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中医科
手机浏览
喝凉中药对脾胃有一定伤害,中药的成分较复杂,对于脾胃有一定刺激作用,脾胃是属于中焦脏器,喜温、喜暖,一般温热食物对脾胃比较适合,寒凉食物对脾胃也有刺激性,因此中药本身有刺激性,加上凉又有刺激性,对于脾胃刺激比较大。
如果部分患者本身脾胃虚 、寒,服用不易消化的食物,如黏性食物,可能出现腹胀、胃胀等,吃凉性食物或者温度低的食物,如西瓜、冰箱的冷饮,可能会出现腹痛、胃痛等,这种情况患者如果再服用凉中药,可能对脾胃的伤害比较大,因此脾胃虚弱、脾胃虚寒的患者,服用凉性中药比较不好。部分药物在温热的情况下服用效果比佳,如驱散寒邪的药物,发汗药物如果放凉服用,没有较大意义,因此要适当加温,一定温度服用比较合理。
分享:
"喝凉中药有害,它主要体现在凉药对于胃部的刺激比较大。胃部作为人体的脏器,更喜欢的温暖湿润的食物,这样可以很好的消化。而凉药会诱发胃部出现痉挛,如果胃部有相关疾病,像胃炎等,凉中药更容易刺激,使其症状加重。比如喝凉中药之后很快会出现恶心、呕吐,甚至出现腹泻以及出现剧烈的腹痛得不到缓解,这些都会出现。凉中药对于某些疾病来说有害,特别像高热的患者,本身体温很高,身体非常的敏感,凉中药进入体内是为了治疗发热等,但是由于药物的温度过低,很容易导致身体不适,患者会快速的将来中药的吐出去,以减少了对于胃部的刺激,中药对于身体的治疗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张天鹏│鸡西市人民医院
2019/07/11收听(25848)
患者不能喝凉的中药,中药必须在温热时饮用,而不能等到放凉以后再喝。中药煎煮、服用方法都有一定讲... 孙连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10/06播放(85462)
患者不能喝凉的中药,中药必须在温热时饮用,而不能等到放凉以后再喝。中药煎煮、服用方法都有一定讲...
孙连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10/06播放(85462)
大部分的中药是需要温服的,因为在中医古典医籍当中,对于多数的中药的服法也是说明了叫做分温再服,也就是温热的情况下一天服两次,这样是中药的一个常规的服药方法。所以在服中药的时候最好把它放至室温或者体温感觉有点温热的时候服用,这样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是最好的。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比如一些以清热解毒为主要功用的中药,像白虎汤等,也可以用凉的这种来服用,以达到更好的清热效果,但这只是一些个例。对于一般的中药来讲还是不要凉服,因为凉的东西进到脾胃以后,对胃的功能会有一定的影响,它的吸收也会比较慢一点,而且凉的中药患者服了以后,多数会感觉有些不舒服甚至会导致食欲的减退,对进一步的病情恢复是没有好处的。
张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20/08/06收听(10770)
"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中药最好是温服。尤其是冬天天气比较寒冷,中药凉服后有可能会损伤胃阳出现胃痛、腹泻等症状,夏天天气比较热可以适当凉服。除此之外,中药能否凉服可以根据身体情况以及疾病性质而定。如果身体有内火太盛引起的疾病,可以将中药适当凉服,如果身体有脾胃阳虚、肾阳不足等虚寒性疾病,建议最好温服,否则会加重病情。凉服指室温下,而不是放在冰箱冷藏或者冷冻后再口服。"
孟庆杰│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
2019/12/12收听(66200)
女性月经不调可以通过中药来调理,中药调理有健脾补肾、调理月经周期、促进经血排出等作用,可调整月经周期、月经量、月经期的腹痛等症状。调理的中药多具有活血化瘀以及补益气血、健脾补肾、补益肝肾等功效,在服用调经药时应当注意不可食寒性食物以及不可凉服中药。所有中药在服用时都应该温服,当中药具有补益作用时更应当注意药物的温度,以温热为主,寒性或者凉性的药物可以酌情考虑凉服。但是中药冷服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引起腹泻等,所以吃中药,尤其是调经的中药最好不要凉喝。
