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心血管内科
手机浏览
室间隔缺损可以自愈,但条件是缺损很小。超声心动图基本可以准确地测量,室间隔缺损的部位、室间隔缺损的大小,一般在5mm以下,室间隔缺损自愈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还有部分其他附加条件,比如杂音比较轻,没有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没有心室扩大、肺炎、肺淤血、肺充血等情况,病人也没有特殊的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室间隔自愈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大多数的室间隔自愈,是通过在二尖瓣和室间隔之间形成粘连,粘连以后就可以把室间隔的缺损堵住。还有部分其他可能性,如缺损越来越小,血液动力分流越来越小,慢慢地就会自行封闭。
分享:
室间隔缺损是否自然愈合,影响的因素非常多。主要取决于室间隔缺损的位置,以及室间隔缺损的大小。对... 孙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2023/07/09播放(56382)
室间隔缺损是否自然愈合,影响的因素非常多。主要取决于室间隔缺损的位置,以及室间隔缺损的大小。对...
孙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2023/07/09播放(56382)
室间隔缺损多久能自愈很多家长都非常关心,首先要知道该病能不能自愈、有没有自愈可能性,之后才能判... 范顺阳│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23/06/25播放(60204)
室间隔缺损多久能自愈很多家长都非常关心,首先要知道该病能不能自愈、有没有自愈可能性,之后才能判...
范顺阳│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23/06/25播放(60204)
"室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并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一般不能自愈,应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果室间隔缺损不大,一般预后良好,寿命也可以达到70岁以上。缺损较小的一部分病人,可以在10岁以前自行关闭,缺损大的在1-2岁时容易发生心衰。如果伴有肺动脉高压,一般预后较差,及时进行手术,可以达到和正常人没有差别的效果。在治疗室间隔缺损伤上,内科方面要防治感染性心内膜炎、肺部感染、心力衰竭,外科多数是手术治疗,可以进行缺损修补术。缺损较小,X线和心电正常者,不需要手术。如果没有肺动脉高压,以左向右分流为主,手术应该在4-10岁时做效果最佳。如果症状出现较早或者有心力衰竭,也可以在婴幼儿时期做手术。"
赵志成│黑龙江省康复医院
2021/05/26收听(71282)
室间隔缺损可以分为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和后天性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是比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 刘巍│北京积水潭医院 2023/05/17播放(36895)
室间隔缺损可以分为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和后天性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是比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
刘巍│北京积水潭医院
2023/05/17播放(36895)
"室间隔缺损分为很多种类型,我们把它定义为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也就是缺损位为主动脉;有的是肌部室间隔缺损,也就是缺损位于心脏的肌肉这片区域;还有一部分就是膜周部的室间隔缺损,就是靠近心脏的右心室流入道和三尖瓣比较近的位置,这部分的缺损。对于前两种室间隔缺损而言,比如干下型室缺和肌部室缺,它们两个是基本上不可能自己愈合的,一旦诊断明确以后,都需要进行手术或者介入封堵治疗。对于膜周部的室间隔缺损,这一部分患者是有可能自己愈合的。但是,愈合的概率主要看缺损的大小,如果室间隔缺损的直径<4mm,这部分患者是有可能自己愈合的,一旦缺损大于4mm,尤其是大于1cm,基本上是没有自己愈合的可能,必须进行手术治疗。"
孔令秋│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2018/01/16收听(66902)
临床室间隔缺损总体自愈几率占21%-63%,自愈可能性通常与室间隔缺损位置、大小以及年龄具有较... 刘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2023/01/16播放(56398)
临床室间隔缺损总体自愈几率占21%-63%,自愈可能性通常与室间隔缺损位置、大小以及年龄具有较...
刘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2023/01/16播放(56398)
"通常只有较小的室间隔缺损才会有自愈的可能,小的室间隔缺损不会有太明显的症状,患者不会出现乏力、心慌等症状,所以即使出现自愈的现象也不会有很明显的感觉和变化,只有在通过检查时医生通过听诊没有发现心脏杂音,就存在已经自愈的可能,具体还需要进行心脏彩超的检查来判断是否已经痊愈,因为有部分患者虽然听不到心脏有杂音,但病情反而更加严重,很可能是有很严重的肺动脉高压。艾森曼格综合征也会出现右室与左室压力相当,但是听不到杂音的情况,这种就是先天性心脏病到了末期时的一种表现,因此需要听着与心脏彩超先结合来对病情进行判断。"
周大亮│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0/05/21收听(39530)
部分孩子的室缺是可以自愈的。室缺的自愈与胚胎类似,即没有愈合的室间隔从外周到中心逐渐生长,同时... 马良龙│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2023/10/14播放(57382)
部分孩子的室缺是可以自愈的。室缺的自愈与胚胎类似,即没有愈合的室间隔从外周到中心逐渐生长,同时...
