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有黄疸妈妈不能吃什么

2023-12-26 00:42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实际上母亲的饮食对孩子的黄疸没有太直接的影响,母乳性黄疸是孩子常见的疾病或者状态,很多孩子都会有。母乳性黄疸也分早发和晚发两种类型,对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病诱因主要是孩子在生后早期,一般是在生后七天之内,孩子没有吃到充足的母乳。因为刚出生的时候,妈妈的母乳分泌可能是不太完备,分泌比较少,孩子如果没有吃到充足的母乳,这时可能会出现黄疸。所以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实际上和妈妈的饮食种类没有关系,而是与奶量关系比较大。

而对于晚发型母乳性黄疸,目前具体的发病机理还不是特别的明确,有很多种假说。其中被大家所比较认可的主要是因为妈妈的母乳里某一种酶的含量比较高,可能会引起孩子肝肠循环的增加,从而导致身体里的胆红素水平进一步增高,导致黄疸的出现。而妈妈奶里面酶的水平实际上和妈妈的饮食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无论妈妈吃什么,酶该高还是会高,孩子还是会有黄疸,所以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其实和妈妈的饮食的种类也没有关系。因此对于新生儿有黄疸的情况下,其实妈妈可以正常的去饮食,无论吃什么,其实对孩子的黄疸水平影响都不大。

分享:

38

相关推荐

新生儿的黄疸是怎么形成的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个不同类黄疸的病因是不同的。生理性黄疸是和新生儿特殊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包括胆红素生成是相对增多的,而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能力不足,血浆白蛋白联合胆红素的能力也不足,胆红素排泄的能力还没发育完善,有一定的缺陷。然后肠肝循环的增加,可以导致60%的足月新生儿和80%的早产儿,在生后一周以内可以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病理性黄疸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第一、胆红素生成过多;第二、胆红素代谢的障碍;第三、胆汁排泄的障碍。在病理性黄疸中,胆红素生产过多主要是红细胞的破坏增多、肠肝循环的增加,使得血清的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多见的原因有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感染等。肝脏胆红素代谢的障碍导致的病理性黄疸,主要是由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然后导致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常见的原因是有缺氧、感染、酶的缺乏、药物、甲状腺功能减低等。胆汁排泄障碍主要是由于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的障碍,或者是胆管的梗阻,可以导致结核性的胆红素升高,同时可以伴有肝功能的损害,也可以出现肺结核性胆红色素升高,常见的疾病有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缺陷、胆管梗阻就是胆管阻塞等。"

语音时长02:12''

胡慧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0/05/01收听(6055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0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