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精神科
手机浏览
很多人都想知道患抑郁症的原因,但是目前没有找到明确的病因,是一种病因还在探索中的病。可能现在有些假说会支持抑郁症的病因,通常分为两大部分,具体如下:
1、遗传有关:抑郁是遗传度比较高的病,所谓的遗传度就是指在抑郁病人当中发现有血缘关系,有家族史的家族成员比其他没有抑郁的家族,患抑郁的风险要高。而且发现家族聚集性很明显,这一个家族的比别的家族更容易患抑郁。但是并不是由谁传给谁,不是单纯的单基因遗传,遗传的过程比较复杂,遗传的形式、途径目前也没有搞清楚;
2、社会心理因素:可能与生活境遇、童年遭遇、不良事件、慢性压力、工作负荷、人际矛盾有关,这些情况合在一起会使人处在应激状况下,会处在一种不愉快的状况,长久以后再加上前面那些有可能的易感因素合在一起,就可能促使了抑郁的发生。
分享:
抑郁症的原因当前还不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对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其中是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遗传学研究发现,心境障碍的患者中有家族史的为30%-40%。也就是家里有一个抑郁症患者,则整个家族患心境障碍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10-30倍,血缘关系越近,越容易长病,其它遗传方式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神经生化的研究发现有神经递质的异常,5-羟色胺、多巴胺等都有假说,与抑郁症患者的发病有关系。还有一项是社会心理因素,应激性生活事件容易诱发抑郁症。特别是最近一年有这些应激因素,比如当前新冠肺炎对于一部分人就可能是压力,容易触发抑郁反应,表现出心情低落等。这是遗传、神经生化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
肖春玲│北京回龙观医院
2020/03/09收听(59472)
"抑郁症是目前发病率比较高的精神心理疾病,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遗传因素,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一样,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即某些患者在发病前已具备患抑郁症的易感素质,内源性抑郁症与遗传因素具有高度相关性,在具有抑郁症或者情感性精神障碍阳性家族聚居区,患者的直系亲属患抑郁症的几率要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二、社会心理因素,无论是外源性抑郁症还是内源性抑郁症,患者发病时都与社会心理因素存在一定相关性,例如重大不良生活事件、长期处于应激环境;三、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变化,患者的抑郁发作与神经内分泌变化呈现相互因果关系,抑郁发作可以导致患者大脑某些神经递质紊乱,同时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变化也可以导致患者抑郁发作;四、患者的人格特征,某些抑郁症患者在发病前存在不良的人格表现,例如内向、敏感、依赖性强、容易多愁善感等。"
林培珺│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2020/05/18收听(11060)
"抑郁症是一种以心情低落为主要表现的心境障碍,它的原因主要是几个方面,遗传因素,神经生理、生化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都对抑郁症的发病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具体是哪一因素起多大比例的作用尚不清楚。遗传学研究发现,心境障碍的患者家族史有30%-40%,双生子的研究也发现同病率比较高,分子遗传学研究等等都有一些发现。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的研究发现,这些患者5-羟色胺功能降低,或者是其他多巴胺假说、去甲肾上腺素的假说和神经内分泌有一些异常,还有脑电生理的发现,也有一部分患者是脑电图有异常。社会心理因素在抑郁症的发病中也起一定的作用,有些人发病以前一年之内经历的生活事件比正常人增加了三倍,就是说这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导致抑郁症。"
2020/08/05收听(52576)
"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引发抑郁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工作、生活的压力,情绪、情感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些与社会心理以及生理都有密切的关联。从心理学角度剖析看,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与抑郁症关系密切的生理学易患素质是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气质。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出现的时点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另外,抑郁症是比较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与内分泌紊乱、重大刺激、欺凌、冷落等有关。心理、社会、环境因素涉及抑郁患者在童年或者青少年时期,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发作的重要触发条件。比如被父母不良对待,不能很好融入学校生活,以及监护人本身具有的不良生活态度,会发展出消极的信念,消极的看待周围世界的倾向。于是一旦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就更倾向于消极的看待问题,他们的无望感和自卑感都要多于常人,这样也经常让他们陷入无意义感和无价值感的深渊。这样抑郁者会经常受到不良情绪的困扰,便很容易陷入抑郁状态。比较常见的是重要亲人、朋友的离世而受到刺激,妊娠期、分娩后的女性因为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也很容易出现抑郁的状况。"
李晓凤│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2020/03/31收听(40076)
现在的精神病学史上,抑郁症目前还没有找到真正的病因,是诸多原因所导致,具体如下:
...
