身体湿性的状态。2、每天多运动的方法,比如跑步或者做健身气功,比如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3、拔罐,拔火罐也可以有很好的祛湿的作用,在后背膀胱经上选取部分穴位进行拔罐的操作,一般7-10天拔罐一次,坚持一段时间就会看到效果。
2023/09/15收听(95150)
湿是中医学特有的名词,也称之为湿邪,常用祛湿方法如下:1、改善饮食:可以进食具有... 孙连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11/01播放(84762)
湿是中医学特有的名词,也称之为湿邪,常用祛湿方法如下:
1、改善饮食:可以进食具有...
2023/11/01播放(84762)
祛湿化痰要用温燥的药物,祛湿化痰作用好的药物包括苍术、茯苓、厚朴、陈皮、半夏等,此类药经常用于... 刘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10/30播放(29790)
祛湿化痰要用温燥的药物,祛湿化痰作用好的药物包括苍术、茯苓、厚朴、陈皮、半夏等,此类药经常用于...
刘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10/30播放(29790)
祛湿的中药有很多,具体如下:1、芳香化湿类药物,如藿香、佩兰、苍术、厚朴,还有砂...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7/26播放(62440)
祛湿的中药有很多,具体如下:
1、芳香化湿类药物,如藿香、佩兰、苍术、厚朴,还有砂...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7/26播放(62440)
祛湿穴位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曲池穴、承山穴、阴陵泉、巨阙穴、中脘穴、三阴交、涌泉穴、足三里等,临床上但凡是调脾胃的穴位,都可以有祛湿的功效。在祛湿的穴位可以反复进行揉捏、按摩等不断刺激,对于调整脾胃功能,疏解肝气,补益脾肾都有好处。临床上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配穴,也可以请专业人士进行针刺疗法、艾灸疗法、瘢痕灸,效果都很好。个人以为身体虚弱的人,像老年人、女性、小孩,在祛湿的穴位反复轻轻揉按或者点压就行,每天只要坚持做,对于祛湿、改善身体的状况,就是有好处的。
2023/06/01收听(77648)
湿气是中医的概念,所以通过中医的疗法来祛湿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身体有湿气的患者可以有头发油腻、不喜欢喝水、大便黏腻、头重脚沉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还会经常出现拉肚子,脸上比较容易出油,这在中医里就叫有湿气,可以通过口服祛湿的中药来治疗。临床上对于祛湿的药物有很多,比如化湿降脂的药物,如荷叶茶饮、血脂康胶囊。温化水湿的药物,如前列舒通胶囊和五苓散,祛湿止泻的药物,如香连丸和复方黄连素片。不同的疾病所采用的祛湿方法也是不同的,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023/05/02收听(75448)
祛湿的中成药很多,常用的有:1、理中丸,具有温中散寒、健胃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胸满腹痛及消化不良等症状。该药物主要是由白术、党参、甘草、炮姜等组成。2、四神丸,具有温肾散寒、涩肠止泻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肠鸣腹胀、五更泻、久泻不止、面黄肢体乏力等症状,该药物主要是由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大枣等组成的。3、香砂六君子丸,该药具有健脾益气宽中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胃虚弱、乏力、脘腹胀满和呕吐腹泻的病人,可以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纳差、气虚、头晕、乏力等症状。
2023/03/27收听(93336)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