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手机浏览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要点,具体如下:
1、临床症状有典型胸痛,是胸骨后压榨样、憋闷样疼痛、有濒死感,伴有大汗、恶心、持续不缓解,既往有冠心病或者动脉硬化高危因素人群;
2、患者心电图出现T波高尖,典型心电图出现ST段弓背向上抬高,比如下心肌梗死出现二导联、三导联、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前心肌梗死出现胸前导联、V1、V2、V3、V4,ST段弓背向上抬高,典型箭头变化提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3、心肌酶学变化,临床采用心肌特性酶学,比如肌钙蛋白或者CKMB。
如果患者有以上三种情况,临床可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紧急救治,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者溶栓治疗,转入心内科监护病房抢救。
分享:
"临床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要点:第一点是临床症状,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是胸骨后压榨憋闷性的疼痛,会伴有濒死感,伴有大汗,持续不缓解是它的一个特点。特别是患者既往有冠心病,或者既往有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第二点是患者心电图的变化,超急性期心电图会出现T波高尖,典型的心电图会出现ST段弓背向上型的抬高,一般有定位意义,比如下壁的心肌梗死会出现二导联、三导联、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型的抬高。第三点是心肌酶学的变化,临床采取心肌特异性的酶学,比如肌钙蛋白I或者肌钙蛋白T。如果患者有以上三个情况,就可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这时候患者需要立即上心血管的监护病房进行救治,早期给予患者进行血管再通,这是治疗的重中之重。"
罗文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9/03/12收听(57772)
心肌梗死的诊断主要依靠三方面,具体如下:
1、症状特征:即患者有持续的胸闷、胸痛不...
王海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2023/12/18播放(47466)
"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1、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心前区疼痛不适,肩背部及颈部放射性疼痛,甚至咽部紧缩感等表现。2、心电图改变,动态演变,特别是ST-T的改变(此部分涉及医学专业知识,拿我们老百姓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心脏的血管出现了缺血、堵塞等表现,反映在心电图上相对应的表现)。3、心肌酶学改变(动态演变)及血清肌钙蛋白增高(我们的心脏出现了缺血后心肌会坏死,就像稻田突然干旱导致谷子死亡一样,此时会有一些相应的指标升高,比如肌钙蛋白就能很好的及时反应心肌的坏死)。其中以上三项指标中有两项符合即可达到临床诊断,对于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一般不会出现漏诊、误诊。"
肖明│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2019/06/04收听(4372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紧急措施,明确发生心肌梗死后,严禁患者活动或自行前往医院,应原地等待医疗救助。心理护理。当患者被确诊急性心肌梗死之后,其心理压力增加,有明显的焦虑感、恐惧感甚至绝望,因此,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为患者讲解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疼痛护理,护理人员要认真观察患者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要尽快止痛。生活护理,要保证安静、空气新鲜、温度适宜,谢绝探视,要嘱托患者无绝对的卧床休息。饮食上给予清淡、低盐、易消化、足量蛋白质的饮食,忌食刺激性的食物,同时保持大便的通畅。另外,要注意吸氧,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并发症相关的护理,争取早期发现,尽早处理。
刘涛│湖北省中医院
2020/09/04收听(22758)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主要根据三方面:
1、症状:胸痛、胸闷等症状,即是否有心绞痛...
姚宇玫│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2023/07/30播放(97678)
"诊断急性心肌梗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一、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心前区或胸骨后的剧烈疼痛,伴有后背痛或出汗。二、实验室检查,例如查血心肌酶谱、肌钙蛋白T、前脑利钠肽、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都是升高的。三、心电图检查,急性期可以发现明显的ST段抬高,涉及到胸前导联或广泛的多个导联。四、心脏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节段性或者广泛的心室运动异常。五、通过其他的辅助检查,例如心肌核素显像等。心肌梗死作为急性重症的内科疾病,必须尽快到正规的医院接受规范的治疗,才可能挽救生命。"
杜海平│烟台山医院
2020/02/19收听(16022)
一旦出现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依据有从几个方面:1、临床表现,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有频死感,会出现大汗,持续的心绞痛会放射至左肩。另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者麝香保心丸,效果不明显;前往医院后给予血清心肌酶的检测,指标会异常的偏高,在心肌酶中,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磷酸肌酸激酶,这些指标都非常的高。另外,还可以给予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可以发现心电图上有T波的倒置甚至压低,在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的诊断上也支持心肌梗死。另外,最主要的是通过心脏冠脉造影,可以明确心肌梗死的部位、程度及大小。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给予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柳瑞│聊城市人民医院
2018/11/23收听(57160)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张妮│北京医院
2023/08/01播放(49516)
