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儿内科
手机浏览
婴儿发声时间具体如下:
1、3个月左右:开始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这时如果大人陪婴儿聊天或者是逗婴儿做游戏,婴儿也会追随大人的目光或者是话语,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2、7-8个月:会发出爸爸、妈妈的声音,但是属于无意识,一般在1周岁左右时能有意识地发出单字叠词,比如爸爸、妈妈或者爷爷等;
3、18个月左右:开始说出2-3个字以上不同的词语或者短句;
4、2岁左右:能完成简单的对话,比如能正常的完成5-7个字的短句,而且大人问问题时能够简单回答。
这是婴儿语言发育的正常规律,但是不同婴儿的语言发育可能会存在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可能会发育早,有的可能会发育晚,与很多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比如遗传因素,还有平时在家庭当中婴儿所处的语言氛围,都会影响到语言发育。
分享:
婴儿听力障碍有时候会咿呀发声,因为即使婴儿是双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也会看到父母口型变化。所以... 袁先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7/03播放(30069)
婴儿听力障碍有时候会咿呀发声,因为即使婴儿是双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也会看到父母口型变化。所以...
袁先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7/03播放(30069)
"食道是属于消化道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向胃内推送食物,而不属于发声器官,人类的发声器官是气管,在通常情况下食道是不会发声的,有些人食道会因为做过手术或者食物卡压在食道内,会出现食道发声现象。可以到医院去将卡压的食物取出来,食道发声就会减轻,还有些人出现食道发声是通过特殊训练的,部分人经常会出现胃部反酸,在出现胃酸分泌过多时也会对食道造成侵袭,有部分人会出现食道炎症。食道炎症发作时患者会表现出吞咽困难,吞咽食物时也会出现声音,只是食物下咽的声音,需要针对食道炎症进行治疗才能够改善。"
谷阔│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19/11/13收听(73748)
"婴儿睡觉使劲挣还发声,主要见于以下几种原因:1、佝偻病:可能是缺乏维生素D或缺乏钙导致的佝偻病,婴儿在睡觉时容易出现使劲挣、发声,同时还会伴有夜间睡眠不安稳、频繁的夜间惊醒、哭闹、枕秃等现象,积极补充维生素D和钙之后,其睡觉时使劲挣、发声的现象会逐渐减少和消失。2、轻微脑损伤综合征:在睡觉时会出现使劲挣还发声,同时还会伴有四肢不自主的运动增多,而且会出现不对称的扭动、四肢肌张力增高,或者是降低、头后仰、身体打挺。此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
张玉玲│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1/07/23收听(42186)
婴儿睡觉的时候有使劲或发声的状态是正常的,婴儿期是生长发育非常快的时期,此时神经系统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在睡眠的时候有肢体的动作或发出声音,都属于正常的状态。因为婴儿在母亲体内也是处于动来动去的状态,出生之后如果外界有声音的刺激、温度的变化,都可能让婴儿在睡眠时出现使劲、扭动、发声的情况。由于婴儿的胃肠蠕动非常快,在睡眠状态也会有吃奶的情况,也可能出现使劲而导致胃肠的蠕动加快,甚至出现排便的情况,所以多数婴儿在夜间睡眠的时候出现使劲或发声都是正常的。如果婴儿在睡觉的时候过度频繁,睡眠不是很安稳,要注意是不是孩子有维生素D缺乏的佝偻病,或者食物引起的腹腔胀气、肠痉挛的情况,如果婴儿出现整夜不安稳的睡眠,可以带到医院去做相关的检查。
王志新│中日友好医院
2020/03/29收听(74500)
"婴儿睡觉使劲挣还发声是睡眠时的正常生理现象,不是病态。因为婴儿睡觉的时间大约晚上要睡10-11个小时或者更长,睡眠时间久,体位不变,孩子很疲劳,所以就使劲的挣来挣去、翻身、胳膊、伸腿,还发出哼唧唧的的声音,这是正常现象。因为孩子睡眠很久,一个姿势不变很疲劳,为了缓解姿势不变给机体带来的疲劳现象,所以就使劲的挣来挣去、爬来爬去、伸伸胳膊、抻抻腿,有时候的脸红脖子粗。有的妈妈曾来咨询这孩子这是怎么了?实际上是很正常的一种反应,为了缓解姿势不变给机体,特别是肌肉带来的疲劳、酸痛的感觉,所以要来挣一挣,发出声音。"
孙玲娣│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11/10收听(30856)
抽动症也叫抽动障碍,是在儿童时期起病,主要表现为抽动一种神经精神疾病,临床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 朱明哲│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2023/11/27播放(59852)
抽动症也叫抽动障碍,是在儿童时期起病,主要表现为抽动一种神经精神疾病,临床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
朱明哲│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2023/11/27播放(59852)
抽动症的症状很多,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个是运动性抽动;一个是发生性抽动;还有一个是感觉性抽动。发声性抽动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最常见的表现是清嗓子还有吸鼻子、咳嗽,有的是感觉有痰声,还有的表现是哼哼,还有的表现是类似动作的叫声甚至大喊。另外还有一些重复性的语言或者无意义的语言,以及模仿语言甚至有秽语的表现。有些抽动症的孩子自始至终就表现在发声性抽动,没有其他的运动性抽动,但是也有的孩子是伴随有运动性抽动,或者先出现发声性抽动,后边伴有运动性抽动,也可以同时。发声性抽动也是时轻时重,有的时候没有任何表现,有的时候发声却很频繁。
季之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2020/02/29收听(34040)
发声抽动症是抽动症类型之一,为口、鼻、咽喉、呼吸肌等肌肉收缩,通过鼻、口腔、咽喉气流发出声音所... 都修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9/15播放(77218)
发声抽动症是抽动症类型之一,为口、鼻、咽喉、呼吸肌等肌肉收缩,通过鼻、口腔、咽喉气流发出声音所...