姜朵生│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2020/09/27收听(35154)
"如果本身脾胃虚寒,而且所喝的感冒药是用来治疗风热感冒,也就是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功效的一些药物,本身就偏凉。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胃脘部不舒服、恶心、想吐等不良反应。因此,喝感冒药的时候,还是要喝温性的感冒药,一般饭后半个小时以后再去喝,可能就不会损伤脾胃功能。出现感冒的时候,还要在饮食及起居上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腻和生冷的食物,比如麻辣烫、麻辣香锅、炸鸡、肥肉,和刚从冰箱里取出来的食物,也不要暴饮暴食。还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喝温水,要注意吃好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比如蔬菜瘦肉粥、西红柿鸡蛋面条、蔬菜面条、鸡蛋羹等等,可以适量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比如绿叶蔬菜,像菠菜、小白菜、芹菜、油菜、莴笋叶,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橙子等等。"
樊茂蓉│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1/08/02收听(22030)
"宝宝如果喝了凉开水,它的危害有很多,主要会影响消化功能,会出现消化不良、腹痛、腹泻、呕吐,有的时候还会造成细菌的感染,因为本身小孩子的消化功能就不是很完善。如果要是摄入了凉的东西,消化功能就会造成紊乱,加重肠胃功能的负担,抵抗力就会降低,会造成细菌和有害物质的侵入。不论冬天也好,夏天也好,一定要多喝温开水,开水烧开以后晾温。即便是夏天也不能喝凉水,喝凉水肯定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不利于宝宝的健康。"
丁建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2021/03/22收听(29804)
喝中药期间喝酒的危害主要如下:1、中药中存在部分药物可能与酒发生反应,应根据药物... 霍则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09/24播放(91482)
喝中药期间喝酒的危害主要如下:
1、中药中存在部分药物可能与酒发生反应,应根据药物...
霍则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09/24播放(91482)
喝中药1个月,并不一定出现危害。要看疾病有什么样的病理需求,以及药物里的组方配置,有些疾病需要...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5/23播放(33516)
喝中药1个月,并不一定出现危害。要看疾病有什么样的病理需求,以及药物里的组方配置,有些疾病需要...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5/23播放(33516)
空腹喝中药这句话不正确,因为针对不同患者具体病情,医生会开具中药,所以患者服药时间不尽相同。比... 刘竺华│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2023/04/19播放(75830)
空腹喝中药这句话不正确,因为针对不同患者具体病情,医生会开具中药,所以患者服药时间不尽相同。比...
刘竺华│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2023/04/19播放(75830)
调理月经的中药,不能服用凉的。基本所有治疗疾病的中药,均建议病人温服。尤其对于调理月经的中药,... 张婷│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2023/03/22播放(61312)
调理月经的中药,不能服用凉的。基本所有治疗疾病的中药,均建议病人温服。尤其对于调理月经的中药,...
