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检验科
手机浏览
人体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是否有出血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因素决定:
1、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
2、血管壁的完整性;
3、凝血因子是否正常。
血常规只能通过观察血小板的数量和血小板的参数是否正常,来粗略的判断凝血功能是否正常。血管壁的完整性和凝血因子是否正常,需通过凝血项目来检查。凝血项目需要用另外的抗凝管抽取,主要检测外源性凝血酶原和内源性凝血因子是否正常。
分享:
正常人有正常的凝血功能,凝血功能异常会向两个方向发展,有的异常容易形成血栓,血管堵了产生高凝状... 武永吉│北京协和医院 2023/03/08播放(94882)
正常人有正常的凝血功能,凝血功能异常会向两个方向发展,有的异常容易形成血栓,血管堵了产生高凝状...
武永吉│北京协和医院
2023/03/08播放(94882)
凝血功能就是指人体的血液具有从液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的能力,凝血功能正常,是保证人体不发生出血性疾病的基础条件。在临床上,人体的凝血功能主要通过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来实现的,无论哪条凝血途径发生了障碍,人体都会出现明显出血的症状。血友病患者,由于凝血因子Ⅷ活性下降,导致了人体的内源性凝血途径出现障碍,病人就出现了明显出血的症状,往往表现为自幼出现的外伤后出血不止,皮肤黏膜瘀斑。也会出现肌肉、关节等部位大血肿,血肿吸收以后,往往遗留有关节畸形,所以凝血功能对于人体的止血功能非常重要,如果凝血功能出现了障碍,需要及时的到医院检查。
刘加强│日照市人民医院
2019/05/05收听(21232)
"血常规是血液病常见的检测项目,主要是检查白细胞数、白细胞分类、红细胞、血红蛋白数量以及红细胞相关指数,血小板数量及血小板相关指数。血常规首先要看白细胞数量是否有增多或者减少,观察白细胞分类是否有异常,白细胞升高并且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时,提示可能存在感染。看血红蛋白浓度,如果女性血红蛋白低于110g\/L提示贫血,男性患者低于120g\/L提示贫血。如果有贫血要看平均红细胞体积,根据平均红细胞体积分为小细胞贫血、大细胞贫血或正细胞贫血,对贫血的病因有初步的提示作用。观察血小板数目,血小板<100×10^9个\/L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症。"
惠吴函│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3/31收听(79438)
"血常规主要围绕三个方面来看,具体如下: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通过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计数,可以看是否有贫血,以及是否红细胞增多。如果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计数减少,病人出现了贫血,这时需要判断贫血属于什么性质贫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计数增多,则需看病人是否血容量减少,如果减少则为红细胞相对增多,如没有则为红细胞绝对增多,红细胞绝对增多是血液病的一种。2、白细胞分类和计数,分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其中中性粒细胞比例占40%-75%,嗜酸性粒细胞占1%-5%,嗜碱性粒细胞占的比例小于1%,淋巴细胞占20%-40%,单核细胞占3%-8%。当体内发生病变时,相对应的细胞比例会发生改变。3、血小板,主要看是否有增多或减少,分析数值改变的原因,判断是否有出血等。"
宋艳波│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2021/04/02收听(68652)
血常规是反映病人体内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是否正常的一种检测方法,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看血常规,首先要看白细胞的数量是否正常,还要看白细胞的五种成分的比例是否正常。白细胞包括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这五种细胞都有不同的比例。看完了白细胞,就要看红细胞的数量、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是否在正常范围。看完了红细胞,就要看血小板的数量是否正常,大型血小板、中型血小板、小型血小板的比例是否正常,还要看血小板分布宽度是否正常。
2018/10/08收听(62060)
拿到一张血常规的报告单,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结果:1、白细胞:需观察是否出现白细... 吕鸿雁│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2023/08/22播放(70450)
拿到一张血常规的报告单,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结果:
1、白细胞:需观察是否出现白细...
吕鸿雁│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2023/08/22播放(70450)
血常规是检验血液系统里血细胞的化验检查。血常规主要包括三部分,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 惠吴函│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5/10播放(82406)
血常规是检验血液系统里血细胞的化验检查。血常规主要包括三部分,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
2023/05/10播放(82406)
血常规去看结果,通常作为老百姓或者作为非血液专业的人,只要看前几项内容,主要是红、白细胞,还有... 欧晋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3/20播放(38167)
血常规去看结果,通常作为老百姓或者作为非血液专业的人,只要看前几项内容,主要是红、白细胞,还有...
