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
肾内科
手机浏览
尿蛋白(+)是指尿常规检查时蛋白定性在0.3-0.5g/L,说明蛋白定性阳性,此时不用太紧张,可以进一步检查,如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特别是第一次晨尿做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如果尿微量白蛋白比尿肌酐的比值明显增高,提示蛋白尿排泄可能增多,此时可进一步做24h尿蛋白定量,如果24h尿蛋白定量>0.15g/天即150mg,则说明有蛋白尿。
如果有蛋白尿,可以去寻找引起蛋白尿的原因,如是否存在各种肾炎,如隐匿性肾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过去是否因糖尿病引起糖尿病肾病早期,是否因高血压导致高血压肾损害等。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监测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监测可以了解蛋白尿的排泄,还可以进一步结合病史,如前驱感染史、糖尿病、高血压病史等,如果蛋白定量较多可结合肾穿刺活检。
分享:
"临床检查尿常规发现尿蛋白(+),首先应该排除生理性原因引起的,比如有过于寒冷的刺激、剧烈运动之后、近期摄入高蛋白饮食以及有体位性蛋白尿的病史,都可以引起生理性的蛋白一过性增高。这种情况建议患者进行尿常规的复查,动态追踪尿蛋白的变化水平,或者进行24h尿蛋白定量检测,如果24h尿蛋白不大于150mg,就不属于蛋白尿的范畴。病理条件下可见于一些疾病引起,比如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或者是其他系统性疾病,比如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或者是妊娠期引起的高血压的肾损害,都可以导致尿中蛋白含量的增高,建议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明确具体原发疾病,然后做好及时的保肾、护肾治疗。"
金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07/26收听(25710)
尿蛋白(++)一般不严重,但不能因为不严重就不进行任何处理,还是要找到尿蛋白(++)的具体原因... 马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11/21播放(25568)
尿蛋白(++)一般不严重,但不能因为不严重就不进行任何处理,还是要找到尿蛋白(++)的具体原因...
马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11/21播放(25568)
尿蛋白定性(++)是否严重,主要根据引起蛋尿白的原发病以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情况进行判断。尿... 杨彦芳│中日友好医院 2023/12/02播放(97866)
尿蛋白定性(++)是否严重,主要根据引起蛋尿白的原发病以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情况进行判断。尿...
杨彦芳│中日友好医院
2023/12/02播放(97866)
尿蛋白质2+即尿蛋白(++),是否严重取... 韩毅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12/25播放(41956)
尿蛋白质2+即尿蛋白(++),是否严重取...
韩毅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12/25播放(41956)
尿蛋白(+-)是查尿常规的一次尿流结果,尿蛋白(+-)表明可能存在尿液检查异常,分为生理性、病... 冯哲│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10/26播放(53762)
尿蛋白(+-)是查尿常规的一次尿流结果,尿蛋白(+-)表明可能存在尿液检查异常,分为生理性、病...
冯哲│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10/26播放(53762)
"尿蛋白从临床上讲,包括病理性尿蛋白可以导致尿蛋白阳性。原因归纳为肾小球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组织性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可以导致尿蛋白阳性,指泌尿系统没有器质性病变,由于各种体内的环境因素,对正常机体的影响所导致的蛋白尿含量的增多。其他的因素导致的蛋白尿,比如偶尔的一次性蛋白尿,都是影响尿液不正常的原因,具体还要结合临床的检查,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合理的治疗用药。"
张大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18/06/27收听(104)
"尿蛋白质弱阳性并不能够代表肾脏出现器质性的问题,要综合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有没有糖尿病或高血压、有没有眼睑双下肢的水肿、有没有关节痛等等这些情况,留尿的时候有没有高热、剧烈活动等等。如果是体检发现尿蛋白弱阳性,建议排除高热、剧烈运动,女性病人排除月经期及月经前后再去肾内科门诊复查,要清洁的中段尿的尿常规,看一下尿蛋白的情况。建议除了尿常规的检查以外,再做尿微量白蛋白或微量白蛋白比肌酐比值的检查,如果是不放心可以做肾功能以及泌尿系彩超的检查,可以综合评估肾脏的状态。假使复查还是尿蛋白弱阳性的话,也暂时不用太担心,这个量的蛋白尿可门诊定期复查,并不代表肾脏出现很严重的病变。"
赵世莉│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2020/07/15收听(39516)
尿中蛋白质(+)不一定是肾病,尽管尿中蛋白(+)可能是由于肾脏损害而造成,但是需要排除特殊情况... 彭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2023/06/28播放(32980)
尿中蛋白质(+)不一定是肾病,尽管尿中蛋白(+)可能是由于肾脏损害而造成,但是需要排除特殊情况...
