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包括哪些

2023-12-25 13:20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两种,即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和无创胎儿单基因遗传病基因检测,这两种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都是在孕妇的外周血当中存在胎儿的游离DNA。

1、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是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检测母体当中游离的核酸片段来判断胎儿染色体的数目异常,主要是针对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等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此外,现在还有一种无创PLUS,除了检测常见的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这三种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之外,还可以检测出染色体的微缺失、微重复,比如22q11微缺失综合征、威廉姆斯综合征,相对于传统的血清学产前筛查,无创产前检测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较低的假阳性率;

2、无创胎儿单基因遗传病基因检测:也是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技术,检测的主要目标疾病是某些单基因遗传病,比如苯丙酮尿症、耳聋,这种技术比较复杂,成本也比较高,目前尚未在临床广泛开展,可能仅在少数医院才能做。

分享:

32

相关推荐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方法

"异常是新生儿出生缺陷中最严重的缺陷之一,约160例新生儿中就有一例染色体异常,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包括21-三体综合征及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还有13-三体综合征,帕陶氏综合征以及XY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等。目前对这类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有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胎儿畸形诊断,对可治疗性疾病适当地采取宫内治疗,不可治疗的疾病知情选择,适时的终止妊娠,这是降低出生缺陷的最为有效的措施。超声波超声检查和血清生物标志物分析,不能进行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检查,必须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或羊膜穿刺术,跟踪阳性筛选结果,以确定胎儿非整倍体是否真正存在。随着孕妇血糖中有利胎儿脱氧核糖核酸被发现,经下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快速发展。产前无创基因检测NIPT,采取了大规模平行测序的技术,采集孕妇5ml-10ml的静脉的外周血,利用高通量基因测序平台及生物信息分析技术,准确的判断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及其他染色体非整倍体的疾病,准确率高达99.99%以上。该技术既可以弥补血清标记物、唐氏筛查假阳性率高的不足,以及存在假阴性漏筛的严重缺陷,又可有效地避免因为羊膜穿刺给孕妇带来的宫内感染和流产的风险。2012年国际产前诊断学会发表声明指出,在遗传咨询的指导下,孕妇知情同意后,通过母亲、年龄、家族病史或其他筛查方法确定为高风险的孕妇,可以进行NIPT。同年美国母胎医学会与美国妇产科学会,联合发表联合发表委员会指导意见,推荐NIPT作为非整倍体高危人群的一种筛查检测。我国产前诊断技术专家组,于2012年就对产前无创基因检测进行了论证,NIPT是一种近似于诊断水平目标疾病指向精确的产前筛查新技术,应与当前现行的产前筛查体系相结合,无创产前DNA筛查技术是以无创、准确性高、检测孕周范围广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孕妇所接受。建议第一是高龄大年龄大于35岁的,不愿选择有创产前诊断的孕妇,还有唐筛结果为高风险或者单项指标值改变的孕妇,以及孕期B超胎儿NT值增高,或者其他解剖结构异常,不愿选择常有创产前诊断的孕妇。还有就是不适宜进行有创产前诊断的一些孕妇,比方说病毒的携带者、胎盘前置、胎盘低置、羊水羊水过少,RH血型阴性、有流产史、先兆流产或珍贵儿,还有羊水穿刺细胞培养失败,不愿意再次接受,或者不能再进行有创产前产生诊断的孕妇。再就是希望排除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自愿选择进行无创产前检查的孕妇,血清筛查阳性的孕妇,以及对产前诊断有心理障碍的一些孕妇,建议这样几类人可以选择无创的产前DNA筛查。"

语音时长04:23''

王菁菁武汉市第三医院

2018/05/31收听(18148)

CAL技术的应用

在临床上,通常由腹部或大腿吸脂获取脂肪组织后,经离心、消化和洗涤等步骤获得SVF,其中包含ADSC。然后,将其与脂肪组织按一定比例混合并移植至受区。也可以将S...

卢丙仑西安市中心医院

2020/10/21阅读(3825)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36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