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
手机浏览
临床上是否能够根治手足多汗症,需要依据引起多汗症的病因进行判断,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不再出现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1、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如由于工作压力大,存在抑郁、焦虑等情绪,导致交感神经过度紧张,需要进行生活和情绪调整,避免精神紧张,必要时到医院心理门诊就诊,也可应用药物缓解;
2、疾病因素:如果患者存在甲状腺亢进症、糖尿病等疾病,引起多汗,通常需要治疗引起多汗的原发性疾病。
平时患者饮食需要注意避免进食过于辛辣的食物,尽量少饮用咖啡、茶、热汤等容易引起多汗的饮品。
分享:
根治手脚多汗症需明确病因,具体分析如下:1、病理性多汗:由部分疾病引起,如结核、... 陈丽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2023/08/21播放(56766)
根治手脚多汗症需明确病因,具体分析如下:
1、病理性多汗:由部分疾病引起,如结核、...
陈丽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2023/08/21播放(56766)
"手脚多汗症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手心、脚心出汗特别多。此疾病对身体没有太大伤害,但对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会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麻烦。从西医角度考虑,主要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的。从中医角度考虑,主要是由于脾肺气虚或者阳气不足等造成的。气有固涩作用,气虚时固涩作用减弱,所以会出现手、脚多汗的情况。对此种疾病的治疗,西医上主要是口服调节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或者通过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中医治疗有一定效果,可以通过口服固表止汗的中药进行治疗,比如玉屏风散等。另外也可以通过局部用药进行治疗,可以用痱子粉或者用黄芩、黄连、黄柏、苦参、白矾等收敛、止汗的药物进行浸泡,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孟庆杰│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
2019/12/05收听(49798)
"手脚多汗症,尽量穿通风、透气的鞋、袜,外用抑制汗腺分泌的外用药,抑制汗腺分泌,手脚多汗症应该考虑手足部多汗症,属于局限性多汗症,汗液是由汗腺分泌的液体,汗腺分为大汗腺和小汗腺,大汗腺只见于少数部位,分布于手脚的主要是小汗腺。小汗腺在人的皮肤上,除了唇红缘、甲床、小阴唇、龟头和包皮的内侧外,到处可见,以掌跖及腋窝均为丰富,小汗腺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主要由胆碱能神经支配,精神紧张、情绪变化等都可以引起手足部的交感神经兴奋,而促进手足部的多汗,夏季及炎热季节明显。患者应尽量穿通风、透气的鞋、袜,及时清洗除去汗液,可局部外用甲醛溶液、戊二醛溶液或醋酸铝溶液泡脚,也可以外用乌洛托品粉外涂,抑制汗腺的分泌。"
汪晨│中日友好医院
2020/07/15收听(37924)
"手脚多汗症的原因,大致上可分为疾病性和功能性失调两种,具体如下:1、疾病性:多见于内分泌失调和激素紊乱,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功能亢进、妊娠、糖尿病、神经系统疾患、发热性疾患,以及一些遗传性综合征等;2、功能性:功能性多汗症则大多与精神性因素有关,如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愤怒、恐怖及焦虑等,为交感神经失调所致。多汗的机制可能是由于神经的损伤或情绪波动,使神经的冲动增加,导致乙酰胆碱分泌量增多而产生多汗。由于支配汗腺神经的敏感性增高,使其对正常强度的神经性和非神经性刺激,发生异常反应而出现多汗。"
潘凯│华润武钢总医院
2021/06/03收听(73318)
汗液是由汗腺分泌的液体,汗腺包括小汗腺与大汗腺。大汗腺多分布于特殊部位,例如腋窝、脐窝、乳晕、... 汪晨│中日友好医院 2023/05/12播放(56310)
汗液是由汗腺分泌的液体,汗腺包括小汗腺与大汗腺。大汗腺多分布于特殊部位,例如腋窝、脐窝、乳晕、...
2023/05/12播放(56310)
多汗症是指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以及条件下,皮肤表面异常多汗。全身性多汗比较少见,一般都是局部多汗,... 付莹坤│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23/09/05播放(29938)
多汗症是指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以及条件下,皮肤表面异常多汗。全身性多汗比较少见,一般都是局部多汗,...
