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血常规有什么变化

2021-02-27 15:17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艾滋病传播可以通过血液接触、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等途径,感染艾滋病毒后1-2周左右会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乏力、腹泻、皮疹等症状,血常规可出现淋巴细胞数减少或淋巴细胞比例偏低,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及血小板均可能出现不同程度减少,但血常规也可以无任何表现。合并细菌感染时血常规中白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数目比例会出现相应增高,急性病毒感染时可以出现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相应增高。

血常规不可以作为诊断艾滋病条件,一旦确诊艾滋病需要尽快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属于针对病原特异治疗,能够最大限度抑制病毒复制、重建或维持免疫功能,降低病死率和HIV相关疾病发病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等。同时能够减少艾滋病毒传播,预防母婴传播等。

分享:

218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0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