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肝胆外科
手机浏览
胆固醇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胆汁成分的改变。胆固醇结石主要是因为胆汁里的胆固醇与胆汁酸的比例失调,胆固醇过多或者胆汁酸过少,这种情况下就会引起胆固醇析出结晶,并逐步形成结石核心,使得胆固醇性的结石形成。
此外,还包含了一些重要的诱发因素,如肥胖、糖尿病、女性久坐、少动、长期的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饮食,这些都是引起胆固醇性结石非常重要的因素。
胆囊结石可以分为胆固醇性结石、胆色素性结石,以及混合性结石,其中胆固醇性结石的占比占到了80%,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目前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摄入过多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而没有注意调控从而导致。
所以针对日常,一定要注意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过多摄入,平时要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蛋白质类的饮食。同时,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多运动、多喝水,这些都能够有效减少胆固醇结石发生的概率。
分享:
胆固醇性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其一个诱因是患者体内胆固醇含量较高,尤其对于患者有高脂血症,也就是高胆固醇血症的情况,一般患有胆囊结石,尤其是胆固醇性结石可能性较大。首先患者平时有可能在饮食当中进食鸡蛋的蛋黄、鸭蛋的蛋黄,以及动物类的内脏、动物的脂肪,还有海鲜类的鱿鱼等食物过多,这种食物的长期过量食用,会引起身体之中的高胆固醇血症,进一步引起患者患胆囊内胆固醇性结石,以及胆固醇结晶的可能性增大,另外对于胆固醇性息肉的可能性也会增大,患者患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的机率也高于正常人。所以患者平常应注意少吃些胆固醇含量过高的食物。另外,平时多吃绿色的蔬菜、水果,适当的补充多种微量元素。
邢文军│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
2019/07/26收听(97358)
"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主要和胆汁内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调有关,而造成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包括不规律饮食、不吃早饭、长期饮酒、长期进食高脂食物及高脂血症等。对于小的胆固醇结石,通常没有临床症状,也没有肝功能损害,这时可以定期随访观察,通过适当运动和规律、合理的饮食进行控制。如果胆固醇结石逐渐增大、增多,比如直径超过2cm,或者多发、成堆引起急性或慢性胆囊炎,这时应当考虑进行手术治疗,首选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目前还有一种治疗方法,但有一定使用范围,也就是口服熊去氧胆酸进行胆固醇结石的治疗。但需要测定胆囊的收缩功能,临床上还应当确定是胆固醇结石才能够实施。口服该药物需要至少半年以上,在服用期间还应当定期监测肝、肾功能,但即使服用该药物也有可能无效,或者即使胆固醇结石消失,也有可能出现再次发作,故应当谨慎使用。"
金鑫│枣庄市中医医院
2021/06/07收听(77340)
胆固醇结石是指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胆固醇是胆汁中的主要成分之一,胆固醇可以来自于食物,同时... 王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10/20播放(34276)
胆固醇结石是指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胆固醇是胆汁中的主要成分之一,胆固醇可以来自于食物,同时...
王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10/20播放(34276)
"胆固醇结石是胆囊结石的一种,胆囊结石主要是胆固醇结石和混合性的结石,而胆总管结石主要是胆色素性的结石。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原因可能和遗传,女性激素,肥胖,高脂血症,高胆固醇饮食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平时饮食要注意避免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不要抽烟、喝酒,坚持一定量的锻炼,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胆固醇结石的发生。"
汪涛│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
2019/12/03收听(55840)
胆色素性结石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胆道内部有细菌感染而引起。因为患者胆道有病变,比如胆道经常有细菌感染,导致胆道的黏膜出现病变,就有可能会导致胆汁淤积,时间长以后会出现胆色素性的结石。胆色素性结石一般是比较松散的,刚开始胆汁也可以从结石中滤过,患者一般胆红素升高不明显,但是经常会出现腹部有疼痛,比如隐痛或者胀痛等等。一旦继发胆总管炎症以后,患者胆道梗阻的症状会进一步加重,有可能腹痛会增加并且会有发热,体温通常>39℃,也有可能导致黄疸进行性升高。如果患者病情继续的延长,结石非常多就可能导致胆管梗阻,此时患者黄疸指数就会非常高。
汤大纬│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0/04/07收听(97672)
梁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11/02播放(89618)
梁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11/02播放(89618)
胆红素结石指的是胆色素结石,胆色素结石主要原因与胆系感染有关,感染的细菌主要来源于胃肠道,通... 咸国哲│山东省立医院 2023/11/22播放(36384)
胆红素结石指的是胆色素结石,胆色素结石主要原因与胆系感染有关,感染的细菌主要来源于胃肠道,通...
