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疼痛科
手机浏览
患者可通过临床表现,自我判断是否出现神经性低热。此病通常会出现不规则发烧,体温往往在37.5-38°C,可伴有面部潮红、心跳加速,甚至阵发性出汗 、手抖等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
另外神经性低热好发于体质较弱的患者,若同时排除肺炎等感染性的疾病,即可判断是神经性低热。此病通常是功能性疾病,患者通过积极地对症处理,调整虚弱的身体,可以较快地恢复。
分享:
"神经性低热的诊断必须要排除一些器质性疾病导致的低热,比如炎症感染性疾病或者是结核病、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等,这些低热就不属于神经性低热。而如果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疾病,在低热的同时会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例如面色潮红、手抖、心烦意乱、腹胀、失眠、心动过速,还有反酸、呃逆等情况,就有可能是由于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神经性低热。神经性低热通常体温大约在37.5-38℃之间,神经性低热的患者有可能体温升高并不是持续的,可以是间断的升高。"
聂志扬│北京医院
2019/12/19收听(29052)
"神经性低热需要明确是否低热,需要符合低热的范围,低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但在38℃以下。神经性低热是指神经系统病变,或者功能紊乱时造成的低热现象,需要排除各种其他系统病变所造成的低热,常见于各种神经系统感染以后,或者植物神经功能系统紊乱的情况下。神经系统感染包括病毒感染、结核杆菌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隐球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多种原因,需要到医院寻求神经内科医生和感染科医生的帮助,通过相应的检查来明确诊断,例如做腰椎穿刺、头部增强磁共振成像以及抽血化验等。"
陈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020/04/11收听(21674)
"神经性低热患者在发病以后患者会出现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出现手抖或者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失眠、腹胀等多种症状。神经性发热的患者因为体质虚弱、患病时间比较久,所以身体抵抗力会有所下降,所以要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营养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就能够有效的提高身体健康。有反酸、呃逆等情况,就有可能是由于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神经性低热。神经性低热通常体温大约在37.5-38℃之间,神经性低热的患者有可能体温升高并不是持续,可以是间断升高。患者应该及时的就医,避免由于病情的拖延加重病情。"
曲延民│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0/02/09收听(21692)
"高热、低热的区分可以通过测量腋下体温来进行,正常的腋下体温在36.3-37.2℃,而低热是体温为37.4-38℃;中度发热的腋下体温为38.1-39℃;高热的腋下体温为39.1-41℃。而如果体温超过41℃以上,就是属于超高热,这时候就非常危险,容易诱发中枢神经兴奋,出现抽搐等异常情况甚至造成各脏器的衰竭。一般日常低烧临床不适症状也比较轻,只要进行降温就行,如果体温超过38.5℃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药物进行降温,主要就是为了预防出现高热、超高热的情况出现。"
苗微微│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0/02/10收听(39170)
"神经梅毒的诊断需通过临床症状、病史和脑脊液检查等,具体如下:1、神经梅毒的临床症状可以分为实质性神经梅毒、间质性神经梅毒和无症状的神经梅毒,患者多在感染病原体后3-20年发病;2、脑脊液检查主要用于诊断神经梅毒,包括细胞计数、蛋白量,还有VDRL试验和胶体金检测等。脑脊液VDRL试验是脑脊液中的标准血清方法,阳性者应该考虑为神经性梅毒,会出现白细胞、蛋白质数值的明显升高。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反复复发、血清固定现象或者血清滴度始终不能转阴,都需要检查脑脊液以排除神经梅毒。"
崔琳静│淮北市人民医院
2019/04/30收听(94986)
不管是头疼、肋间神经疼、肢体的疼痛,都可以出现神经性的头痛。神经性头痛的感觉和别的疼痛不太一样... 唐胜南│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5/19播放(28133)
不管是头疼、肋间神经疼、肢体的疼痛,都可以出现神经性的头痛。神经性头痛的感觉和别的疼痛不太一样...
