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针灸科
手机浏览
在中脘穴上进行艾灸,一个月大概艾灸10次为宜,因为艾灸通常隔天或者隔两天进行一次,每周大概2-3次,一个月为10-15次。艾灸中脘主要可以温中补虚、调和脾胃、温经通络、散寒止痛。艾灸中脘穴对于脾胃的调和作用非常明显,对于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胃肠功能弱、脾胃功能不和的患者,艾灸中脘穴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中脘穴每次艾灸的时间大概20-30分钟即可,避免时间过长。另外,对于中脘穴的艾灸要注意距离,艾条和中脘穴的距离大概3-5cm,不可以过近,局部温热、微微有热、微微有感觉就好。如果出现刺痛或者烧灼样的疼痛,有可能对于局部的皮肤造成烫伤。
分享:
一般建议,1天灸1-2次就可以。当然跟病人的本身的体质,跟疾病的病情、病程的长短有一定的相关性... 陈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4/19播放(41626)
一般建议,1天灸1-2次就可以。当然跟病人的本身的体质,跟疾病的病情、病程的长短有一定的相关性...
陈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04/19播放(41626)
除很虚或病重病危状态的病人需要每天艾灸外,普通人没有必要每天艾灸,通常每周灸2-3次,每次艾灸...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8/10播放(89310)
除很虚或病重病危状态的病人需要每天艾灸外,普通人没有必要每天艾灸,通常每周灸2-3次,每次艾灸...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8/10播放(89310)
中脘穴为脾的募穴,对治疗脾胃疾病,有较强的功效。重灸中脘穴,主要是治疗脾虚,尤其是脾阳气不足,... 丁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12/25播放(50246)
中脘穴为脾的募穴,对治疗脾胃疾病,有较强的功效。重灸中脘穴,主要是治疗脾虚,尤其是脾阳气不足,...
丁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12/25播放(50246)
中脘穴是胃部的一个穴位,位于肚脐处。肚脐上四寸是中脘穴,这是它的位置所在。一般中医讲,位置之所... 廉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 2023/11/21播放(77196)
中脘穴是胃部的一个穴位,位于肚脐处。肚脐上四寸是中脘穴,这是它的位置所在。一般中医讲,位置之所...
廉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
2023/11/21播放(77196)
中脘穴是一个非常大的腧穴,位置在正中线上,在肚脐和胸剑联合的中点的一半,就是脐上四寸。中脘穴是胃的募穴,又是八会穴的腑会,艾灸就是温热的刺激,针对的肯定是虚证和寒证,在这个地方艾灸就能够治疗虚寒导致的胃疼、胃胀、呕吐、呃逆以及脾胃不舒、消化不良的病证。艾灸这个地方还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状态,治疗虚性的失眠,或者是烦躁,这是艾灸中脘的作用。但仅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如果有不适,还是要积极就医。
杜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0/04/22收听(70094)
艾灸中脘和足三里的共同功效是 丁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4/27播放(99020)
2023/04/27播放(99020)
艾灸可温通经络、回阳降逆、行气活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回阳降逆、行气活血作用。中脘穴位于剑突下... 赵晖│华润武钢总医院 2023/05/22播放(70982)
艾灸可温通经络、回阳降逆、行气活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回阳降逆、行气活血作用。中脘穴位于剑突下...
赵晖│华润武钢总医院
2023/05/22播放(70982)
艾灸有温经散寒,扶阳,消瘀散结,以及防病保健的作用,中脘穴是胃的募穴,又是八会穴之一,腑会中脘。在前正中线上脐上四寸,这个位置主要对消化吸收方面的疾病好处很多,常见的疾病有胃脘疼痛、吃饭少、呕吐,呃逆等一系列的疾病。另外对小儿营养不良的一些疾病,也可以在这个部位通过艾灸,或者其他方式改善。另外随着社会发展,压力比较大,肝气犯胃,胃气不和的一类疾病,体质下降、吃不下饭的疾病,通过艾灸中脘的方式来改善这些症状。
焦乃军│河南省中医院
2019/05/15收听(67730)
中脘和神阙可以一起进行艾灸,神阙穴就是肚脐,肚脐即为神阙穴。中脘穴是人脉上重要的穴位,在肚脐,... 陈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10/09播放(45160)
中脘和神阙可以一起进行艾灸,神阙穴就是肚脐,肚脐即为神阙穴。中脘穴是人脉上重要的穴位,在肚脐,...