咸国哲│山东省立医院
2023/11/22播放(36384)
胆固醇结石通常是患者血脂中的胆固醇过高,继发引起胆汁中的胆固醇增高,引起胆固醇的结晶从而形成结... 梁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3/07/15播放(60204)
胆固醇结石通常是患者血脂中的胆固醇过高,继发引起胆汁中的胆固醇增高,引起胆固醇的结晶从而形成结...
2023/07/15播放(60204)
胆固醇结晶和胆结石的区别具体如下:1、胆固醇结晶:胆固醇结晶目前还属于结晶状态,... 孟泽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2023/12/16播放(65976)
胆固醇结晶和胆结石的区别具体如下:
1、胆固醇结晶:胆固醇结晶目前还属于结晶状态,...
孟泽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2023/12/16播放(65976)
胆囊胆固醇结石... 王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08/25播放(33912)
胆囊胆固醇结石...
2023/08/25播放(33912)
胆固醇结石主要位于胆囊内,形成的主要原因和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调有密切的关系。胆固醇结石既有可能是纯胆固醇结石,也有可能是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其中,纯胆固醇结石胆固醇含量可以超过90%,混合性结石含量一般在70%以上。目前对于胆固醇结石的判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影像学判断,另一种是对结石的直观判断。影像学判断主要是X线检查,胆固醇结石在X线检查时多不显影。直观的检查时,胆固醇结石主要表现为白黄色、灰黄色或者黄色,形状和大小不一,呈多面体、圆形或者椭圆形,质地坚硬、表面光滑,剖面呈放射性条纹状。明确胆囊结石的性质,有时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明确胆固醇结石的情况下,如果胆囊收缩功能正常,这时可以考虑口服熊去氧胆酸进行溶石治疗。如果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取出的结石,经过肉眼观察明确为胆固醇结石,术后口服熊去氧胆酸,同时给予饮食调整,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胆囊结石的复发。
2019/06/20收听(53888)
"胆囊结石多考虑是胆固醇结石,继发性胆总管结石也考虑胆固醇结石,为胆囊内结石排入胆总管而造成。而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包括肝内原发性的结石,多为胆色素性结石。治疗原则是胆囊结石需要在有明显症状,或有手术适应症的情况下考虑手术治疗,这与是否为胆固醇结石没有关系。有些胆囊结石症状不明显,为静止性结石,尤其是患者没有基础疾病,胆囊结石大小适中,这种情况即使观察与保守治疗,但也一定要定期复查,防止出现癌变及其他并发症。所以针对胆固醇结石,一定要考虑病变是否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以及原发于哪个脏器的病变,采取相应的治疗。"
何宗全│铜陵市人民医院
2019/06/26收听(37308)
"胆囊胆固醇结石是胆囊结石或者胆石症的一种。胆石分为有三种,1、胆固醇结石;2、胆色素结石;3、混合性结石。所谓胆固醇结石,结石的主要成分是由胆固醇组成,一般胆固醇结石是呈圆形或者椭圆形,表面比较光滑,在B超下面看是呈结节状的。胆固醇结石的特点是切面呈放射状,胆固醇结晶条纹,颜色比较淡黄。有些胆固醇结石的外面因为为胆囊炎症会有钙盐沉积,胆固醇结石一般在胆囊内形成,直径大概在0.2-3.0cm,是呈单发也可为多发,也可与胆囊的胆固醇沉积症同时存在,偶尔也可在胆总管内见到此种结石。"
刘娇│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2020/01/22收听(71298)
"尿酸盐结石又叫尿酸结石,主要是由于身体产生的尿酸过多,导致尿酸在肾脏内形成结晶引发结石。尿酸结石患者形成的症状与其他结石是一样的,有可能引起腰腹部疼痛,向下腹部放射,可以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相应的临床症状,需要进行尿常规、彩超以及CT等检查来明确诊断。治疗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针对结石选择保守或者外科干预治疗;第二、针对高尿酸血症进行相应的处理,针对高尿酸血症处理的措施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促进尿酸排出体外;第二、抑制尿酸生成。如果形成结石,我们一般采用的是抑制尿酸形成的方法。"
王世平│济南市人民医院
2020/07/13收听(96734)
形成胆色素性结石的主要原因,包含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道蛔虫以及饮食结构的异常。胆色素性结石主... 孟泽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2023/11/06播放(43875)
形成胆色素性结石的主要原因,包含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道蛔虫以及饮食结构的异常。胆色素性结石主...
