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
心脏内科
手机浏览
心跳呼吸骤停如果发生在院外,当发现患者倒地时,要先呼叫患者判断意识、呼吸是否存在,之后要判断大动脉搏动是否存在,可以使用颈动脉或者是股动脉搏动来判别,但不能用桡动脉搏动来判别。
如果发现患者意识、呼吸、心跳丧失,就判断为心跳呼吸骤停,要立即启动心外按压,并同时由旁观者去呼叫急救,心外按压注意事项如下:
1、按压部位是在胸骨的中下1/3处、按压深度在4-6cm、按压的频率在100-120次/分;
2、每做30次按压要进行2次畅通气道,要捏住患者的鼻孔、包住嘴唇做2次深吹气,吹气时既不能过深,也不能过浅;
3、连续做上述措施5次循环之后,就需要等待急救车的到来。如果发现患者存在室颤,就要及时地除颤,同时要建立静脉通道。
分享:
心脏呼吸骤停发生以后,需要迅速做的抢救措施具体如下:1、院外:应当在持续进行心外... 康云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3/09播放(90990)
心脏呼吸骤停发生以后,需要迅速做的抢救措施具体如下:
1、院外:应当在持续进行心外...
康云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3/09播放(90990)
"心跳、呼吸骤停抢救治疗时,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判断患者生命体征:施救者一定要判断患者目前是否存在心跳、呼吸骤停。2、胸外按压:如果患者意识完全丧失,颈动脉搏动也消失,这时建议第一步进行心肺复苏当中的胸外按压,也就是C、A、B三个步骤当中的C,也就是胸外按压。通过有效的胸外按压,可以将患者的血液供应到人体的组织、器官当中,供应人体组织、器官一定的营养。正常人体如果呼吸停止,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交换就会停止,也就是正常人体动脉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只能越来越少,而不会得到补充。这种情况下,及时进行胸外按压,也不能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但是比不去进行心外按压所给患者带来的益处要大很多。3、人工呼吸:建议在心外按压过程中,可以给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在人工呼吸之前,先要开放患者的气道,可以通过口对口的方式进行人工呼吸,尽可能的改善患者的通气。目前有临床研究表明,在给患者进行心外按压或者进行心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这两种操作过程中,两者对于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基本上一致,所以对于心脏呼吸骤停的患者,心外按压才是治疗和抢救的最根本的方法。"
李金梁│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
2021/08/05收听(38646)
"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措施,对于心跳呼吸骤停,首先是要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或者是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看见患者有出现意识不清的时候,首先就是大声的呼叫,看患者是否有反应,其次可以按摩颈动脉,看颈动脉是否还有搏动。如果对于患者进行呼叫没有任何反应,颈动脉搏动摸不清,就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目前最新的指南对于心肺复苏来讲顺序首先要求的就是首先要开放气道,对于开放气道患者主要是把下颌角抬高,开通气道以后再建立的就是心肺复苏、胸外按压,进行心肺复苏的胸外按压恢复循环,恢复心脏的循环和体循环和肺循环。其次对于患者进行是建立静脉通路,而且还分为双人进行的心肺复苏和单人进行的心肺复苏,首先强调的是胸外按压,不建议间断进行,而建议在不停的心外按压的前提之下,开通患者的气道。"
李锦爽│宿迁市人民医院
2019/11/13收听(21002)
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措施为:按压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偏下,按压深度4-5cm,100-120次/分,... 杜志林│黄冈市中医医院 2023/08/14播放(59136)
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措施为:按压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偏下,按压深度4-5cm,100-120次/分,...
