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怎么治疗

2023-05-08 08:17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中性粒细胞减少是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1.5×10ˆ9/L,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有很多,在临床中如果发现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要积极分析原因,根据原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1、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常见的原因是药物引起的,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抗癫痫药物和质子泵抑制剂,如果患者是由于药物引起的中粒细胞减少,建议患者更换药物,同时服用提升中性粒细胞的药物,可以迅速的改善中性粒细胞;
2、其它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还包括感染,像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或寄生虫感染;一旦发现患者是由于感染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要积极控制感染,感染控制之后,中性粒细胞是可以恢复的;
3、血液系统疾病像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也会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才可以进一步的改善中性粒细胞的数目。

分享:

203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5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