付莹坤│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23/09/05播放(29938)
多汗症是指全身或局部汗液增多的现象,多汗症的病因较复杂。大体可以分为精神性的或者是病理性的,精神性的因素多见于精神过度紧张、焦虑;病理性的大多患有基础性的疾病,如甲亢、糖尿病或者高血压,甚至包括感染、发热等。对于多汗症的治疗,我们认为如果是病理性的,首先要治疗基础性的疾病,如治疗甲亢、妊娠、糖尿病才能有效地缓解症状。对于局部的治疗,我们主要是考虑局部应用某些外用药,如可以应用某些止汗剂,包括20%-25的氧化铝溶液。此外也可以应用电离子疗法或者肉毒素注射等,破坏局部的大汗腺或抑制大汗腺的汗液分泌。
林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0/03/25收听(30996)
手脚多汗症是不需要用手术方法进行解决的,因为手足多汗常常和汗腺的分泌有关,手术并不能够解决汗腺的刺激性分泌。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中医或理疗的办法进行局部出汗症状的控制,只要这些出汗不影响日常生活,大多不需要特殊的药物甚至是手术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穿宽松的鞋,并且在运动以后及时洗澡,并且保持手部和足步的清洁、干燥,这样可以减少足癣、手癣的出现。只要局部没有感染或异常病变出现,出汗也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
曹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0/08/17收听(46812)
多汗症是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剧烈运动的情况下出现大汗淋漓,引起多汗的原因如下: 胡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 2023/11/12播放(80808)
多汗症是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剧烈运动的情况下出现大汗淋漓,引起多汗的原因如下:
胡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
2023/11/12播放(80808)
西医诊断认为,多汗症是交感神经紊乱,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引起的汗液分泌过多一种疾病,一般跟胸部... 张宝霞│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7/22播放(55384)
西医诊断认为,多汗症是交感神经紊乱,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引起的汗液分泌过多一种疾病,一般跟胸部...
张宝霞│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7/22播放(55384)
"多汗症就是指身体局部或者全身皮肤出汗明显增多,就可以叫多汗症。对于多汗症的认识,可以从中医和西医两个角度。首先,从中医角度,所谓的多汗可以理解为中气不足,导致中气固摄无力,汗液大量分泌,水分脱失。这种情况可以口服补中益气丸,针对性进行补充。中气不足以后,还可以配合玉屏风散,收缩毛孔,降低排汗几率。从西医角度,认为多汗是某些疾病所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功能性失调。前者如内分泌失调、甲亢;后者多与精神因素有关,如精神紧张、焦虑等,为交感神经失调所致。如果是疾病性,要治疗原发病;如果为功能性,可选择小剂量的镇静剂及抗焦虑的药物等。"
孙明强│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8/12/15收听(38692)
在没有任何诱因的前提下大量出汗,临床上通常诊断为多汗症。正常人在炎热环境下,或体力劳动后出汗较... 汪晨│中日友好医院 2023/04/20播放(79070)
在没有任何诱因的前提下大量出汗,临床上通常诊断为多汗症。正常人在炎热环境下,或体力劳动后出汗较...
2023/04/20播放(79070)
正常人在体力劳动后,或在高温环境下出汗均为正常生理现象,如果患者的汗液排泄量异常过多称为多汗症... 汪晨│中日友好医院 2023/07/01播放(76408)
正常人在体力劳动后,或在高温环境下出汗均为正常生理现象,如果患者的汗液排泄量异常过多称为多汗症...
2023/07/01播放(76408)
"要根据不同的疾病来分。如果是短期的没有汗出那么多,就是说患者没有自发的一些症状。但是对于某些个体质来说,比如患者体质比较虚弱,经常的出汗,气附着于津液叫气随汗出。出汗多了以后就会气虚,导致体质会更加虚弱。时间长了以后,免疫力会下降,病人就经常会感冒。出汗以后马上就会感冒,所以这是一个方面。另外还有疾病,比如糖尿病的,还有感冒以后容易出汗的这些病人,出汗以后也会原发疾病会加重。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具体地来分析。最明显的就是出汗过多的人,会出现体质的下降这是最常见的。"
王淑丽│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18/01/23收听(78514)
治疗多汗症的方法具体如下:1、治疗原发病:如由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继发的多... 吴剑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2023/01/23播放(77434)
治疗多汗症的方法具体如下:
1、治疗原发病:如由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继发的多...
