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泌尿科
手机浏览
肾结石并不会引起尿液发黄。尿液发黄的常见原因是尿液浓缩,与患者饮水较少或出汗较多有关,导致尿液发生浓缩,使得尿液颜色变黄或颜色加深。
但如果肾结石在肾内移动度比较大,或者患者活动度较大。结石由于摩擦肾盂壁和肾盏,导致肾内黏膜出血,出血渗入到尿液中,就会使得尿液的颜色加深。如果出血量不太大,会使尿液颜色变成浓茶样或深黄样,确实会使尿液的颜色发生改变。
因此肾结石患者如果发现尿液颜色较深,变成浓茶样或者深黄样。通常建议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测。如果尿常规中红细胞超标,就可以确诊为血尿,其常见原因是结石与肾盂和肾盏局部黏膜摩擦所造成。
但是对于肾结石出现血尿的患者,除了要考虑结石所造成的血尿外,还应该除外肿瘤所导致的血尿。因为反复结石摩擦刺激,可能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
分享:
"人体的尿液本身就是黄色,尿液呈现出黄色主要是尿液中含有色素、尿胆素,会使尿液呈现黄色。而肾结石并不会直接导致尿液的发黄,由于肾结石会在体内有许多结石状的小颗粒,结石的小颗粒会滑落到肾盂内,会滑破内壁黏膜,当造成小量的出血的时候会随着尿液排出并加深了尿液的颜色,就会造成尿液更加发黄。一般划破的内壁黏膜会造成大量出血,会直接导致肉眼可观察到尿血,这也是肾结石的常见症状。肾结石不是导致尿黄的直接原因,急性肾结石的发生多半会伴有尿血,尿黄多半是生理性的问题。患者在肾结石期间饮水减少,天气炎热或出汗增多等各种方式体内的水分减少,尿液里的尿胆素比重增加是导致尿越来越黄的直接原因。"
马恩光│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0/07/30收听(45246)
"肾结石的患者可能有尿色深黄、淡黄或者无色等多种情况,与外界环境的温度、患者的饮水量、憋尿的时间等综合因素有关。肾脏结石本身不会导致尿液颜色出现异常的变化,除非是结石合并的感染或者结石合并的出血,此时可以出现尿液混浊、发黄,或者出现异常的气味,或者出现尿液颜色发红等改变。如果单纯结石没有合并感染、出血等,尿液颜色与正常时排尿颜色相同,但绝大多数肾结石的患者,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尿液浓缩的现象,表现为尿液为淡黄或者棕黄色,尤其是在饮水量较少,外界环境温度较高,或者身体出汗较多的情况下,当大量饮水以后尿液的颜色被稀释,表现为蛋黄色或者琥珀色。尿液颜色还受有肝功能的影响,比如肝脏功能异常的患者,血液内胆红素水平较高,可以出现尿液颜色发黄的现象,尿液的色素主要来源于胆色素,所以肾结石的尿液颜色可以发黄,也可以表现为淡黄色,其他系统的疾病也可以导致尿液颜色出现异常改变。"
王海龙│宝鸡市中医院
2020/03/10收听(36170)
"孕妇患有肾脏结石可以出现尿黄,但是尿黄并不是孕妇患有肾脏结石的一个特异性表现。建议到医院进一步的进行尿常规检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尿黄。当患有肾脏结石出现尿黄绝大多数是因为尿液浓缩所致,这是患有肾脏结石的一个基础,因为喝水量比较少,患者体液丢失较多,尿液颜色发黄,导致尿液中的一些浓度成分升高,这样久而久之就容易析出形成结晶。在结晶的基础上形成结石的凝结核,而逐渐形成的肾结石或者其他部位的结石。患者除外间断的腰痛、尿色发黄,还可以伴有尿液中红细胞数目增高等改变。同时一些其他的因素也可以导致尿色发黄,比如合并泌尿道的感染,或者合并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这些都可以导致尿色发黄,但是一般不会伴有尿中红细胞数目增高,或者不会伴有间断的腰痛症状。需要进一步的进行B超检查,来进行辅助检查,来确定是否存在有肾脏结石。"
2019/12/26收听(82390)
"前列腺炎会引起尿黄,前列腺炎中医叫做淋证,主要是由于体内湿热过多,湿热下注引起,因此会出现尿液发黄的情况。在现代医学来讲,前列腺炎是由于感染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细菌侵袭前列腺,导致体内白细胞升高,白细胞进入到尿液中进而使尿液颜色变黄。当人体患有前列腺炎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到正规医院泌尿外科或者男科就诊,需要进行前列腺液化验。可以应用抗生素药物和清热利湿的中成药进行治疗,如盐酸左氧氟沙星或热淋清片等。一般服用一周左右即可缓解,半个月左右即可痊愈。另外,平时患者要注意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2020/12/24收听(21964)