都修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9/15播放(77218)
通常孩子会在生后的2-3个月,即生后的80-90天,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对于发音时间的早晚,每... 肖娟│北京协和医院 2023/09/28播放(83840)
通常孩子会在生后的2-3个月,即生后的80-90天,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对于发音时间的早晚,每...
肖娟│北京协和医院
2023/09/28播放(83840)
"婴儿使劲挣、发声特别大,主要原因可能是排便困难,排便困难主要见于小婴儿,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宝宝。宝宝的腹部肌肉没有发育,排便功能没有建立,肛门括约肌不能在有便意的时候自主张开,所以宝宝会出现使劲挣、发声特别大的情况。这个时候要给宝宝做抚触,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能够促进肠蠕动、缓解排便困难的情况。另外,也可以进行肛门的按摩,或者用温水给宝宝肛门进行坐浴,都能缓解肛门括约肌的痉挛,促进排便。如果宝宝使劲挣、发声特别大,这种情况持续时间长,要给宝宝通便治疗,可以使用开塞露缓解症状。婴儿排便困难随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好转,一般在半岁以后,逐渐添加辅食以后,症状会明显好转。如果宝宝使劲挣、发声特别大的情况没有明显好转,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检查。"
张忠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0/10/26收听(52632)
"发声抽动也有可能是由于神经因素引起的,如果没有引起声音嘶哑的症状,是不需要处理的。平时尽量分散注意力,如果精神高度紧张,在说话的时候特别关注嗓子的区域,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有的可能是由于喉部的肌肉痉挛引起的。一般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不用太担心,平时尽量分散注意力,如果是引起了明显的声音嘶哑,就需要进一步的到耳鼻咽喉科门诊去检查喉镜来排除诊断。平时也需要尽量加强对嗓子的保护。尽量避免长时间说话,避免大嗓门地喊叫,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李俊义│济南市人民医院
2019/03/22收听(78692)
发声抽动症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心理行为治疗并重,注重个体化治疗。药物治疗需根据每个患儿的不同... 都修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1/13播放(77058)
发声抽动症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心理行为治疗并重,注重个体化治疗。药物治疗需根据每个患儿的不同...