彭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2023/06/28播放(32980)
"尿蛋白质弱阳性,提示尿中有蛋白质,但量较少,可以进一步通过24hUP定量明确诊断。可以见于原发性肾脏疾病及继发性肾脏疾病,如果为原发性肾脏疾病引起的,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如果为继发性肾脏疾病引起的,如高血压性肾损害、糖尿病肾病、多发性骨髓瘤、淀粉样变性、紫癜性肾炎等。这时需要进一步排查肝功能、离子检验、肾功能、病毒血清学、肿瘤标志物、泌尿系彩超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待原发病治疗好转,尿蛋白也可转阴。"
李伟│泰安市中心医院
2019/06/26收听(33980)
尿液出现蛋白质(++)并不是特别严重,有可能是由于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引起的。需要进一步的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内生肌酐清除率、尿培养、尿渗透压、尿微量蛋白这些检查进一步评估。如果是慢性肾盂肾炎,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比如呋喃妥因片、磺胺嘧啶片持续口服治疗2-3周,慢性肾盂肾炎就能得到有效控制,尿液的蛋白质会慢慢消失。如果通过检查明确是存在肾小球肾炎或者是肾病综合征引起的蛋白尿,就需要选择免疫抑制剂,比如泼尼松片、雷公藤片持续口服治疗至少三个月,才能够有效消除尿液当中的蛋白质。平时饮食应以优质、低蛋白饮食为主,多吃动物蛋白,少吃植物蛋白。
张骁│杭州市中医院
2020/08/25收听(35614)
"尿蛋白一个加号怎么治疗,要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蛋白增加,像尿路感染可引起引起有尿蛋白升高,肾病也可以引起尿蛋白升高。蛋白尿包括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两种情况,生理性的蛋白尿,尿蛋白升高一般的是发烧、紧张或者是剧烈运动,都可以引起一过性的蛋白。这种情况都是年轻病人,一般是青少年出现,所以度过这个时期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如果是病理性的,像尿路感染,抗感染治疗就行了。如果是肾病引起的蛋白尿,那就是有可能是大量蛋白尿了,肾病综合征、肾小管性的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都可以引起。所以先看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蛋白尿,才能对症治疗。"
于庆飞│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2019/06/17收听(15814)
"血液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形成原尿,再通过肾小管重吸收最终形成尿液。血液中的蛋白质通过肾小管滤过后,大多数被肾小管重吸收,所以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是极低的,一般24小时内的尿液含尿蛋白小于0.15克,若大于0.15克则称之为蛋白尿。蛋白尿的来源有以下2类:1、生理性蛋白尿,多见于发热、应激、剧烈运动后或者体位性的蛋白尿,这些蛋白尿的情况一般是一过性的,可以恢复,对肾脏没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不必过于担心。2、对于病理性蛋白尿,多见于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对肾脏功能有明显损伤,需及时就诊。"
徐璐│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2019/12/02收听(41830)
尿蛋白(-)是指尿中的蛋白并不超标,通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肾功能正常:病人的... 马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5/12播放(37901)
尿蛋白(-)是指尿中的蛋白并不超标,通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肾功能正常:病人的...