"胃溃疡不会引起尿黄,如果患者在发生胃溃疡的时候,因为存在腹痛而进食减少,饮水也减少,有可能会引起尿液发黄,是因为喝水比较少导致。建议在出现胃溃疡的时候需要适量饮水,以免导致身体脱水。如果有胃溃疡,患者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给予正规的抗溃疡治疗,首选的药物是抑酸药联合胃黏膜保护剂。如果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溃疡,还需要给予正规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根除HP后可以促进溃疡愈合,防止溃疡复发,从而可以彻底的治愈溃疡。对于尿黄,如果存在尿液异味、尿血或者存在尿急、尿频、尿痛等。建议需要到医院就诊,协助排除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疾病。"
陈和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七中心医院
2019/12/20收听(30292)
合并有胆囊炎的患者,是否会出现尿黄,要依据胆囊炎严重程度,以及喝水是否多、少等因素,进行客观分... 温暖│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3/07/16播放(67706)
合并有胆囊炎的患者,是否会出现尿黄,要依据胆囊炎严重程度,以及喝水是否多、少等因素,进行客观分...
温暖│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3/07/16播放(67706)
"肾结石和尿常规中尿潜血阳性没有相关性,肾结石形成是由于具有结石体质,同时摄入的钙质超过了机体需要量,必须从肾脏排除体外。喝水少使钙质流经肾脏的时候尿液形成过少,使钙质沉积,形成肾结石。尿常规中的尿潜血是由于尿中出现了红细胞,红细胞破碎以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释放出来而形成。如果肾结石合并了出血、感染,或者移动的肾结石很容易造成黏膜破损。血中的红细胞可以释放出来进入尿液中,然后可以表现出尿潜血。如果肾结石没有出血、感染、不移动,以及没有造成肾积水,或没有其他并发症的情况下,尿中可以没有尿潜血。"
彭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2020/05/02收听(34346)
"有肾结石和尿结石的患者,排尿颜色黄属于正常的现象。提示患者的尿液存在不同的程度的浓缩,会导致患者容易患有肾结石和尿结石。如果平时注意多饮水,使得尿色变成清亮或者淡黄的颜色,提示尿不存在浓缩的现象,患结石的概率就比较小。患者平时因为长时间处在尿液浓缩的状态,会出现肾结石和尿结石,如果患有结石以后仍不注意补水,尿液始终呈为黄色的颜色,提示仍然浓缩状态,结石的体积可以进一步增大,或者可以出现其他部位的结石。建议患者采用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比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者手术等,平时要做到多饮水,多排尿,要保持尿色为无色或者淡黄、琥珀色等颜色。如果长期发黄,即便结石排出以后,以后仍可能会患有结石病。"
2019/12/05收听(90288)
体积比较小的肾脏结石可以通过排尿自行排出,一般肾脏结石如果最大径小于6mm,则大多数可以通过自行排尿的方式排出。但是如果最大径超过6mm以上,则不能通过输尿管排出体外或者有时会卡在输尿管内,无法排出体外,就需要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将结石的体积减小更有利于结石排出。还有极少数个别比较大的结石,即便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仍然不能自行排出体外,这种情况就需要进行手术来处理。还有部分结石因为长期停留与肾脏产生粘连也不能排出,需要进行手术的方式或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等治疗来促进结石的排出。当患有结石病时需要到医院进行B超、CT等检查,同时还要评估肾功能有无肾积水等,综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尽快的将结石排出体外。
