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手机浏览
开车时耳朵闷,常通过以下几种方法缓解:
1、Valsalva运动:在开车前或在开车过程中,可经常做吞咽动作,或进行捏鼻、闭嘴、鼓气,也称为Valsalva运动。上述动作可以使咽鼓管被迫开放,同时可使中耳内压力达到平衡,缓解耳朵闷的症状。也可以在行驶过程中多做吞咽动作,或间断喝水,可以使咽鼓管功能改善,维持咽鼓管正常功能状态,使咽鼓管通畅,可以避免耳朵闷、堵的感觉;
2、冲洗鼻腔:如果要预防耳朵闷、堵,在行驶前,可以用鼻喷激素或盐水、生理盐水、生理海水冲洗、喷鼻腔,可保障咽鼓管尽量维持在正常生理状态,避免发生耳朵闷的现象。
开车时,特别是长时间在密闭环境下驾驶车辆,或在海拔高地区如高原地带驾驶车辆,可能出现耳朵闷的感觉。为缓解上述症状,应先了解引起耳朵闷的原因,常由咽鼓管功能紊乱、咽鼓管功能障碍造成咽鼓管不通,从而引起耳朵闷。特别是在高原或海拔高的地方,由于气压变化,较易出现咽鼓管功能障碍,从而引起耳朵闷的感觉。
分享:
"开车耳朵闷这种情况主要见于两种疾病:1、有的患者,比如开车开太快,导致外面的气压气流过大耳朵内部的气压过小,咽鼓管功能不能及时的调节,这种情况有可能出现耳朵负压的表现。这个情况建议患者可以捏鼻子鼓气,看能不能缓解,如果不能缓解,就需要去耳科门诊查看鼓膜的表现,做纯音听阈和声导抗检查,看有没有鼓室积液等;2、有的患者可能有疲劳驾驶紧张、上火等诱发的神经性耳聋,神经性耳聋的患者也可出现耳闷堵感。这种情况需要去耳鼻喉科做纯音听阈和声导抗检查确诊。如果是神经性耳聋,建议用营养神经扩血管的药物,同时联合激素等对症治疗,建议患者多注意休息,避免疲劳操作等。"
石彬│北部战区总医院
2019/05/16收听(68866)
"开车时耳朵闷塞需要尽早到医院就诊检查,要通过专科检查综合分析耳朵闷塞的病因,采取治疗,具体如下:1、只是存在耳道内耵聍团块堵塞:可以通过对耳道的及时清理,迅速改善耳朵闷的症状、感受。2、因为呼吸道炎症、感染性病因引起分泌性中耳炎:会出现耳闷、耳堵感、听力下降,甚至耳鸣的症状,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用激素类鼻喷药物,比如糠酸莫米松鼻喷剂等,可以进一步短期使用血管收缩剂类药物,比如盐酸羟甲唑啉鼻喷剂等,同时酌情联合使用抗感染、抗过敏药物,可帮助改善分泌性中耳炎引起的耳朵闷塞感受。3、发生突发性耳聋:通过听力学功能的检查可以帮助明确诊断,需要进一步使用能够帮助改善内耳微循环、营养神经类的药物,比如银杏叶片、甲钴胺片等,必要时还可能需要输液治疗。"
滕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1/06/23收听(34876)
"耳朵闷在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咽鼓管功能异常导致多因为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堵塞住咽鼓管咽口,而导致中耳腔内负压状态,而耳闷比较的明显。治疗首先要针对鼻咽腔填塞的症状用药,比如用喷鼻子药物辅舒良或者雷诺考特,可以配合吃鼻炎药物苍耳子鼻炎滴丸或者鼻炎宁胶囊。如果耳闷是因为中耳炎或者神经性耳聋导致,也要对症治疗,比如中耳炎需要考虑吃头孢类的消炎药,头孢拉定胶囊;神经性耳聋就可以使用营养神经药物比如甲钴胺片、银杏叶片等。"
白晓明│日照市中医医院
2018/12/03收听(66100)
"中耳炎导致的临床上比较多见的疾病,就是分泌性中耳炎,导致患者鼓室内出现负压,负压进一步加重可能出现鼓室内积液,因为鼓室内存在积液,导致患者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耳朵里面闷堵感。临床上这种疾病大部分继发于患者上呼吸道感染、鼻炎等临床疾病,检查的时候大多数能看到鼓室内有气液平、鼓室内有气泡、鼓膜内陷、鼓膜标志不清楚等临床表现。对这种疾病临床治疗,主要分以下的方案,可以应用鼻喷激素,改善咽鼓管咽口的开放,促进的积液排出来,可以口服黏液促排剂,促进积液排除,从而缓解耳闷。另外,也可以短期应用抗生素,必要的时候可以短期口服激素等。"