2023/01/13播放(77058)
"牙齿可分为乳牙和恒牙两种,乳牙一共20个,恒牙28-30个。约自6个月起,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如果乳牙尚未出牙者可视为异常。乳牙最晚两岁半出齐,两岁以内乳牙的数目,约为月龄减去4或者6,6-7岁乳牙就开始脱落换恒牙。出牙为生理现象,但个别小儿可有流涎、低热及睡眠不安、烦躁等症状。较严重的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或者是营养不良等的患儿,可以有出芽的迟缓、牙质差等表现。"
乔善鑫│内蒙古包钢医院
2018/10/16收听(75242)
"宝宝的语言发育有一定规律,正常足月新生的宝宝,语言发育是遵循这样的规律,比如孩子4-5个月的时候可以咿咿呀呀的学说话,孩子八个月的时候可以无意识的叫出妈妈、爸爸的音节。孩子一岁的时候可以准确的叫出妈妈爸爸的声音,孩子一岁左右的时候,见到妈妈、爸爸可能主动会喊出爸妈的字词,而且说话也比较清楚。孩子两岁是语言发育的高峰期,孩子到了两岁可以说出3个字词,这时候宝宝的语言发育能力比较强。到了三岁的时候,孩子可以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所以宝宝的语言发育是有一定规律的。如果我们发觉宝宝说话没有遵照这个规律,或者说话延迟、没有说话,比如到了两岁还不会说话,要及时的查明孩子不会说话的原因,及早干预,及早治疗。"
周小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4/30收听(70534)
"按照我国卫生部门的规定,孩子会有计划免疫和计划外免疫两种类型,计划免疫是指孩子必须进行接种的免费疫苗,计划外疫苗可以是家长自行选择接种或者不接种的疫苗,是一种收费疫苗。计划疫苗包括孩子从出生之后24小时所需要打的第一个疫苗,也就是乙肝疫苗和卡介苗疫苗,然后1月龄的时候需要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2月龄的时候需要脊髓灰质炎疫苗,3月龄的时候有脊髓灰质炎的疫苗和百白破疫苗,4月龄的时候有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百白破疫苗,5月龄是百白破疫苗,6月龄的时候是乙肝疫苗,8月龄的时候是麻疹疫苗,1.5-2岁的时候是百白破疫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这些属于计划内免疫。当然也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每一个预防保健都会有一个计划接种的时间表,按照时间表进行接种。如果是计划外免疫,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以及和家长的协商进行计划外的免疫,所以孩子打预防针的时间,是按照预防接种的规划进行预防接种。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到正规的预防接种点进行接种,打疫苗后要严密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如有发热、腹泻、咳嗽、皮疹、过敏等现象时要暂缓接种,同时要注意进行心理安慰。"
2020/05/27收听(58242)
一般给宝宝晒太阳可以有效的促进钙吸收,促进宝宝骨骼的发育。宝宝晒太阳的时间要根据季节来调整,如果是在炎热的夏季,气温比较高的情况下要尽量避免中午的时间晒太阳,最好在上午1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比较合适。冬天的时候可以适当进行调整,在太阳出来,11点以后左右再晒太阳比较合适,要根据季节的变化选择不同的晒太阳时间。另外,给宝宝晒太阳的时候要避免太阳光直射宝宝的眼睛,以免太阳光对宝宝造成视力的受损。晒完太阳以后建议适当给宝宝补充水分,以免出现脱水的情况。给宝宝晒太阳的时候,尤其是在冬天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出现受凉。
2020/07/03收听(35590)
"宝宝出生以后睡眠时间比较长,除了睡眠,就是吃奶的时间,醒着玩的时间比较少,随着年龄的增长,醒着的时间逐渐延长,睡眠的时间逐渐缩短,在0-3个月,宝宝的睡眠时间为13-18个小时。四个月到一岁,每天的睡眠时间是12-16个小时。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保证宝宝健康的生长发育,有助于体重、身高增长。如果宝宝睡眠时间过少要注意寻找原因,最常见的原因是佝偻病,孩子出生以后要补充维生素D,另外四个月以后要酌情补充钙剂能够预防佝偻病,有助于宝宝睡眠。婴儿,尤其是小婴儿要注意肠绞痛的可能,肠绞痛会影响宝宝的睡眠。必要的时候要注意是否有乳糖不耐受或牛奶蛋白过敏的情况,给予对因治疗,必要的时候就诊。"
2020/09/18收听(40404)
1岁以内的孩子睡眠时间与年龄有关,不同阶段睡眠时间有所不同,主要如下: 张忠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12/11播放(79368)
2023/12/11播放(79368)
"婴儿是指从出生到满一岁之间的宝宝,婴儿睡眠的时间与年龄有关系,新生儿昼夜睡眠时间基本相等,正常新生儿睡眠时间平均为16个小时,可以是14-20个小时,每2-4个小时醒来要吃奶,并睁开眼睛,觉醒数分钟到一个小时,昼夜节律尚未建立。1-3个月的婴儿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15个小时,六个月婴儿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14个小时,一周岁时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13-15个小时,不同的婴儿睡眠时间有个体差异。如果有些小儿没有睡够时间,但是醒来精神好,生长发育正常以及食欲好,就不用担心。"
2020/09/08收听(21034)
"婴儿出牙的时间早晚各不相同,最早的4个月乳牙就开始萌出,但大部分的婴儿都是从6个月以后开始长牙,牙齿通常是一对一的长出,最早出现在下方的门牙,之后是上门牙,然后是侧门牙,后来是前磨牙和齿牙,最后是后磨牙,一般到了3岁左右时,20颗乳牙已经全部长齐。婴儿的第1颗牙出现早晚不同,一般是4-12个月之内出来都算是正常的。如果1岁时还未长牙,只要其他的发育都很正常,也不必太过担心,只有极个别情况是由于代谢紊乱而出牙迟,通常不会只表现在牙齿上,也会在其它的方面表现出来。牙齿的顺序与遗传、体内钙含量、是否乳牙缺损等情况有关。"
李卉│长春市儿童医院
2018/09/01收听(98502)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