"急性心肌梗死可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演变以及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可作出诊断。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突然发作的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和濒死感。少数患者无能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少数患者表现为颈部、下颌、咽部以及牙齿的疼痛。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见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心电图呈特征性的动态改变,表现为新出现的Q波及ST段的抬高和ST-T的动态改变。如发病早期呈T波高尖,随之ST段呈弓背性抬高,与T波融合成为单向曲线,R波下降,形成病理性Q波,随后T波倒置。非ST段抬高型心梗,通常没有病理性Q波,而ST-T改变表现为ST段压低和T波的倒置。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升高,反映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T型肌钙蛋白、I型肌钙蛋白的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可于发病后的3到6小时内开始升高,CKMB于3到4天恢复正常,肌钙蛋白于11到14天恢复正常。"
刘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17/07/14收听(45338)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首先有临床症状,持续性的胸痛,典型的心肌缺血的发作,胸前区胸骨后的疼痛,压榨感,并且持续30分钟以上,还有频死感,大汗淋漓,甚至可能会有心源性休克的表现。做心电图检查会出现病理性的Q波,而且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的导联上会出现,还有ST段的抬高,这些表现都支持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通过实验室检查的抽血化验,检查心肌酶也能够支持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或者是做放射性的核素检查也能够来支持心肌梗死。确诊以后,一定要积极抢救,迅速开放静脉通路进行溶栓,必要时做支架手术。"
董爱芝│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11/26收听(79256)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突然间发生了堵塞导致心肌细胞坏死的一种疾病,常出现超过30分钟的心前区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其他部位,发作时常伴有大汗、濒死感。它的诊断可通过心电图进行诊断,但如果心电图无异常,仍不可排除心梗。急性心梗的心电图常出现ST段的弓背向上抬高,部分可出现病理性Q波。心肌损伤的血清标记物肌钙蛋白具有最佳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急剧升高可确诊心梗。但是最准确的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可了解冠脉的具体情况,并及时治疗。急性心梗的治疗最重要的是血管再灌注治疗,无法进行急诊PCI者可进行溶栓治疗。后期需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等治疗。"
2019/06/04收听(37466)
急性心肌梗死,现在诊断标准分为五大类。首先要有心肌酶升高,心肌酶现在标准用肌钙蛋白,即化验时做...
韩晓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3/09/22播放(83576)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方法如下:1、症状:典型心肌梗死患者主诉为胸骨后或心前区闷胀不适感...
李明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3/02/26播放(98568)
急性心梗为一种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较典型,为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向左肩或背部呈放射性疼...
姜东辉│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2023/08/18播放(66248)
急性心肌梗死即心脏血管发生堵塞,诊断时首先要做心电图,从心电图上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改变,...
黄兆琦│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2023/08/22播放(58338)
急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是发生在非哺乳期女性,病因不明的良性慢性非细菌性炎症,病变处因为有大量的浆细...
范晓波│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
2023/03/18播放(64342)
急性心梗溶栓后的护理,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观察患者有无出血,溶栓最大的并发症为...
史志明│临汾市中心医院
2023/02/27播放(50580)
心肌梗死的治疗是综合治疗。包括非药物的一般治疗:吸氧、心电监护、卧床、注意休息、避免焦虑、半流食、保持排便通畅等等。药物治疗包括几大方面:1、抗栓治疗包括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可以联合替格瑞洛或者波利维。抗凝治疗主要包括低分子肝素、肝素。2、扩冠治疗主要是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包括消心痛、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等等,起到扩张冠脉,改善心肌供血的作用。3、逆转斑块、稳定斑块、降脂治疗,主要是应用他汀类药物。4、还有控制心室率、控制血压、减少心肌耗氧量的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尽早行冠脉造影,明确梗死相关血管,如果血管是高度狭窄或者闭塞,可以行冠脉介入治疗,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可以达到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患者死亡率的目的。
潘永东│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2019/04/30收听(48602)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其基本原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或者血管出现严重...
刘兵│北京医院
2023/08/22播放(98598)
CK-MB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用的指标,但是在临床应用中,会发现它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CK-MB升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大约在3-4小时之后CK-MB才会因心肌梗死而升高。如果是刚刚发病,并没有CK-MB升高,在血液中是无法检测到CK-MB的,这时候需要依赖临床症状诊断心肌梗死。其次并不是只有急性心肌梗死会导致CK-MB升高,在有些时候脑梗死也会出现CK-MB的升高,这时需要通过其他症状鉴别,是不是存在心脏相关疾患。
郑萍│天津市河西区梅江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9/05/08收听(43636)
宜春市人民医院 邹怀宇
播放次数:4.63万
武汉中医院 张明玺
播放次数:2.87万
河北医大第二医院 肖冰
播放次数:9.47万
北京中医医院 刘红旭
播放次数:4.39万
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