郎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9/08播放(55506)
"如果患上抑郁症,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要积极配合医生、信任医生。轻度的抑郁症可以先进行心理治疗,比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家庭和婚姻治疗等。主要是去除引起抑郁症可能的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并且修正和改变这些因素,帮助患者建立更好的应对模式,从而促进疾病恢复。但是有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诱因,可能需要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应用抗抑郁剂,比如多塞平、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等。对于伴有明显的焦虑、失眠的患者,也可以短期联用苯二氮卓类的抗焦虑药,比如地西泮、阿普唑仑等,对于有明显的兴奋、激越、躁闹、坐立不安的患者,也可以小量联用丙戊酸钠。对于严重的抑郁,患者往往伴有精神病性的症状,比如幻觉、妄想等,可以联用抗精神病药物,比如奥氮平、喹硫平等。"
李婷│聊城市人民医院
2019/08/29收听(25790)
"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在正规医院进行,如果确诊为患了抑郁症,治疗急性期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三环类的抗抑郁剂,比如多塞平、阿米替林;还有5-HT再摄取抑制剂,比如帕罗西汀、氟西汀、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还有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通道再摄取抑制剂,比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药物治疗要早进行,足剂量,足疗程,一般要治疗一年以上的时间。心理治疗包括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等,主要是让患者去表达、宣泄不良的情绪,识别不良的认知,改变不良的应对方式,将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矛盾和冲突提升到意识的层面,接纳自己、了解自己的一个过程。"
2019/08/01收听(10514)
容易患抑郁症常见人群包括儿童与青少年、生育期女性及老年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女性患者为男...
谭忠林│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2023/01/23播放(74778)
"患抑郁症的主要症状有心境低落、闷闷不乐、兴趣减退甚至丧失,愉悦感丧失、劳累感增加。病人会感到严重的精力不足、精力下降,甚至整日卧床、不修边幅、乏力。有时还存在注意力集中困难、思维反应迟缓、行为懒散、自我评价低、无价值感、自罪、自责、自伤、自残。在睡眠方面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或者容易早醒,病人在极有限的范围内几乎不可能进行社会交往,或者存在社会交往能力下降,不愿意接触人、不愿意工作。在工作和家务方面稍作劳动即感觉到严重的精力不足、乏力,发展到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自残、自伤,甚至自杀的观念。"
咸振萍│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9/09/12收听(10174)
"如果考虑患有抑郁症,或者自己觉得有抑郁症的风险,要尽快去正规的精神专科医院进行筛查和诊断。诊断是重要的第一步,如果诊断错误,治疗方向选择不正确,这将大大影响治疗的效果,因为有很多其他类型的精神疾病,也会和抑郁症有相类似的反应,但治疗药物截然不同。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疲乏和劳累等。诊断抑郁症需要判别抑郁症的轻、中、重度,如果只是轻度的抑郁,改善生活作息,改变生活方式,注意避免劳累,多休息,也许就会有好转。如果达到中度的阶段可以考虑药物治疗,此时尚可以坚持工作,但工作受到影响,所以需要对单位的事情进行很好的协调,避免加重患者的病情。如果已经达到重度的标准,需要马上联系住院治疗,此时患者的社会功能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影响,要跟单位协调好相应事宜。住院期间要配合医生坚持治疗,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可以进行心理治疗,比如森田治疗和正念治疗。除了上述的手段,物理治疗对于抑郁症也有治疗作用,比如经颅磁刺激等。"
周佳男│天津市安定医院
2019/08/26收听(62274)
抑郁症的自我判断非常有意义,个体需要及时发现自己的状态和以前不同,存在明显的三低症状:
黄建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2023/08/30播放(51164)
若患者出现情绪低落、快感缺失、兴趣丧失、精力减退,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而且自我无法调试,如适当...
铁常乐│中日友好医院
2023/01/27播放(98062)
抑郁症是目前最常见的心理障碍,据调查发现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占4%,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了解并确认...