2023/05/12播放(37901)
"尿蛋白检查为(+-),意思是尿液检查中有微量的蛋白尿,其可能的原因是以下几点:1、生理原因包括剧烈运动、发热、寒战、长期的直立等,可以使尿蛋白出现(+-),通过休息以及去除这些因素后尿常规恢复正常。2、尿液受到阴道分泌物、前列腺液等的污染,也会出现尿蛋白呈(+-),需要进行中段尿明确有无蛋白尿。如果经过复查后蛋白质消失,就不需要进行处理。3、病理因素,一些肾小球疾病的早期,也可以呈现尿蛋白呈(+-),需要进行的观察,同时要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测定,一旦明确是肾小球的疾病,就要给予合适的治疗。"
智淑清│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020/12/14收听(90604)
"如果患者出现了蛋白尿,而尿蛋白定量比较少,可以用降低尿蛋白的药物,比如培哚普利、缬沙坦胶囊、黄葵胶囊等。如果尿蛋白定量比较多,需要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蛋白量比较少主要是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1克以下,尿中的尿蛋白定性在两个加号以下,这种情况可以用比较缓和的药物来降低尿蛋白,比较常用的药物上面已经提到。如果尿蛋白定量进一步增多,对于肾脏的损伤会进一步加重,所以需要积极的给予干预治疗。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1克以上,尤其在1.5克以上,需要短期的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来治疗,比如强的松、甲强龙、环磷酰胺。如果24小时尿蛋白定量已经达到了3.5克以上,达到了肾病综合征的标准,这时候的治疗应该更加积极。"
韩正斌│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9/07/23收听(17716)
尿蛋白高或者尿蛋白阳性,往往提示肾小管、肾实质、肾小球可能存在相应疾病。正常情况下,尿液里的蛋... 高宛生│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1/14播放(92754)
尿蛋白高或者尿蛋白阳性,往往提示肾小管、肾实质、肾小球可能存在相应疾病。正常情况下,尿液里的蛋...
高宛生│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1/14播放(92754)
尿蛋白质+-指的是尿中出现了少量蛋白,通常是肾脏或其它原因导致。具体 马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11/20播放(44738)
2023/11/20播放(44738)
"尿蛋白质(+),说明在化验尿中有蛋白尿,(+)是一种定性检查的方式,不是定量检查。这种情况要考虑有肾炎、肾盂肾炎等,应该做24hUP测定,可以清楚的评估尿总蛋白尿的量,评估蛋白尿的严重程度。应该做肾功能检查,以及肾脏的彩超检查,可以做出蛋白尿的初步原因。泌尿道感染也会导致蛋白尿,最常见的是肾炎,要对肾炎进行有效的治疗,才可以将尿中蛋白尿变为阴性。"
荣建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2019/08/23收听(99856)
"正常的尿常规中蛋白质是阴性,如果一个人尿常规中蛋白质(+),有可能存在以下的问题,如下:第一、尿液浓缩,正常的尿液中存在蛋白质,当喝水比较少,尿液浓缩的时候,蛋白质也被浓缩,出现(+)的现象。恢复正常的尿液浓度以后,蛋白质(+)就会消失。第二、剧烈活动、劳累、酗酒、女性的特殊时期,或者某些疾病造成的体温升高,可以造成尿常规中蛋白质(+)。当恢复了正常状态以后,尿常规中蛋白质(+)就会变为阴性。第三、排除了以上情况就说明可能肾脏出现了问题,需要进一步做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测定。当以白蛋白为主的时候说明以肾小球损害为主,肾脏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机械屏障和电荷屏障出现损害而出现蛋白质的增加。当以非白蛋白为主说明是非肾脏肾小球的损害,有可能是肾小管、肾间质或者机体其他系统异常,造成的肾脏继发性损害。"
2021/02/07收听(87984)
"尿蛋白质低说明是正常的状况,正常情况下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较低,如果出现尿蛋白升高,则说明是异常,可能患有肾病、肾后性梗阻,或者存在有肾小管的疾病。正常情况下进行尿液检测时,尿蛋白正常值为阴性,没有一个正常的下限值,如仅检测出微量、少量,或者未检出都是阴性的结果。所以尿蛋白质低,说明是一种正常的情况,没有产生相关的肾脏等疾病。如果进行尿蛋白定量检测,正常值小于40mg\/24h,没有一个正常的下限值,只要小于40mg\/24小时都属于正常的范围,无需进行任何治疗。只有尿液蛋白质高,才提示有相关的肾脏或者肾后性的泌尿系统问题。但如果尿液蛋白质低或者未检出,都是一种正常的情况。"
王海龙│宝鸡市中医院
2019/08/15收听(37816)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