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EB病毒血常规指标

2023-08-28 06:30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儿童时期EB病毒感染,会出现外周血象变化即血常规指标变化,早期白细胞正常或偏低、中性分类相对偏高。随着病情逐渐增加,白细胞总数出现上升趋势,多数上升到10×10^9个/L以上,甚至达到30×10^9个/L以上数值。

此外,淋巴细胞所占比重出现明显上升趋势,可达到60%以上比例,而且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即淋巴细胞形态与正常不同。如果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大于10%,对于诊断EB病毒感染有明确意义,部分儿童伴有血色素与血小板减少。EB病毒在儿童时期较常见,又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属于常见感染性疾病。

分享:

4

相关推荐

什么是EB病毒?

"EB病毒是疱疹病毒科的成员,95%以上的成人都可以携带,它也是传染性单核细胞综合征的病原体,它还与鼻咽癌、儿童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所以被认为可能是致癌的人类肿瘤病毒之一。EB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婴幼儿,90%以上的3到5岁幼儿曾经感染过EB病毒,细胞免疫在EB病毒感染中起了关键的作用,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将导致EB病毒的活化。一般来说,EB病毒感染的潜伏期是4到7周,它前期的症状包括头疼、乏力,80%的患者可能出现临床最常见的三个症状,咽炎、发热和淋巴结病。它感染可以涉及到全身各个器官,常常伴有发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疹,有的还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一般需要2到4周的恢复期。实验室确诊发现淋巴细胞增多、转氨酶升高、血小板减少以及血清EB病毒、IGM抗体阳性,可以考虑是EB病毒感染的一个诊断。目前EB病毒感染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治疗,可以使用中医中药的方法,来使疾病能够缩短病程,降低疾病的损害。而且这个病的感染往往有时候是一个比较慢性的过程,它有时候病程比较长,一两个月、甚至几个月的时间都会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所以要注意对疾病的预防以及及早的诊断。"

语音时长02:04''

周继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17/07/18收听(5478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3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