吴剑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2023/01/23播放(77434)
"多汗症的治疗,主要看是局部的多汗还是全身的多汗。如果是局部的多汗,比如手脚的多汗,可以适当的外用一些药物就可以。一般都可以使用明矾,或者是枯矾,溶解于水,然后进行洗手,1天1次就可以了。也可以使用1%的福尔马林溶液洗手1天1次。但是如果是全身性的多汗症,可能就需要口服药物了,一般的口服药物可以选择普鲁本辛。也可以根据中医的辨证的办法进行治疗,如果是气虚多汗,可以适当的口服中成药玉屏风胶囊,如果是血虚引起的多汗,或者是阴虚引起的多汗,可以口服六味地黄丸等等。"
许光仓│镇江市中医院
2018/07/25收听(82502)
腋臭、多汗的处理有多种方法,包括家庭处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具体如下:1、家庭... 吴建华│上海长海医院 2023/10/16播放(90732)
腋臭、多汗的处理有多种方法,包括家庭处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具体如下:
1、家庭...
吴建华│上海长海医院
2023/10/16播放(90732)
汗液过多容易导致患者皮肤出现一定改变,如毛囊炎、湿疹等,甚至继发细菌感染。除生理危害外,多汗症... 陈丽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2023/03/10播放(87126)
汗液过多容易导致患者皮肤出现一定改变,如毛囊炎、湿疹等,甚至继发细菌感染。除生理危害外,多汗症...
2023/03/10播放(87126)
"常常听到有人说我出汗特别多,是不是气虚了?是不是阳虚了?是不是肾虚了?但是汗证是要分情况的,临床还要分虚证和实证。实证的汗出,多见于湿热证,常常是身体比较肥胖的,出油比较多的,然后喜欢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喜欢吃涮锅,喜欢抽烟,喜欢喝酒这一类的人。这一类人偏于湿热。所以,对于这一类人要进行清利湿热的治疗,饮食上可以吃红豆薏米粥这一类的,同时还可以吃一些中成药,四妙丸或者是二妙丸或者是一清胶囊,都是清利湿热的药物,同时可以多饮一些绿茶,平时多运动控制体重。对于虚证的汗出就要注意进行补虚来治疗,又分为气虚和阳虚。气虚的汗出是比较多,它常常见于那些气短乏力。然后有腹胀、腹痛,脾胃的消化功能下降,容易出现肢体的萎软,需要进行补气来治疗的,而这一类人多偏于瘦小,所以补气的药物常常用桂枝汤,还有玉屏风颗粒,平时饮食可以多吃一些温性的食物,比如甘草、生姜、大枣这一类的,对于阳虚的相对说比较少见,但是也可以出现,那些人都表现出恶寒怕冷、腰膝酸软,然后精神萎靡,很容易感冒,这一类人用一些中成药就可以用右归丸、肾气丸,这些辅养肾阳的一些药物。平时可以吃一些羊肉、牛肉,这些温性的食物;喝茶要喝一些红茶为主的茶叶。这些是对于汗证的分类和治疗。"
王涛│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2018/08/27收听(21502)
"汗症的治疗中医要根据辨证来。比如说气虚引起来的就要补气。比如常用的药物有黄芪、太子参进行固表敛汗止汗。因为气足了以后才能止住汗,这是一个方面。还有病人是阴虚内热所引起来的,那么就要滋阴。用知母、赤芍、麦冬等等,因为汗出过多以后会导致阴虚,阴虚以后内热会加重形成恶性循环。这是阴虚内热的出汗。"
2018/01/22收听(28608)
河南省胸科医院 王旭
播放次数:5.67万
福医大附属第一医院 涂远荣
播放次数:4.5万
河南中医一附院 张宝霞
播放次数:8.31万
海医二院 蔡思铭
播放次数:2.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