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心悸是什么原因

2023-06-30 13:30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老是感觉到心悸,大致的原因有两方面,具体如下:

一、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所导致的心悸,多见于紧张、焦虑。如果人处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下,会感觉到心悸。部分病人从医院角度上查不到明确的、有病的器官,患者可以去看一看心理大夫,或者吃中药进行调整。

二、有明确器质性疾病:

1、心脏疾病:可以见于心律失常,比如房性心动过速或者室性早搏,早搏类的心电异常,也可以出现心悸;

2、内分泌疾病:比如经常看到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这些病人也会感觉到明显的心悸,而且久久不能缓解;

3、其他:从中医角度上,多见于阴虚火旺的患者,可以找相关的中医大夫,去按照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施治。

分享:

12

相关推荐

心悸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造成心悸的主要原因一应该分成两方面,首先是没有相关的器质性的心脏病,仅仅出现心前区不适或者心跳比较乱的感觉。经过相关的体格检查,只是心率比较快、心跳比较重,但是没有发现明显的心律失常,没有早搏、间歇等情况。可能是因为情绪的波动,比如失眠、焦虑,或者饮用浓咖啡、比较刺激性的饮料以后,会出现心悸的症状。予以休息、平复心情、规律生活以后,心悸的症状通常是可以得到缓解的,这是生理性的情况。病理性的情况,心悸是基础性的心脏病另外的一种表现,比如可以表现为阵发性的室上速,表现为心房扑动或者心房颤动,通常是在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炎症的基础之上造成的一种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先应该针对原发疾病给予相应的治疗。比如冠心病给予二级预防的治疗,心肌病给与营养心肌,瓣膜病应该治疗心脏的瓣膜,改善心脏的功能。得到对因治疗以后,通常患者的心悸症状、心律失常、心跳频繁,或者心跳不规则的情况能够明显改善。如果改善不明显,还可以加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比如减慢心率的β受体阻滞剂,还有非二氢吡啶类的钙离子拮抗剂,像地尔硫䓬,即合心爽、盐酸维拉帕米等等。这些药物都可以应用于临床,主要是为缓解病理性引起的心律失常,所带来患者主观的心悸感觉。"

语音时长02:38''

杨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6/15收听(90342)

心悸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心悸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所谓心悸就是自己感觉到心慌,叫心悸。主要是看表现是什么,才能说是什么原因。比如心慌只是表现为心率快,就要查一下有无心率快的原因。比如有低血糖、甲亢或者是有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可能都会出现心率比较快的一个状况。或者是有一些人平时没有什么体力性的活动,那么基础心率可能就是比较快的,或者是比较瘦的,或者是有直背综合征的人,平时的心率也是快的,活动以后心率的可能就会更快。这是心率快,会带来这种心慌。还有一种就是心律不齐也会带来心慌的感觉,比如出现这种频发的一些早搏,无论是房性还是室性,短暂的一些心动过速了,或者是持续性的这种心动过速,比如房颤、房扑这种状况。因为它跳得不齐,它有间歇感,所以它会也会有这种心慌的表现。还有一些心慌的表现是患者自己觉得心慌,但是做心电图反复检查都没有什么问题,心慌的时候去摸脉搏,其实心率也是在正常的范围之内的,并没有很快也没有很慢的一个表现,而且在甲状腺的检查方面也都是正常的,或者是基础声音稍微快一点,甲状腺功能各方面的功能也都是正常的。这种心慌就仅仅是患者的一种感觉,而没有什么器质性疾病的基础。

语音时长01:59''

任艺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0/03/23收听(19620)

心悸是什么原因

"心悸是中医的一个病名,也是中医的一个症状,它的病位主要在心脏,是由于心主神志,心主血脉的功能失调而导致的。那么心是我们身体的君主之官,就相当于一国之君,我们全身血脉的运行,神志的清明都是靠心来主的。那么如果说心主神志和主血脉的功能受到了干扰,就会发为心悸。那么什么原因会导致?比如说过于疲劳,或者年老体弱,耗伤了我们的心的气血。那么心神失于濡养就会出现心悸。最常见的还是情志,比如说忧思郁郁结而化火,总有不顺心不如意的情绪,郁久了就会化火。这种火就会扰心,心神就会不安。还有的就是由于受到外邪,大家也常有体会,比如说感冒受凉以后,或者说因为出现了一些其他的炎症,那也会导致我们心中悸动不安,这是由于外邪侵犯导致心神失养。还有的时候是我们饮食不当,比如说饮食高粱厚味,那么这些运化不好,就会郁而化热,这种痰热扰心也会出现心悸,还有的时候是跟药物有关系,尤其是有一些西药,会引起心跳过慢或者引起心跳过快这种副作用,也会引起心悸,这就是心悸常见的病因。不管是什么原因,其实都是导致了心神失养,心神不安宁。虚证就是阴阳气血不能濡养心神。实证就是痰火热扰乱了心神,心神不宁,都可以出现心悸这种症状。"

语音时长02:17''

董国菊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18/07/24收听(1458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8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