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指数=脉搏率/收缩压,正常情况下休克指数为0.5。休克指数达到1,提示患者发生休克,休克指数≥2,提示患者存在严重休克。休克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危急重症,发病根本环节为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根据其病因不同分析,具体如下:
1、分布性休克:如常见的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或者剧烈疼痛引起的神经源性休克;
2、心源性休克:常见于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引起的休克;
3、梗阻性休克:包括肺栓塞或心包填塞引起的休克;
4、低血容量性休克:包括失血性休克和非失血性休克,如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等导致体液大量散失引起休克。
休克后需将患者摆成休克体位,下肢抬高20°-30°,头和躯干抬高10°-15°,从而有利于最大程度的血液回流,保证心脏输出量和心、脑等重要脏器的灌注。还需给予患者积极的液体复苏,必要时使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等在内的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过程中,需积极纠正患者的代谢性酸中毒、感染性休克,还需给予患者积极的抗感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