杜志林│黄冈市中医医院
2023/08/14播放(59136)
任何致死的因素都可以导致心跳、呼吸骤停,其中一种常见的原因,特别是对于成年人,是严重的心律失常,另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呼吸停止,比如溺水、严重的肺部感染。心脏停止将血液和氧气输送到人体的各个器官、大脑和组织,有时在心跳骤停后的最初几分钟内可能恢复,但是时间越长,这种恢复的几率会越小,恢复后发生脑损伤的几率越大。心跳停止5分钟以上,有可能发生脑损伤;10分钟以上,有可能出现死亡。因此对心脏、呼吸骤停抢救黄金时间是5分钟,这时候抢救应该争分夺秒。
刘红亮│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06/20收听(18326)
心脏骤停的抢救时间紧迫,越早实施越好,时间就是生命。所以心脏骤停要第一时间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 徐志育│海南省人民医院 2023/02/23播放(72164)
心脏骤停的抢救时间紧迫,越早实施越好,时间就是生命。所以心脏骤停要第一时间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
徐志育│海南省人民医院
2023/02/23播放(72164)
心脏呼吸骤停的临床表现具体如下:1、无意识: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对其呼喊、拍打以及疼痛... 徐志育│海南省人民医院 2023/04/28播放(80638)
心脏呼吸骤停的临床表现具体如下:1、无意识: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对其呼喊、拍打以及疼痛...
2023/04/28播放(80638)
"心跳、呼吸骤停诊断的标准:一、意识丧失;二、大动脉搏动消失;三、呼吸动作停止。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没有心电图检测的条件下,通常依据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就可以诊断心跳呼吸骤停。不排除在早期心跳停止的时候,患者可能有叹息样呼吸。只要判断有意识丧失,伴大动脉搏动的消失,即便患者可能有叹息样呼吸,也就是每分钟3-5次的呼吸,都要及时采取心肺复苏的程序,以尽可能争分夺秒的让心跳能够恢复。"
宋志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2021/02/19收听(23890)
心跳、呼吸都停止,心脏不工作了,呼吸功能也不工作,病人就会缺氧、呼吸困难,而且心脏疼痛、脑部供血障碍,通过大声呼救或者轻摇轻拍,病人没有反应,按人中也没有反应,表明意识丧失。在呼气的过程中,也会检查听不到呼吸声音,用面颊靠近病人的口鼻部位,也感觉不到气体的溢出,而且病人胸腹部也没有起伏,这说明呼吸停止。还要检查循环体征,包括检查颈动脉,通过食指、中指指端触及气管的这个部位,就会看到有没有搏动,在心脏骤停1-5分钟内,心脏应激性最高,此时如果叩击心脏,可以使心脏复跳。此方法主要适用于目击心脏骤停,而没有除颤仪的时候使用应用,婴幼儿禁用。
董爱芝│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9/05/15收听(42430)
心跳呼吸骤停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心跳呼吸骤停是由于心肺疾病,如心肌梗死、冠心病、肺梗... 徐志育│海南省人民医院 2023/01/14播放(60258)
心跳呼吸骤停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心跳呼吸骤停是由于心肺疾病,如心肌梗死、冠心病、肺梗...
2023/01/14播放(60258)
"心跳、呼吸骤停指的是人的心脏停止跳动、肺停止呼吸,如果不积极抢救,心跳、呼吸骤停超过8分钟抢救成功率是很低的,人的生命就会终止。心跳、呼吸骤停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心跳呼吸骤停见于有冠心病的患者,发生心肌梗塞或者是急性猝死,也可以见于有肺梗塞、呼吸道梗塞的病人。继发性心跳、呼吸骤停指不是心脏本身的疾病,是由于其它因素导致的心跳呼吸骤停,常见的有严重创伤、外伤、溺水、中毒、休克、电击伤等,不管是哪种原因引起心跳、呼吸骤停,都需要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在第一时间内实施急救,急救时间越早成功率越高。"
周大亮│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19/11/02收听(30342)
心脏骤停的心电图具体表现形式如下:1、心脏停搏:也称为心室停顿,心电图表现为等电... 杜志林│黄冈市中医医院 2023/05/29播放(94024)
心脏骤停的心电图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1、心脏停搏:也称为心室停顿,心电图表现为等电...
2023/05/29播放(94024)
心跳呼吸骤停可以通过临床观察,即通过患者症状来判断,也可以通过器械判断,具体如下:1... 徐志育│海南省人民医院 2023/07/01播放(99162)
心跳呼吸骤停可以通过临床观察,即通过患者症状来判断,也可以通过器械判断,具体如下:1...
2023/07/01播放(99162)
心跳呼吸骤停,即患者突发心脏停跳、呼吸停止,应第一时间给患者做心肺复苏(CPR)施救,护理措施... 徐志育│海南省人民医院 2023/02/24播放(69600)
心跳呼吸骤停,即患者突发心脏停跳、呼吸停止,应第一时间给患者做心肺复苏(CPR)施救,护理措施...
