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过缓的原因有哪些

2024-04-29 11:19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研究显示正常健康的成年人在静息状态下,心率范围应该在60-100次/分,如果心脏跳动频率在这个区间范围之内,说明心脏既可以很好的工作,给重要脏器供血、供氧,又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如果出现心跳过缓的情况,在临床中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因素,具体原因如下:

1、生理性因素:在临床中还会发现,有一些长期从事运动,或者体力活动的人,心率就会出现比一般人显著偏慢的情况,包括运动员、建筑工人、士兵等,这种情况是由于长期运动造成,并不影响到心脏的健康,也不会危害到人体,因此这种情况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或者干预;

2、病理性因素:但是在临床中会有一些疾病导致心跳过缓,要充分的给予积极重视,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电解质紊乱,以及严重的营养不良、纳差等,就会引起心跳过缓,这时就要积极纠正改善。此外,一些心脏起搏系统、传导系统出了问题,也会导致严重的病理性心跳过缓,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此时需要进行起搏器植入手术的相关评估。

分享:

43

相关推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