马良龙│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2023/10/14播放(57382)
"室间隔缺损是心室的间隔部分因组织缺损而引起心室间血流交通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一般来讲,单纯室间隔缺损自愈的可能性比较大,尤其是婴儿期。有研究显示,多数膜周部的小的室间隔缺损,在一岁时仍可自行闭合,在随后的幼儿以及学龄前期仍有部分患儿自愈,进入学龄期后则难以自愈。另外,超声观察显示,如果室间隔缺损直径小于五毫米,这类人群容易出现自愈。另外室间隔缺损是否可以自愈,还取决于室间隔缺损的部位,一般来讲,肌部的缺损和膜周部的缺损自愈的机会比较高,而干下型的室间隔缺损则很少自愈。因此,是否室间隔缺损可以自愈,不但取决于室间隔缺损的大小,还取决于室间隔缺损的位置。"
赵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17/09/06收听(22530)
"室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当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随着目前彩超的普及,先天性心脏病是在逐渐减少的,但是也有体检不及时、不规范,然后出现室间隔缺损,或者到了怀孕的后期发现了有室间隔缺损。这种情况,从出生到7周岁之前,它是有可能自愈的,但是也要看缺损口面积的大小,如果小于3mm,这种情况自愈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如果超过5mm,这种情况自愈的可能性非常的小。如果到了7周岁仍然没有自愈情况,一般都是选择微创的方法,做室间隔封堵。做完手术以后跟正常人一样,也就是相当于正常人,就算是痊愈状态,没什么问题。"
张化勇│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4/22收听(27074)
室间隔缺损是否能自愈,需根据其类型和缺损大小判断,部分膜周部、肌部室间隔缺损,且缺损直径<5mm的患者可以自愈。室间隔缺损属于先天性心脏疾病的一种。膜周型...
2020/01/16阅读(26776)
部分室间隔缺损是可以自愈的。主要是膜周的室间隔缺损和肌部的室间隔缺损。当然这部分自愈的孩子占的... 童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2023/06/05播放(83226)
部分室间隔缺损是可以自愈的。主要是膜周的室间隔缺损和肌部的室间隔缺损。当然这部分自愈的孩子占的...
童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2023/06/05播放(83226)
室间隔缺损的自愈率,要看室间隔缺损的大小... 徐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10/19播放(31944)
室间隔缺损的自愈率,要看室间隔缺损的大小...
徐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10/19播放(31944)
"室间隔缺损是所有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总数的25%,但是室间隔缺损是所有先天心脏病中自愈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大多数室间隔缺损于生后一年内可逐渐变小和自然愈合。25%-40%左右的室间隔缺损可能在3-4岁自行关闭。小型的室间隔缺损,比如膜部的、膜周部的、基部的缺损,自愈容易,容易愈合。7%左右的大型室间隔缺损伴心衰者,也可以自愈。所以,要定期给孩子复查心脏超声,建议室间隔缺损的孩子每半年复查一次心脏的彩超,通过彩超来观察孩子的室间隔缺损有没有自愈,因为大多数孩子可以自愈的,自愈的比例是25%-33%左右。"
周小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4/15收听(16696)
"一般患者如果感染有乙型肝炎病毒,此类患者多考虑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建议患者可以首先选择乙肝三系统检查,看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如果患者提示是大三阳,就要积极复查乙肝DNA,看病毒有无复制,以及查肝功能看谷丙谷草转氨酶有无升高。如果病毒复制合并有转氨酶的升高,此时多考虑是病毒复制的窗口期,可以考虑注射干扰素,积极治疗半年到1年左右,部分患者经积极的干扰素治疗,可以转为携带者。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来说,患者自愈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一般乙型肝炎病毒是慢性感染,会寄居于患者体内,在患者免疫力低下时会大量的繁殖、复制损害患者的肝功能,所以如果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积极的考虑注射干扰素或者口服抗病毒类药物予以治疗,经过积极的治疗,部分患者可转为携带者。"
邢文军│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
2018/11/05收听(49204)
"乙肝小三阳如果想通过自身的免疫力自愈,发生率非常低。因为大部分小三阳携带者对于乙肝病毒都出现了免疫耐受。我国是乙肝大国,大部分人感染乙肝都是由于出生时母婴传播所导致。为了降低乙肝的发病率,我们国家对于所有的新生儿都免费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的接种能够产生有效的乙肝表面抗体,来抵御乙肝病毒的感染。乙肝携带者需要每半年定期进行肝病体检,如果体检当中出现了肝功能的异常,肝炎的发作,就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一线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恩替卡韦及替诺福韦,能够有效的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延缓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展,并且降低肝癌的发生概率,但是无法彻底清除乙肝病毒。"
殷欣│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2020/09/30收听(63422)
动脉导管未闭有一定的自愈的可能,在三个月以内,本身就可能自愈的,一般指的自愈是形成疾病了,三个月以后它还没有自愈,才叫动脉导管未闭的疾病,之后也可能发生很低概率自愈的可能,自愈概率非常低,还是应该发现就治疗,不是等待自愈。
尚小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17/10/18收听(88560)
动脉导管未闭自愈的条件主要与导管的形状以及导管管壁的粗细有关。一般导管直径在三毫米以下的患者随... 汲克强│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06/23播放(67778)
动脉导管未闭自愈的条件主要与导管的形状以及导管管壁的粗细有关。一般导管直径在三毫米以下的患者随...
汲克强│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06/23播放(67778)
动脉导管未闭有一定的自愈的几率,三个月以内的患儿,动脉导管本身有可能会自愈;如果三个月后动脉导... 尚小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3/07/10播放(83184)
动脉导管未闭有一定的自愈的几率,三个月以内的患儿,动脉导管本身有可能会自愈;如果三个月后动脉导...
2023/07/10播放(83184)
膜性肾病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数据显示,大概有30%的膜性肾病患者有自发缓解的倾向。这部分患者通常24hUP定量小于3g,没有高血压、血栓形成以及感染等并发症者,自愈的倾向更大。膜性肾病是一种病理诊断,一般需要行肾穿刺活检,或者是查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才能够确诊。另外针对24hUP定量小于3g的膜性肾病患者,临床可以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者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观察半年。
王礼清│济南市中医医院
2019/05/21收听(17726)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