唐胜南│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3/05/19播放(28133)
"神经性疼痛有特定的症状和性质,一般神经性的疼痛主要以牵扯样、触电样、放电样的疼痛为主,疼痛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有时为数秒钟或者在一分钟左右。疼痛严重时,会有恶心、呕吐,甚至影响睡眠,还表现为不能触摸皮肤,如果触摸皮肤,会使疼痛加重,要进行脑电图的检查,来排除癫痫波引起的不典型癫痫发作的情况。神经性的疼痛都有特定的病因,比如有带状疱疹病史或者有颈椎病、长期颈部一个姿势、肌肉紧张等情况。"
邓天玲│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
2021/06/16收听(82236)
判断神经性梅毒,首先要明确患者既往感染梅毒,在血清学检测方面TPPA阳性,RPR也同时存在,这... 陈亦洋│长春市传染病医院 2023/09/10播放(64414)
判断神经性梅毒,首先要明确患者既往感染梅毒,在血清学检测方面TPPA阳性,RPR也同时存在,这...
陈亦洋│长春市传染病医院
2023/09/10播放(64414)
"首先如果患者确诊有梅毒,还要建议患者行脑脊液检查以及CT、磁共振等。首先目前在临床上很多患者其实属于无症状神经梅毒的患者,患者仅仅有脑脊液方面的异常,但是并没有外在的临床症状表现。而对于有些有外在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的梅毒患者而言,除了要进行脑脊液方面的检查,还需要进行CT以及颅脑磁共振的检查。很多神经梅毒的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甚至精神、情感,还有行为方面的明显异常,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脑梗死或者偏瘫等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
闫素│日照市中医医院
2019/05/11收听(51028)
有许多种疾病会引起低烧,发烧是一种症状,比如风湿、结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会引起持续低烧的情况。长期的心理紧张、情绪不稳定,也会引起体温中枢紊乱,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热。身体任何问题出现的时候,都可以引起持续的低烧,低烧的原因可以通过平时的血、尿、大便等常规检查可以查出来;还有的情况是这些检查都正常,需要通过细菌培养才能发现。如果是不明原因的低烧,不能乱用药。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应之一,低热的病人服用退烧药物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滥用退烧药会有导致白细胞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危险,所以体温在38℃以上的时候,才考虑应用退烧药物。持续性的低热,如果一直查不到原因,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全面的体检。同时需要排除恶性肿瘤早期,或者是感染早期的症状,这些症状也会引起低烧的情况。
张艳凯│开封市中心医院
2018/05/09收听(90310)
"正常成年人体温是36-37℃,临床上把体温达到或超过37.3℃称为发热,根据发热的程度又分为低热、中热、高热和超高热,低热是指体温在37.3-38℃。中热是指体温在38.1-39℃,高热时体温在39.1-40℃,超高热体温在41℃以上。发热时体温随时间在变化,所以发热的病人每天最好测四次体温,记录成体温曲线。在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可以帮助医生从体温的趋势上判断发热的原因。"
王西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8/18收听(34582)
"低热的范围,在临床是指腋下体温在37.1-38℃之间。引起低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感染性原因,像肺结核、慢性胆道感染、慢性肾盂肾炎以及慢性盆腔炎,都会引起长期低热的表现。非感染性的原因,像自身免疫性的疾病,有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血液病、恶性肿瘤、药物热也都会出现低热的症状。在低热的治疗上建议不需要服用非甾体类的解热镇痛药,只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如果有低热导致不舒服的症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措施来缓解症状,最重要的是对低热的原因进行积极治疗。"
邱铭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七六医院
2019/10/24收听(76350)
耳鸣如果排除器质性,耳朵内长肿瘤或者是由于血栓堵塞引起的耳鸣,其余的耳鸣都是神经性耳鸣或者是肾虚。肾虚是中医的理论,中医认为肾虚一般是指中医上肾气亏虚导致的耳鸣,可以使用中草药补肾益气,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但是在西医认为是神经性耳鸣,是由于内耳循环、情绪精神以及耳神经受刺激所引起的耳鸣症状,所以神经性耳鸣和肾虚只是西医和中医两种不同理论。但是治疗的方法都是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调节情绪,治疗的方法以及目的都是一致的。
王琳│河南省人民医院
2020/05/08收听(61828)
耳鸣只是症状,如果患者感觉到耳朵鸣响,声音可以很大,类似火车轰隆样,也可以像蚊子叫样。但西医诊... 马小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3/08/27播放(73968)
耳鸣只是症状,如果患者感觉到耳朵鸣响,声音可以很大,类似火车轰隆样,也可以像蚊子叫样。但西医诊...