2019/05/21收听(95606)
"如果觉得耳朵闷,同时出现头晕的情况,很有可能得了分泌性中耳炎,耳朵闷常常是由于中耳腔里面有积液形成所引发。如果想要确诊,可以到医院查声导抗。如果提示B型曲线,很有可能是分泌性中耳炎。建议患者积极的进行消炎对症治疗,可以考虑静滴头孢唑林钠注射液,再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患者中耳腔里面的积液向外排出,炎症消退之后患者头晕的情况也会有一定的改善。建议患者平时多锻炼身体,避免出现中耳炎的情况。如果症状依然不见好转,可以考虑到医院进一步就诊,必要的时候可以拍头部的CT,排除头颅的其它的病变。"
刘滢│北部战区总医院
2019/12/09收听(41898)
耳朵闷胀多由于咽鼓管不通或部分堵塞引起,因此凡是导致上述情况的均可引起,常见的原因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及鼻腔内息肉、鼻咽癌、腺样体肥大等。因此首先需查明原因,对症治疗。如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时需鼻腔1%呋麻滴鼻液,以及抗生素,如头孢丙烯,必要时穿刺抽液。如果属于机械阻塞,除鼻咽癌外均需手术治疗,如腺样体刮除术及鼻息肉切除术等,鼻咽癌需放射治疗。因此需区分对待才能收到效果。
张道俊│淮北矿工总医院
2019/05/09收听(26630)
耳朵闷是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的症状,比如急性中耳炎、急性渗出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还有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等,有了耳朵闷后或多或少可能都会影响到听力,有耳朵闷以后最好不要在家等着它自己好,要到医院就诊明确引起耳朵闷的原因,尤其是有突发性耳聋等疾病。如果引起耳朵闷,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有一些中耳炎的早期出现耳朵闷的情况,尽早治疗可能耳朵的鼓膜就不会穿孔,也不会由于治疗耽误了之后迁延成慢性的中耳炎。
宋海涛│北京医院
2020/03/20收听(82274)
"耳闷首先要进行就诊,看看具体是什么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耳闷是由于外道的堵塞引起的,比如耵聍栓塞,外耳道异物的栓塞,或者是一块大的耵聍皮屑贴在鼓膜上面,导致耳闷的感觉。对于这些情况,比如耵聍栓塞或者异物,可以取出,对于大的耵聍皮屑贴在鼓膜上面,可以不处置,可以观察,等待它自行的脱落是可以的,或者用吸引器把皮屑吸出也是可以的。第二、是否有其他原因引起了耳闷,比如咽鼓管堵塞,比如有上呼吸道感的时候,还有一些其他的疾病,比如耳硬化症等。所以耳闷不能指望自己好,首先要判断病情,有些病情需要积极处理,必须进行积极的处置,有些病情不需要,可以暂时观察,或者等待自行恢复。"
邓邦鱼│苏州市立医院
2018/06/01收听(73194)
"患者出现耳朵闷的症状、感受,少部分情况下有可能会自行好转,常常和内耳微循环供血不足等因素有关,出现短暂的耳朵闷塞感,甚至耳鸣的症状。也有很多患者可能会持续会出现耳朵闷塞的症状、感受,会有多方面疾病因素的影响,需要注意对耳部进行进一步详细检查。如果患者耳道内存在较大的耵聍团块,就可以通过清理耵聍,改善闷塞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病情,就往往需要通过使用激素类鼻喷药物以及口服抗感染、抗过敏药物来治疗、改善,比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头孢克洛缓释片、氯雷他定片等等。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发生突发性耳聋的情况,就往往需要进一步使用金纳多、弥可保等等能够帮助改善内耳微循环、营养神经类的药物治疗,还常常需要联合使用激素类药物。"