2023/11/06播放(43875)
"一般对于胆固醇性结石来说,最常见的部位就是胆囊内结石以及胆总管的结石。胆囊内胆固醇性结石形成以后,经过彩超多会发现患者胆囊内的占位性病变,多随着患者体位移动,低回声肿物多会来回移动。这时多诊断为患者胆囊内的结石,胆固醇性的结石经过CT检查,发现的可能性较小。另外对于部分患者合并有伴胆囊炎的情况,需要根据彩超提示患者胆囊结石的大小,考虑进一步的治疗方法。如果患者胆囊结石大于1.5cm以上,或者是平常胆囊炎反复发作,要积极考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并且手术后常规做病理检查。如果对于胆总管内胆固醇性结石,此时经过上腹部的核磁检查,也就是胆道的MRCP水成像。这时多会发现患者胆总管内的结石,以及胆总管内结石的部位,必要的时候需要考虑经ERCP下行胆总管结石的取出手术,并且做十二指肠乳头的切开。"
2019/06/06收听(88312)
"对于胆固醇性的胆囊结石,其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最小的可见于患者是十岁以下的儿童,也可发生胆固醇性的胆囊结石。另外,对于年长的患者来说,多见于80-90岁以上的患者,也可出现胆囊内胆固醇结石的可能性。对于患者发生胆固醇性胆囊结石,多考虑患者是结石体质,和自身的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和患者平常的饮食也有一定关系,对于经常不吃早餐,或者是长期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这种情况就会增加患者发生胆囊结石的机率。因为对于高胆固醇食物来说,如蛋黄以及动物的内脏,还有动物的脂肪,其内含有的胆固醇含量多较高,如果患者长期食用、过量食用,就会引起患者体内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形成以后,会促使身体内进一步胆囊结石的形成,以及肝内胆管结石形成的可能性,或者是胆总管结石形成的可能性。"
2019/06/21收听(58042)
"胆色素性结石和胆固醇性结石的区别如下:1、基本形态不同:胆固醇性结石的胆固醇含量超过90%,切面是呈放射状结晶,颜色是呈黄色或者白色,成分是以胆固醇为主。而胆色素性结石绝大部分是处于黑褐色或者红褐色,也有纯黑色,相比于胆固醇结石来言,胆色素性结石往往会比较小,胆固醇的含量是小于45%,主要的成分是以胆色素为主。2、发病原因不同:胆固醇类结石的病因主要是与肥胖和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糖尿病、高血脂这一类密切相关,而胆色素性结石更多的是与胆汁淤积、胆道感染、蛔虫等等因素相关。"
2021/07/07收听(28738)
胆固醇结石如果是要进行症状的控制,吃中药能够有效的控制症状,常见的是一些中成药,比如胆石利通片、消炎利胆片、胆舒胶囊等。如果想要做溶石的处理,一般要建议使用熊去氧胆酸,对于胆固醇结石能够达到有效的溶石效果,具体也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而定。此外,中药的排石汤对于一些泥沙样的结石可能会有效果,但对于大的结石效果不理想,而且也不建议使用排石的药物治疗。因为结石在排出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出现生命的危险,所以一般不建议使用排石的治疗,具体吃中药是否有效要取决于想达到的效果是什么,是控制症状,还是排石、溶石。
2020/07/09收听(96894)
胆固醇,包括在生化检查血脂之中,其正常值一般为5.23-5.69mmol/L之间,处于此区间范围之内血脂正常,但是如果患者总胆固醇超过5.72mmol/L以上,多称为高胆固醇血症,也就是高脂血症。对于高脂血症的患者,多考虑和患者平常的饮食有一定关系,另外和患者的体质也有一定关系。平常进食动物内的油脂过多、动物内脏过多,以及进食海鲜类的鱿鱼过多,或者平常进食鸡蛋、鸭蛋的蛋黄较多,都会引起高胆固醇血症,致使患者血脂升高,以及罹患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的机率增加。另外对于高脂血症的患者,还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对于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平常要积极的改变日常生活习惯,并且注意适当的多运动,如果患者血脂较高,也可以服用一定量的药物进行积极的降低血脂治疗,如辛伐他汀或者阿托伐他汀等药物。
2019/08/06收听(70530)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