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引起首剂现象的抗高血压药物是什么

2023-07-13 13:41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高血压为常见病、多发病,在各种降压药物中,可引起首剂现象的药物是α受体阻断剂。α受体阻断剂主要降压机制为可作用血管α受体,阻断儿茶酚胺类物质,主要是去甲肾上腺素与α受体结合而扩张血管,起到降压作用。患者在体位变化时,比如从卧位改坐位,坐位改立位时,下肢静脉扩张,储存血液增加,会造成回心血量减少,一定程度上产生血压降低作用,但机体会代偿性兴奋交感神经,释放儿茶酚胺类物质,作用于血管α受体,收缩血管,抵消血压下降,不会因体位变化而引发低血压。

当患者服用α受体时,上述代偿作用减弱,因此可出现体位变化时,呈现体位性低血压。此种作用,在第一次服用α受体阻断剂时,比如特拉唑嗪,表现更为明显,称为首剂现象。建议患者平卧入睡前服用α受体阻断剂,避免突然体位变化,对于仍然频繁发作首剂低血压,或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应避免服用α受体阻断剂作为长期降压用药,可选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比如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比如厄贝沙坦,以及利尿剂,比如氢氯噻嗪,钙通道阻断剂,比如氨氯地平,长期服用控制血压达标,避免出现首剂现象,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分享:

96

相关推荐

帕金森病的剂末现象、开关现象、晨僵现象!

帕金森病“剂末现象”是指帕金森病患者出现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后,症状有节律性的波动现象,服药后不久症状最轻,几小时后,症状逐渐加重,一直到下一次左旋多巴服用后,...

王学廉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2018/07/11阅读(7477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7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