2023/02/24播放(69600)
如果出现有呼吸无心跳的情况,此时重点是判断是否真的没有心跳,如果真的没有心跳,很快就会出现呼吸... 张兴文│湖南省人民医院 2023/06/13播放(48678)
如果出现有呼吸无心跳的情况,此时重点是判断是否真的没有心跳,如果真的没有心跳,很快就会出现呼吸...
张兴文│湖南省人民医院
2023/06/13播放(48678)
心肺复苏适应证主要为呼吸心跳骤停,而判断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方式主要为,如果发现患者在马路边或... 李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2023/05/16播放(34040)
心肺复苏适应证主要为呼吸心跳骤停,而判断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方式主要为,如果发现患者在马路边或...
李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2023/05/16播放(34040)
在临床上经常提及黄金6分钟,指的是心跳停止后抢救的时间。无论在院内还是院外,如果发现身边人由于... 李海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2023/11/26播放(66706)
在临床上经常提及黄金6分钟,指的是心跳停止后抢救的时间。无论在院内还是院外,如果发现身边人由于...
李海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2023/11/26播放(66706)
"心跳、呼吸骤停的黄金救命时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黄金四分钟,根据个人体质以及基础疾病的不同,也可以将时间延长到4-6分钟。判断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首先是表现为意识丧失,大声呼叫之后没有反应,其次是大动脉的波动消失,包括颈动脉、肱动脉、桡动脉,然后是呼吸停止。如果满足以上三者情况,说明出现了呼吸、心跳骤停,应该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在呼吸、心跳停止的4-6分钟之内,大脑的能量和糖原没有代谢完毕,此时进行有效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可以逆转病情的改变。如果时间超过了六分钟,脑内的能量代谢就会完毕,此时即使心肺复苏成功,脑保护也很难奏效,所以最佳的救命时间应该是4-6分钟。"
赵志成│黑龙江省康复医院
2021/05/30收听(21250)
呼吸骤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呼吸道的阻塞,例如吞咽了比较硬的物体而阻塞气道,或者痰比较多,不能咳出而堵塞气道,时间长了有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的会导致呼吸骤停。2、中枢性的呼吸抑制,通常表现为脑部的问题,脑外伤导致广泛的脑肿胀、脑出血,压迫脑干从而形成脑疝形成,或者直接脑干损伤,有可能会导致中枢性的呼吸抑制。另外一些内科的疾病,如广泛的脑梗塞、脑出血,也会导致中枢性的呼吸抑制,而出现呼吸骤停。3、一些慢性呼吸衰竭的病人,如果出现一些诱发因素,例如突然的缺氧比较严重或者走路、活动比较多,甚至感冒、呼吸道感染等,诱发其呼吸衰竭的症状加重,也有可能出现呼吸骤停。4、各种原因引起心跳骤停之后,一般随之会出现呼吸骤停。
罗兆雄│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9/04/11收听(14908)
"在临床上导致患者出现呼吸骤停的因素,可以大致分为呼吸系统本身的相关因素和非呼吸系统因素两大类,在呼吸系统因素方面又可分为中枢性病因和非中枢性的病因。比如在中枢性病因方面,可见于各种药物、中毒、严重的颅内感染、颅内高压、脑水肿等因素所导致的呼吸中枢抑制和麻痹,进而使患者出现呼吸骤停表现。在非中枢性因素方面,多见于呼吸道梗阻、严重的肺部疾患以及呼吸肌麻痹等相关病因所引起。比如呼吸道梗阻方面,患者异物吸入,呼吸道受到压迫,喉头水肿等原因导致的呼吸骤停。在肺部疾病方面,严重肺部感染,肺水肿等原因均可以导致患者出现呼吸骤停。呼吸肌麻痹,比如重症肌无力患者,严重的外伤所导致的胸廓运动障碍,均可以导致患者出现呼吸骤停。在非呼吸系统方面的因素方面,多见于心血管系统疾病,比如患者室颤、阿斯综合征发作等等,均可以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和心跳的骤停。"
解洪明│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
2019/04/19收听(83560)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