2021/05/28收听(76026)
"耳鸣原因有很多:第一、外耳道炎症可以引起,这种情况多由反复耳朵感染引起的,外耳道炎性疾病,可以引起耳闷的情况。第二、突发性耳聋可引起耳闷,就是内耳的功能不好,缺血缺氧导致的,听力下降伴有耳鸣、耳闷的症状,这种情况也需要及时的用药。第三、中耳的炎症,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都可以引起耳闷的情况。第四、感冒引起中耳炎也会出现这种耳闷的情况。第五、是外伤,外伤导致损伤鼓膜,听小骨损伤,内耳的损伤情况,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具体鉴别。"
李新平│鲁南眼科医院
2019/05/20收听(50138)
"患者耳朵出现闷胀感,主要考虑是急慢性的中耳炎。由于患者中耳腔内有积液形成,当患者躺下的时候,可能积液平均的分布在中耳腔内,所以患者可能觉得耳朵闷胀感会有所减轻。在治疗方面一定要积极的消炎促排,避免长期的中耳炎影响患者工作生活,在治疗方面,患者可以口服头孢地尼分散片或者是头孢地尼胶囊。同时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中耳腔内的积液向外排出。如果用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好,可以考虑行鼓膜穿刺抽液术,更严重的话可以考虑鼓膜置管,这样能够将中耳腔内的积液彻底的相关排出,积极治疗之后,患者的病情应该就会有明显的好转。"
2019/08/26收听(91148)
耳朵闷是否可自愈,分如下几种情况:
1、耵聍栓塞,这种情况耳闷不会缓解,需要到医院...
申金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3/23播放(82192)
"耳朵发闷有两种情况:一、是神经性的听力下降,会伴有耳鸣、耳闷症状,需要营养神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治疗。从检查上观察耳朵的鼓膜、耳道未发现明显改变。二、是中耳炎等耳道及中耳腔炎性疾病导致耳朵发闷,需要抗炎治疗同时配合使用黏液促排剂,促使中耳腔积液能够顺利地排出。若长时间积液储留,会形成粘连性的中耳炎,影响听力。这时需进行鼓膜穿刺抽液和中耳腔注药术,若治疗效果不佳,需要鼓膜置管,使中耳腔的积液能够顺利地排出。"
孟庆超│北部战区总医院
2019/05/09收听(24840)
耳朵闷在临床上常见于以下两种原因:第一、神经性耳鸣。神经性耳鸣的患者会有耳闷、耳朵常有蜂鸣声及机器轰隆声等症状,其主要的原因是着急、熬夜、上火后,引起内耳内听动脉供血不足,继而出现耳朵发闷的症状。此种情况需予以改善内耳供血和神经营养的治疗。第二、耳朵闷常与感冒和鼻炎有关。当感冒或鼻炎后会引起耳咽鼓管黏膜肿胀,继而会引起中耳腔负压、鼓膜内陷,继而产生耳闷的症状。所以当患者出现耳朵闷的症状时,需及时到医院行电测听、声阻抗的检查,来区分是中耳炎鼓膜内陷,还是神经性耳鸣所引起的耳朵闷。
张佰君│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
2019/05/22收听(63800)
"突然觉得耳朵很闷,有可能是咽鼓管功能障碍所致,如所在地理位置比较高,有压差问题,是否有些受凉,如急性鼻炎、咽腔有些炎症,咽鼓管周围有些炎症,使咽鼓管周围黏膜,或黏膜下产生充血水肿胀,使咽鼓管功能受障碍。因为中耳压力,由咽鼓管来维持,当咽鼓管功能障碍时,进入中耳气体会变少,中耳内气体被吸收会产生内陷,这时会感到耳闷。如果突然觉得耳闷,可捏着鼻子鼓气,可能耳闷就会改善。"
霍亚平│郑州颐和医院
2019/06/17收听(64370)
