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早搏有什么危害吗

2024-06-04 14:40播放 : 31133

手机浏览

视频内容

心率早搏也称为心脏早搏,是指心脏在节律异常的时候,发生的心跳失常,关于其危害主要取决于早搏的严重程度和频率。

对于轻微的早搏,如果只是偶发的早搏,对于心脏本身可能并没有明显的危害,这可能是由于休息不好、精神紧张、疲劳、熬夜等因素导致,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也不会对身体产生较大的影响。

如果是早搏频发并且形态不好,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首先它可能诱发其他心律失常,比如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这些心律失常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心脏的功能。

其次,频发早搏还可能会导致心脏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引发缺氧、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心脏问题。此外长期的心脏早搏还可能会引发心理疾病,比如焦虑、抑郁等,另外还有特定症状。

除了上面的危害以外,频发早搏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有心慌、心悸、胸闷、胸痛、头晕等不舒服的感觉。如果早搏与高血压、心肌炎等疾病有关,而且不及时治疗,可能会使病情加重,导致出现四肢酸软、乏力、嗜睡、食欲下降等情况。

另外就是并发症,长期的早搏还可能会出现心肌代谢的紊乱,诱发心肌病、心肌炎,心衰等问题。室间隔的增厚会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导致胸闷、气短,周身的水肿等症状出现。

此外还可能会影响病人的心脑血管供血,导致一过性的脑缺血发作,同时还可能会累及到肾脏,出现肾小管、肾动脉硬化等问题。

分享:

93
同科室医生推荐

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

相关推荐

早搏的危害有哪些?

早搏的危害主要还是和它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以及早搏的数量相关的。比如一些病人,他没有基础心脏病,身体状况一直很好,而早搏的数量也非常少,像这种病人可能相对来讲,它的危害是相对比较小,更多的可能是他的自身症状对他造成的困扰。而对于有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比方室性早搏,它的危害就相对比较重,像缺血性心肌病和扩张性心肌病的病人,如果发生室早,数量也比较多,可以影响到心脏的泵血功能。某些室早还可能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心律失常,比方室性心动过速,或者是室颤,而室速和室颤这两种心律失常,可以引起严重的后果,轻的可以引起头晕、晕厥,重的可引起猝死。这也是我们目前在心律失常方面是一个着重关注的领域,也是将来研究和治疗的一个重点。在此,我可以以一类早搏所引起来的心律失常来作为例子,就是室性早搏。室性早搏在某些有结构性心脏病病人中,它可以引起室速或者室颤来,比如我们之前刚遇到的一个病人,他很年轻,也就是50岁左右,但他之前得过心梗,心梗之后心肌局部有疤痕,这个疤痕它有个室早,他就是在这种结构性心脏病的基础之上,触发了室速,而且室速的频率非常快。我们正常人窦性心率情况下,心率也就是60-100次/分左右,但这个病人因为有缺血性心肌病,然后室早触发了室速,他的心率达到了200次/分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血压就从我们正常的血压,比方120/80mmHg降到了高压70mmHg,低压甚至50mmHg、60mmHg的这种情况,血压太低,病人就突然的晕厥。这种病人就是由于室早触发了室速,这是很严重的一个病例。他将来的治疗我们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先要装上ICD,也就是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这种机器可以保命,一旦发生室速,这个机器可以及时的识别,然后进行相应的除颤治疗,可以及时转成窦律。而在这个基础之上,如果室速还是很频繁的发作,我们还可以进行射频消融的治疗。什么是射频消融治疗呢?也就是我们通过心电生理的方法,找到室速或室早的部位,然后我们再精准的把它的关键部位给打掉,让它不再发生室早,或者有室早不让它再引起室速,这样可以从根源上来进行治疗。所以对于合并结构性心脏病,也就是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植入ICD,同时再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是目前最优化的,也是最佳的治疗。而且很多病人都接受了这种最好的治疗,大大的改善了症状,延长了寿命。

语音时长04:02''

丁立刚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2017/07/10收听(3030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中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43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4)3718-184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5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