欧晋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3/20播放(38167)
临床上常用的凝血功能监测的指标有5种: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正常值为32-43秒,比正常对照值延长10秒以上的为异常。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用于内源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也是监测肝素的首选指标。2、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测定,正常参考范围是2-4g/L。如果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可以见于血栓前或者高凝状态。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值为11-13秒。病人测得质量超过正常对照值的3秒以上的为异常,主要是反应外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4、国际标准化的比值,正常值为1.0加减0.1,主要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的指标。5、血浆凝血酶时间,正常值为16-18秒,超过正常对照值的3秒以上的异常,主要是监测纤溶活性的指标。
王艳军│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9/16收听(63966)
通过血常规检查,能够发现一个人是否贫血,还能够对贫血的病因做出一个大致的判断。血常规检查看贫血的项目:第一、红细胞的数量,如果红细胞的数量明显的低于正常,那么有贫血的情况。第二、红细胞压积,如果红细胞压积减少,就说明红细胞容量不足,也存在着贫血的情况。第三、血红蛋白的浓度,这也是反映贫血程度的指标。如果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就是有贫血的情况,并且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的越严重,说明贫血的程度也就越严重。除了这三项指标以外,还要观察红细胞的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这三个指标对判断贫血的类型非常有帮助,这三项指标都出现明显降低的情况,这就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大的可能就是缺铁性贫血。如果这三项指标都出现明显增加的情况,那么是一种大细胞性贫血,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019/05/28收听(56718)
血常规检查结果最重要的是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是否升高,升高说明有感染了,也有可能应激性的,白细胞里面还有分类,中性粒细胞也升高了,那说明肯定是感染了,如果是单核细胞或者淋巴细胞升高,可能是病毒感染。对于红细胞,如果是低了,有可能是贫血,再结合红细胞里面的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的压积,就可以明确的知道是否患有贫血了。血小板升高或是减低,增多是发生血小板增多症,减少了影响凝血,很容易引起机体出血。
邱铭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七六医院
2019/07/19收听(69942)
对于儿童的血常规结果,首先应看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以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两项如果升高,多提示患儿有细菌性感染。如果患儿出现淋巴细胞计数以及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此时多考虑患儿有流行性感冒,也就是通俗所说的病毒性感冒,另外需要看血常规中红细胞计数以及血红蛋白量。如果患儿血红蛋白量低于90g/L,此时可以诊断为贫血,具体贫血的原因,需要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对于患儿细菌性感染,应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5-7天。如果为病毒性感冒或者流行性感冒,应用中成药,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一般1周左右患儿多可康复痊愈。
邢文军│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
2018/10/17收听(57288)
"血常规中贫血的指标主要是看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细胞比容,其中血红蛋白浓度是最主要的指标。如果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的低值,就认为是有贫血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发现贫血之后,需要观察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这三者可以大体判断贫血的类型。如果三者均降低,为小细胞低色素性的贫血,可以见于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如果三者都是升高的,有可能是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可以给予补充叶酸或者是维生素B12。"
2018/11/05收听(24180)
贫血有很多种类,有小细胞的贫血,如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有大细胞性的贫血。从小细胞贫血分析,除了... 蒋铁斌│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2023/03/21播放(42654)
贫血有很多种类,有小细胞的贫血,如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有大细胞性的贫血。从小细胞贫血分析,除了...
蒋铁斌│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2023/03/21播放(42654)
"血常规化验结果:一、要看白细胞的数量,看白细胞的数量是否在正常范围以内,是增高还是减少,还要看五种类型的白细胞的比例是多少,如淋巴细胞的比例是增高还是降低、中性粒细胞的比例是多少等。二、看完了白细胞以后就看红细胞,要看红细胞的数量是否在正常范围、红细胞压积是否正常、血红蛋白浓度是否正常,同时可以看红细胞的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如果病人红细胞数量减少,红细胞压积降低,同时红细胞平均体积也少,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也减少,就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可能就是缺铁性贫血。三、要看血小板的数量是否在正常范围,如果血小板数量减少,可能就是血小板减少症。如果血数量明显增多,要考虑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2018/12/25收听(86684)
血常规不能看血型。血常规化验是指用机器分析外周血中血细胞的成分,包括白细胞计数、分类以及中性粒... 赵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2/19播放(54744)
血常规不能看血型。血常规化验是指用机器分析外周血中血细胞的成分,包括白细胞计数、分类以及中性粒...
赵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2/19播放(54744)
血常规的报告主要看白细胞、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等等,如果有感染看白细胞,出现感染白细胞会出现明显的增高,中性粒细胞也会出现明显的增高。如果是出血,有贫血的情况,是看血红蛋白,一般出现贫血的状况,会出现血红蛋白<90g/L,这个是属于轻度的贫血。如果有血液系统的疾病,可以看红细胞或者血小板计数,特别是血小板计数,如果血小板明显增高,考虑有多发性的骨髓瘤或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如果白细胞减少,会出现有急性白血病等等症状的出现。
袁庆玲│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2019/01/24收听(74508)
对血常规报告单主要看三个项目,即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具体如下:1、白细胞:... 黄达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07/19播放(42871)
对血常规报告单主要看三个项目,即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具体如下:
1、白细胞:...
黄达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3/07/19播放(42871)
血常规中不包括血糖的项目,血常规中主要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如果出现贫血需要看血常规。如果机体出现一些炎症感染,区别是病毒、细菌、真菌,是需要看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数目的多少与机体的凝血机能障碍有一定关系。血糖的测试是需要到静脉血中,一般是在生化检查中可以看到血糖,也可以单独查静脉血糖。如果是要在生化当中看,生化的项目包括肝脏功能、肾脏功能、血脂以及一些电解质,包括钾、钠、氯、钙、磷、铁等。正常人空腹血糖数值3.9-6.0mmol/L,在生化检查中的血糖基本上都是空腹血糖。
张人玲│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10/13收听(79824)
凝血功能差吃食物和药物可以得到有效的补充。在药物方面比较常见的就是补益药物,比如补中益气汤、四物汤、桂附地黄丸以及当归补血丸,在临床上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的具体辨证分型,以及正确对症治疗下才可以应用。食物方面比较多见,像动物肝脏、鸡蛋、豆浆,这些都富含维生素K,可以补充人体的凝血因子,防止意外出血。另外,也可以多吃蛋白质,如鱼、肉,还有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在饮食和药物上有所纠正之后,适当通过运动的方式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也有利于改善血液的凝血情况。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19/04/11收听(14200)
北京宣武医院 李力卓
播放次数:3.22万
播放次数:4.76万
播放次数:4.71万
播放次数:3.0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