"耳朵闷在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是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内陷。其主要的病因是由于患者患有慢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等,引起咽鼓管黏膜充血、水肿,继而导致咽鼓管黏膜开放关闭不全,导致中耳腔负压,鼓膜内陷,产生耳闷、听力下降的症状。此时需要积极的抗鼻炎、扁桃体炎和腺样体肥大治疗,可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每日2次雾化吸入,同时口服抗炎药物,如头孢氨苄片、阿莫西林等对症治疗一周。在治疗的同时可以配合欧龙马、切诺等,促进咽鼓管黏膜开放,促进中耳腔的积液排出。经过以上的治疗,在3周左右耳朵闷的症状可以逐渐缓解。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以捏鼻鼓气,每日2次,促进咽鼓管开放。"
2019/06/22收听(40364)
"在潜水之后患者的耳朵很可能会出现充血的情况,一般是由于气压的影响,患者耳朵发炎之后有可能会出现耳朵闷胀感。在治疗方面患者可以在耳朵里面滴用环丙沙星滴耳液,或者氧氟沙星滴耳液进行消炎,每天最好滴用2-3次,能够有效起到抗炎消肿的作用,同时患者也可以口服抗生素进行消炎,比如罗红霉素分散片、左氧氟沙星胶囊或者头孢地尼分散片,用药之前需要明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避免发生过敏反应。积极处理之后患者的病情一定会有明显的好转,在治疗期间患者尽量不要再次潜水或者坐飞机,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尽量保持耳道的清洁和避免进水。"
2019/09/16收听(68562)
"感冒后耳朵有堵塞、闷,这样的情况主要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出现卡他性中耳炎的并发症。适当可以服用对症治疗的药物,比如维C银翘片、复方氨咖黄敏糖浆、感冒胶囊、复方感冒灵等对症治疗,缓解上呼吸道黏膜的充血、水肿状态。可以使用抗炎的滴耳油,比如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新霉素等滴耳油,点滴耳道的黏膜。必要时可以使用双氧水清洗耳道内黏膜。抗病原体治疗,比如抗细菌可以选择使用甲硝唑、阿奇霉素、克林霉素或者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
李红冬│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2018/12/25收听(95248)
早上起来患者耳朵有闷塞感,很可能是患者在睡觉时压住了一侧耳朵,导致患者中耳腔内的压力发生了改变。患者可以自己练习捏鼻鼓气,调整中耳腔内的压力。如果依然没有好转,可以自己反复的揉搓耳廓周围,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处理之后如果患者的病情不见好转,最好到医院进一步的检查,明确患者耳道里面具体的情况。可以完善耳内镜检查,明确患者耳朵里面是不是有大量的耵聍存在。也可以完善纯音测听还有声导抗,明确患者中耳腔内的压力。积极处理明确诊断之后再考虑进一步的治疗,如果是耵聍存在,一定要将大量的耵聍取出。如果是由于中耳腔内气压发生了改变,患者可以试着行咽鼓管吹张术。
2019/09/06收听(95042)
睡觉起来后出现耳朵闷堵,需到医院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如下:
1、耳镜:观察外耳道内是...
王琳│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10/20播放(84876)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
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