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2+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2023-05-17 14:44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尿蛋白2+一般是指尿常规检查中出现蛋白质(++),有可能是肾脏出现了问题。但是诊断肾脏疾病以前,需要排除部分特殊情况。因为正常人的尿液中尽管有一定的蛋白质,总量<150mg/24h,但是在尿常规中,蛋白质是阴性。具体分析如下:

1、特殊情况:如果出现尿蛋白阳性(++)现象,需要排除特殊的情况,就是剧烈活动、劳累、酗酒、女性的特殊时期。或者某些疾病造成的体温升高,尤其是体温>38.5℃的时候,可以出现尿常规中蛋白质(++)的现象,这是肾脏的一个代偿性反应。当度过了特殊时期以后,或者体温掉到正常范围,尿中蛋白质(++)就会变为阴性,从而变为正常;

2、肾脏疾病:排除了以上情况,就是肾脏可能出现了问题,是肾小球、肾小管或者肾间质出现了异常,从而使尿液中的蛋白质增加,需要进一步做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测定。如果以白蛋白为主,说明以肾小球损害为主,如果以非白蛋白为主,说明以肾小管或者肾间质损害为主。需要进一步区分是原发性肾脏损害,还是继发性肾脏损害。因为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疾病,以及肝脏疾病,都可以造成肾脏的继发性损害,从而使尿液中出现蛋白质(++)的情况。

分享:

34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7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