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总蛋白偏高的原因

2023-10-31 13:16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脑脊液总蛋白偏高的原因有多方面,一般来说,脑脊液蛋白是呈弱阳性,但在下列疾病中可出现升高的现象:

1、炎症性疾病:如脑膜炎、脑膜脑炎、脊髓炎、视神经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等;

2、脑实质病变:脑部肿瘤如脑膜瘤、胶质瘤、母细胞瘤等。脑出血,血性液体流到脊髓,血液中有很多蛋白成分,所以脑脊液总蛋白可出现升高。

一旦出现脑脊液蛋白升高,应积极腰椎穿刺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结合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电生理、实验室检查,判断脑脊液蛋白升高的原因。

分享:

349

相关推荐

总蛋白偏高的原因及危害

"题目所说总蛋白质没有说明是血中的总蛋白质偏高,还是尿中的总蛋白质偏高。如果是血中的总蛋白质偏高,需要区分是白蛋白还是球蛋白。如果是白蛋白偏高,说明营养状态良好,而且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比较强,这是正常现象,没有什么危害。如果是球蛋白升高,就可能是炎症造成的,或者免疫系统疾病,或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造成血中球蛋白升高,就需要进一步做相应的检查来证实这种问题,然后进行积极的治疗,如果不进行积极的治疗,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果像题目所说的总蛋白升高,是指尿液中的总蛋白升高,说明肾脏可能出现了问题,但是肾脏问题是肾脏本身的病变,还是机体其他系统异常造成的肾脏继发性损害,需要进一步做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测定。如果白蛋白为主,就是肾脏肾小球基底膜出现了损害,就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因为基底膜损害,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通透性增加,说明肾脏损害出现比较严重,而且肾脏损害有可能造成水肿,以及高脂血症或者肌酐升高的不良后果,所以要积极进行治疗。如果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测定尿总蛋白中不是白蛋白为主,而是其他的蛋白,有可能是机体其他系统造成的肾脏继发性损害,例如轻链蛋白为主,就是多发性骨髓瘤造成的肾脏继发性损害,需要对多发性骨髓瘤进行积极的治疗,防止发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语音时长01:58''

彭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2023/03/22收听(23957)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1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