2019/12/13收听(90766)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尿液偏黄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平常饮水量过少或者环境温度较高,引起人体不显性失水增多从而出现尿液浓缩的现象,患者往往不会有明显的不适症状,比如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感以及发热。患者可适当增加饮水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饮酒、劳累等情况,经过正常调理以后尿液颜色一般会有转变,同时患者应该明确近期内是否有B族维生素或者某些药物摄入,比如利福平以及食入较多的胡萝卜、甜菜等情况也会出现尿液颜色加重变黄。建议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排除尿液中是否有某些具体物质变化,比如胆红素、尿蛋白、管型等,尿中胆红素升高需要排除肝脏疾病、溶血性疾病以及胆道梗阻性疾病;尿中蛋白较高需要排除原发性肾脏损害以及继发性肾脏疾病,比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在妊娠期间还要警惕妊娠期高血压。"
金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07/22收听(52496)
尿液发黄可能为正常生理现象,还可能与药物影响、慢性梗阻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杨建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3/08/11播放(41186)
尿液发黄可能为正常生理现象,还可能与药物影响、慢性梗阻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杨建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3/08/11播放(41186)
"尿液颜色发黄最常见的原因是喝水太少,尿液浓缩所致,尿液中正常情况下是含有一定色素的,所以尿会呈现淡黄、透明,但是如果喝水太少,尿的颜色就会浓缩,出现尿色变黄的情况。另外,进食了大量辛辣刺激食物或者喝酒较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身体处于上火状态,尿色也会变黄。前面这些情况经过清淡饮食、注意休息、多饮水,通常尿的颜色就会恢复正常,但是下面几种情况是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治疗的:首先,常见的泌尿系感染会出现尿色发黄、混浊、尿频、尿急、尿痛等伴随症状。另外,如果尿黄、泡沫多,常常出现在肾病、蛋白尿的患者,肝病患者尿的颜色有时也会很黄,伴有皮肤、巩膜等的黄疸现象。其次,有一些药物或者食物可以导致尿色变黄,比如维生素B族、利福平、大黄等等药物,这些都可以引起尿的颜色变黄,它与病理性的情况要注意区分。"
林云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0/08/24收听(99250)
正常情况下,尿都是微黄、清亮,这才是正常的尿液。尿黄不能单纯的判断是否正常,要注意是否有排尿不舒服的症状。化验尿常规,看尿中是否有红细胞、白细胞、尿胆原、尿胆红素、尿酮体、尿比重以及尿液的PH值,通过这些才可以判断。如果尿中检查指标都是正常,尿黄可能就是尿液浓缩,或者吃的某些药物或者食物,导致尿液变黄。建议多喝水,多排尿就可以解决。如果尿中有尿胆红素、尿胆原阳性,可能是肝胆系统有疾病,应该做进一步的检查。不正常检查出原因,对症治疗,才可以解决尿黄的问题。
荣建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2019/04/09收听(19230)
"正常人尿液颜色应该是淡黄,如果尿液颜色是黄色,考虑是正常的尿液,但有时尿液颜色也会加深,比如饮水比较少或者是出汗比较多的时候,可以通过多饮水、多排尿来进行改善。尤其夏天天气炎热,也可以通过多饮茶来进行改善。尿液颜色加深,有时也是疾病的状态,比如胆总管梗阻的患者,可能尿液颜色会加深,甚至会出现豆油色尿,尿液颜色还可能会呈乳白色,为乳糜蛋白尿,也有可能是酱油色的血红蛋白尿,建议通过饮水来进行调整。"
赵振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1/06/21收听(75288)
排出的尿液颜色很黄可能的原因有:1、尿液浓缩,长时间未排尿,尿液在膀胱内停留四小时以上或者天气炎热、水分蒸发较多但补水量较少,可以出现尿液浓缩的状况,排尿时可以见到尿色黄染,一般没有排尿疼痛、尿频、尿急等症状,需要适当多饮水,补充水分后观察排尿颜色是否恢复正常;2、食用维生素类的药物,可能会导致尿色黄染,大量服用磺胺类抗生素也可以造成尿液黄染,建议停止相关药物摄入后观察尿色是否黄染;3、尿液黄染,留尿液常规可见大量的胆红素,则可能存在黄疸性疾病,肝脏或者胆道出现梗阻性疾病而致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结合胆红素溶于水后经肾脏滤过排出体外,可表现为尿色黄染,需要进行血胆红素水平和肝脏、胆囊等疾病的检查,来明确是否患有梗阻性黄疸。