常国胜│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2023/03/05播放(90696)
"抑郁症是一种以心情低落为主要表现的心境障碍疾病,患者主要症状是三低症状,即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其中情绪低落主要表现是患者想哭泣,觉得心情不高兴、郁闷、悲伤等,思维迟缓主要表现为思考、脑子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等,意志活动减退主要是没有动力做事、没有目标、什么事都不想干、退缩等表现。除了这些症状之外,患者也常常有合并的躯体症状,比如失眠、身体不适、疼痛等。还有患者厌世比较严重,对于特别严重的重性抑郁症患者,可能合并精神病的症状。"
2020/10/24收听(44730)
"抑郁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但从临床上可以看到有些人比其它人群更容易患抑郁症。第一类是有精神障碍,尤其是有抑郁障碍家族史的人,这类人比一般人群患抑郁症的风险高2-10倍。第二类是在生活中经历了应激性的事件,比如亲人丧失、婚姻关系不良、失业、严重的躯体疾病等,都可以诱发抑郁障碍。第三类是有严重的童年创伤经历,比如童年遭受过躯体虐待或童年期被抛弃等,可以使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
郑丽娜│聊城市人民医院
2019/11/19收听(23334)
"老年抑郁症在老年患者疾病中占的比例不小,有研究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抑郁症的大概占16%,其中重症抑郁症患者达到了52%。老年人抑郁的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躯体因素,部分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功能减退,自身机体的康复能力比较弱,尤其是患有一些可以引起记忆和运动障碍的疾病,直接会让老人产生一种无用感,长期的精神状态较差就比较容易患抑郁症;第二、丧偶,这个对老人来说是巨大的打击,尤其是对男性老年人,丧妻使男性老年人打击更大;第三、空巢现象,子女因为工作繁忙通常不和老年人同住,老人的生活中缺乏生机、活力、家庭的氛围不浓厚,也会引起部分老年人抑郁;第四、再婚,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家庭成员的不支持,再加上再婚后生活并不顺利,也会引起抑郁;第五、经济困难,部分老年人无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负担大,超过老人的承受能力,可能诱发抑郁;第六、遗传因素,抑郁症是有遗传性的疾病,家族里有其他人患抑郁症,老人患抑郁症的几率也会比无遗传史的老人大。"
2020/05/11收听(50700)
说到抑郁症,可能很多人很好奇,抑郁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关于抑郁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学者们一直在探讨,但是到目前为止,病因和发病机制都没有阐述清楚。很多研究显示,遗传因素、生物、化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对于抑郁症的发病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比如神经生化因素里面有5-羟色胺假说、去甲肾上腺素假说、多巴胺假说,还有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异常,这些都会引起情绪的变化。生活中的一些心理、社会因素和生活中的一些事件,也与抑郁发病有密切关系。研究显示,抑郁发病前,92%有触发的生活事件,女性抑郁发作患者在发病前一年所经历的生活事件频率,往往是正常人的三倍,包括一些常见的负性事件,丧偶、离婚、婚姻、失业,严重的躯体疾病或家庭成员的突然病故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抑郁的发生。
卢和丽│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8/02/24收听(20854)
抑郁症是临床上很重要的一种疾病,据目前的研究显示抑郁症的原因跟遗传相关,有家族史。病人本人的性...
黄世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8/22播放(76052)
抑郁症分为内源性抑郁、外源性抑郁。外源性抑郁可由环境因素、心理因素所致。但是大部分医学上所说的...
贾竑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2023/08/15播放(62436)
"抑郁症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和遗传、生物学、心理、内分泌、社会环境等因素造成有关,具体如下:第一、遗传因素:家系、双生子、寄养子的研究均提示,抑郁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第二、生物学因素:目前比较公认的关于抑郁的神经生化假说,即脑内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功能活动降低而导致抑郁。第三、心理因素。第四、内分泌因素: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多处于持续兴奋状态,分泌的过量激素对单胺类递质受体起抑制作用,引发抑郁。第五、社会环境因素:成年期遭遇应激性生活事件,也可以导致抑郁。哪些人群属于高风险的人群?有家族性遗传病史者,天性悲观、内向的人,长期处于精神压力过大的人,还有特殊人群,比如妊娠期妇女,以及青春期、更年期、老年人群。当然如果性格悲观、社会压力大、脑部患有疾病或者患有不好的疾病、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和依赖的人,均可以增加患抑郁的风险。"
费小聪│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2021/06/09收听(83198)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
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