张婷│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2023/03/22播放(61312)
大椎寒凉则筋脉凝结、阻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气机收敛、筋脉收缩而挛急,会出现疼痛、恶寒、无汗等症状。可以采用中医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中药外敷进行治疗。将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三七、茜草、桂枝、艾叶、郁金、姜黄等磨成粉末,然后与油、水、醋或医用凡士林调和成糊状敷贴于大椎穴处,可以起到明显的散寒止痛的作用。但是要在专业中医师帮助下进行,不要自行操作,以免影响到治疗效果。
周鑫│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0/08/19收听(55184)
" 临床上很多常用的中药都可以泡水喝,除了金石类的药物或有毒的药物等不适合泡水喝外,大多数中药都可以泡水喝。其中清热凉血的中药,比如生地、紫草、丹皮、玄参、板蓝根、大青叶等都可以泡水喝,质地比较柔软,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够释放到水中,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是对于凉血的中药或其他的中药泡水喝时,只适合一般的调理,合病情比较轻微的情况。对于病情比较严重时,最好用中药煎熬后口服,效果会更好。"
2019/12/13收听(93046)
"患者小腹凉可以通过中药进行调理,像附子理中丸、桂附地黄丸都可以对于肾阳、脾阳等进行补益,使小腹发凉得到纠正。有的患者会出现月经不调、小腹发凉等,作为女性患者可以口服艾附暖宫丸、暖宫七味丸等,对于纠正女性的小腹发凉效果也是不错的。在临床上,女性出现小腹发凉考虑宫寒、凝血,还有跟精神过度紧张、贫血、环境变化等有很大的关系,需要在医生的辨证下,合理的针对小腹发凉进行有效的调治。临床上应用中药的同时,可以配合着艾灸等方式最为理想。"
2019/11/29收听(15808)
"凉血的中药有很多,多是以中成药或中药汤剂的方式,对于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比如说有清营汤、白虎汤,还有青蒿鳖甲汤等等,针对于不同的血热症状,可以进行很好的治疗。临床需要在医生的辨证下,合理地应用药物,血热在临床中是比较常见的,它可以表现为很多症状,轻型的患者会出现口腔溃疡、周身发热等症状,对于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意识不清、说胡话,并且身上有出血点等等,这都是非常危险的,除了应用中成药进行对症治疗之外,还可以考虑在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进行相关的对症治疗。临床对于血热症状应该重视起来,凉血药物的应用,应该合理的应用。"
2019/08/03收听(16796)
具有清热凉血作用的中药有很多,如犀牛角、水牛角、生地黄、玄参、赤芍、丹皮、白茅根以及紫草等,都... 孙连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6/01播放(72684)
具有清热凉血作用的中药有很多,如犀牛角、水牛角、生地黄、玄参、赤芍、丹皮、白茅根以及紫草等,都...
2023/06/01播放(72684)
"喝中药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分清药物的性质和服用的时间,通常补益类中药要空腹服用,以帮助药效充分的吸收,而活血化瘀或者苦寒的中药要饭后服用,避免对胃肠道造成刺激。第二、服中药期间要避免生冷和油腻、辛辣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会妨碍脾脏对于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降低疗效。第三、服中药期间,喝了中药不要马上就起来活动,最少要平躺或者静坐10分钟左右,让药物从胃中排空进入肠道,避免马上活动引起恶心、呕吐等等现象。第四、服中药期间最好能保持情绪的平稳、适当的休息,以避免情绪的变化影响药物的疗效。"
2020/11/04收听(68070)
"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中药一次口服200-250ml左右,但是儿童或者是幼儿服用的量就需要相应减少。幼儿口服成人量的1\/2,也就是100ml左右,分早晚两次服用。小儿口服成人量的1\/4左右,也就是20-30ml左右,分两次口服。儿童以及幼儿用药需要慎重,建议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遵照医嘱进行口服,以免产生一些不良的副作用。"
2019/11/14收听(32862)
中药的服用方法很多,可以采用煎熬的方法,也可以制成丸剂、散剂口服,也可以将中药打成粉用热水冲服... 孙连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03/22播放(26601)
中药的服用方法很多,可以采用煎熬的方法,也可以制成丸剂、散剂口服,也可以将中药打成粉用热水冲服...
2023/03/22播放(26601)
如果用煮药物的蒸汽熏蒸大部分没有过多危害,但需要注意时间。因为时间过长可导致呼吸道过湿,感觉出... 刘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3/20播放(92544)
如果用煮药物的蒸汽熏蒸大部分没有过多危害,但需要注意时间。因为时间过长可导致呼吸道过湿,感觉出...
刘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3/20播放(92544)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