2019/07/19收听(66126)
"肾结石肯定会引起腰痛,肾结石要根据结石的大小、以及结石是否活动,会出现上腹部和腰部钝痛,输尿管结石可以引起剧烈的肾绞痛。肾结石卡在肾盏,一般主要表现为持续性钝痛;卡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会出现腰部胀痛为主,一般不会导致持续性绞痛。而结石由肾脏排到输尿管,就会引起剧烈性绞痛,疼痛剧烈难忍,这种情况疼痛会引起恶心、呕吐,向上腹部或者会阴部放射,可能会出现膀胱刺激征。"
2018/11/12收听(84832)
"肾结石多数情况是不引起尿蛋白的。肾结石主要引起尿红细胞,主要是因为肾结石对肾盂上皮细胞损伤引起出血,红细胞就会增多,有时表现为肉眼血尿。当然如果肾结石合并有急性肾盂肾炎,尿中除了有红细胞、白细胞以外,有可能出现少量的尿蛋白。这种蛋白是由于急性肾盂肾炎引起的分泌性蛋白,量比较少,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在1克以下,尿蛋白定性在2加号以下,经过抗感染治疗以后很快就消失。这种蛋白和肾炎引起的蛋白是不一样的,肾炎引起的蛋白是由于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血中的蛋白经过肾小球基底膜丢失的。肾炎引起的蛋白提示肾脏损伤比较重,而肾结石合并急性肾盂肾炎引起的尿蛋白临床意义不大。"
施永仿│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18/12/10收听(81188)
肾结石会引起腹痛,肾结石病人通常在肾内没有症状。当结石掉入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时会刺激输尿管,产生... 杨建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3/02/19播放(96798)
肾结石会引起腹痛,肾结石病人通常在肾内没有症状。当结石掉入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时会刺激输尿管,产生...
2023/02/19播放(96798)
"肾结石是否会引起疼痛,需根据结石的大小、患者个体情况及是否有其他并发症而定,因人而异。多数小体积肾结石一般不会有腰痛的症状。但对于体积超过1cm的结石或超过3cm的巨大体积结石而言,会引起患者腰部隐痛、胀痛等症状。如果合并肾盂肾炎等感染性症状,还会有强烈的肾区叩击疼痛症状。此外,当肾结石掉落进入输尿管管腔后会引起输尿管梗阻、狭窄,肾脏压力增高,从而导致患者表现出强烈的腰痛、腹痛、会阴部疼痛以及恶心、呕吐、肉眼血尿等症状。所以对于腰痛的患者,的确要考虑到泌尿系统结石的急症可能。同时根据B超、CT等辅助检查的结果来判断结石大小、体积以及滞留的部位,根据综合的信息来确认下一步的治疗方案。肾结石的患者生活中需要注意多饮水,每日的饮水量不能少于1500ml。饮水增加尿量,不仅有利于结石排出,还可以有效减少肾内细菌的聚集。饮食上要注意少吃草酸含量多的食物,比如菠菜等。"
罗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0/05/08收听(26242)
肾结石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疾病,大部分肾结石平时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只有肾结石发作的时候才会出现典型的肾结石症状,比如一侧腰腹部剧烈的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如果这种结石合并有感染造成了肾积水,还可以伴有高烧等,这种高烧可以对人体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因为高烧的时候肾积水、肾积脓,肾里的脓液可以进入到人体的血液系统引起菌血症,严重的可以引起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对于肾结石的病人,如果出现了剧烈的疼痛,伴有发烧,应该引起高度的注意,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通过输液以及泌尿外科的介入治疗来解决这个问题。
刘跃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2020/04/19收听(29216)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