马小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3/08/27播放(73968)
判断耳鸣是神经性的或者是肾虚导致,需要做肾功能检查,以及肾部彩超的检查。如果肾功和肾脏彩超有异常,这个耳鸣是由于肾虚所引起的,否则耳鸣可能和神经性有关系。神经性耳鸣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该病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明确,目前主要认为是由耳蜗听神经以及听觉中枢进入病变或者功能异常所引起,基本的病因有感音性耳鸣、周围神经性耳鸣、中枢神经性耳鸣等,诱发因素有噪音刺激、精神心理因素、精神压力大、疲劳以及不良的情绪等可诱发耳鸣。
2020/07/02收听(52526)
儿童测量体温只是低烧,先观察状态,如果精神状态较好,没有不舒服,可以不吃退烧药,观察监测体温,... 罗淑娟│湖南省儿童医院 2023/05/23播放(60632)
儿童测量体温只是低烧,先观察状态,如果精神状态较好,没有不舒服,可以不吃退烧药,观察监测体温,...
罗淑娟│湖南省儿童医院
2023/05/23播放(60632)
"低热是指体温波动在36.4-37℃之间,临床上可分为生理性低热和病理性低热两种情况。生理性低热多见于成人,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饱食或者运动后出现,去除诱因后病人的体温会恢复正常。病理性低热多见于细菌、病毒感染,严重的大手术,术后严重的创伤或者输血反应后,此外慢性血液系统疾病或者恶性肿瘤系统疾病的晚期也可以出现低热。因此低热临床上分为生理性低热和病理性低热两种情况,要仔细的鉴别并加以区分,然后对症治疗。"
赵海潇│大庆龙南医院
2019/12/02收听(74596)
"低热是指机体腋下体温在37.3-38℃之间,临床上规定的发热是指人体腋下体温超过37.3℃,按发热体温的高低将发热分为四个级别,即37.3-38℃是低热,38.1-39℃是中等度热,39.1-41℃是高热,41℃以上是超高热。发热是常见的一种症状,引起发热的原因有很多种,临床上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以感染性发热最为多见。机体发热体温在38.5℃以下时无需应用药物缓解症状,只需要适当行物理方法降温即可,如温水擦浴、酒精擦浴、洗热水澡、敷冰袋等。当机体发热体温超过38.5℃时,单纯物理方法很难有效缓解发热症状,必须及时应用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与此同时也要积极查找发热的原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康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0/10/20收听(44386)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低热只是一个症状,如果宝宝总是低热,就要及时寻找低热的原因,因为引起低热的常见原因,主要是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宝宝低热比较常见,另外还有其他少见的因素,就非感染因素造成的宝宝低热,感染因素造成的低热,主要是常见的有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霉菌、寄生虫这些微生物感染可以造成宝宝总是低热。另外其他非感染因素造成的,比较说是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还有结缔组织疾病,比如风湿热,还有其他恶性肿瘤也可以造成宝宝总是低热,所以宝宝如果总是低热,要及时查明孩子低热的原因。另外,注意观察宝宝低热的时候,有没有出现咳嗽、咳痰、咳血,有没有出现皮疹,另外注意观察宝宝低烧的时候有没有出现大小便的异常,还要观察宝宝低烧的时候有没有出现四肢关节的红肿。总之,宝宝出现低热,我们要及时去医院查明病因,采取对因治疗。"
周小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4/26收听(11910)
"引起低热的原因很多,有感染的原因、非感染性因素、功能性原因,具体如下:1、感染性原因:最常见的就是由于一些感染的原因导致,例如有结核病的患者,还有一些病毒性肝炎的患者,都有可能会出现长期低热的情况。2、非感染性因素:要考虑一些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低热,最常见的就是由于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以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导致,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者红斑狼疮,都有可能会导致出现低热的情况。此外,血液系统疾病以及一些恶性肿瘤,也有可能会引起非感染性低热。3、功能性低热:除了这些病理性因素导致的低热之外,还有一些患者可能是一种功能性低热,例如有一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者由于夏季气温太高所引起的功能性低热。"
2021/05/25收听(83682)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