2023/10/09播放(45160)
中脘穴是任脉上的穴位,任脉是奇经八脉之一,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合称为...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04/26播放(55228)
中脘穴是任脉上的穴位,任脉是奇经八脉之一,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合称为...
2023/04/26播放(55228)
"中脘是任脉经的一个非常大的腹部的腧穴,位于正中线上,脐上四寸,就是肚脐上四寸的位置。中脘穴也是胃的募穴,是胃、腹的募穴,又是我们说是八会穴之一。在中脘穴进行艾灸,首先是治疗虚寒性的一些脾胃的上面的疾病,比如说可以治疗胃痛,尤其是阴寒内滞导致的一个胃脘部的一个挛急,可以治胃痛、治上腹部的一个疼痛。还有对于脾胃的消化功能有一定的改善,比如说胃胀、腹胀、消化不良,吃完后爱打嗝的这种嗳气都可以通过艾灸中脘穴来得到改善。艾灸中脘穴还可以安神,可以治疗失眠、抑郁、睡不醒或者是精神萎靡这种状况都可以治疗。同时中脘穴艾灸之后,因为是脏的会穴,因此可以调理五脏六腑的功能,对于整体的机能都有一个提升的作用。"
2020/04/16收听(65720)
"药灸和艾灸都具有温经、活血化瘀、祛湿化寒、扶阳祛邪的作用,艾灸用的艾条是由单一的艾绒组成,而药灸除了用艾条以外,还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加入桂枝、高良姜、广藿香、香附、陈皮、丹参等中草药。如果是在夏季进行治疗,通常使用艾灸,而药灸就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己身体状况、病因和病症选择不同的治疗药物。因此,对于每个人来说,药灸所选用的药物不同,疗效也不同,如针对某些特定疾病,药物的作用要强于艾灸。"
黄秋贤│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2021/02/05收听(63694)
艾灸来治疗咳嗽的时候,一般是治痰湿或者寒性咳嗽。最好就是肺俞,其实在风门、大柱都比较适合。如果... 刘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11/16播放(38765)
艾灸来治疗咳嗽的时候,一般是治痰湿或者寒性咳嗽。最好就是肺俞,其实在风门、大柱都比较适合。如果...
刘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23/11/16播放(38765)
艾灸一天灸几次为好,通常情况下,每天一次,每次每个穴位灸30分钟左右,疗程10-15次为一个疗程,灸的局部让它发红、发热为最佳状态。但是,由于病情轻重不一样、时间长短不一样或者是久病、气血不足或多种疾病缠身、手术后的调理等等,可以每日灸2次为佳。因艾灸是温阳之法,因此对虚证的要求尽量是白天上午灸一次,如果需要灸两次,上午灸一次,是在上午12点以前。下午灸是在5点以后-7点以前艾灸,这样循循渐进,也是,10次为一个疗程,温度不要过高,从而达到治疗和调理的作用。
赵俐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8/10/17收听(91114)
通常艾灸不是一天灸几次,而是几天灸一次。艾灸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主要作用就是温中补虚、温阳健脾...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023/10/15播放(67218)
通常艾灸不是一天灸几次,而是几天灸一次。艾灸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主要作用就是温中补虚、温阳健脾...
2023/10/15播放(67218)
"艾灸可以有效刺激穴位,具有很好的保健和治疗作用,正常情况下,艾灸每天1次即可缓慢起效。艾灸是利用艾叶燃烧产生温热刺激,作用于经络输血,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益气止痛、升提阳气等作用。适合用于虚寒性体质,寒结内生的病症,这种体制得温则缓。艾灸每天1次,不用次数过多,需时间慢慢累积,热度缓慢渗入体内,改变寒邪。艾灸后要喝1杯温开水,以补充艾灸温热作用所消耗的水分,女性经期和哺乳期避免在腰骶部和小腹部艾灸。"
2020/05/14收听(24798)
一般情况下,艾灸1天做1次就可以,有的病人建议隔天做1次,但有一些特殊的情况...
2023/03/28播放(29243)
1天艾灸1次即可,但是也需要看属于哪种疾病,一般急性的疾病艾灸时间长,可能艾灸的次数多,慢性病... 丁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7/02播放(61890)
1天艾灸1次即可,但是也需要看属于哪种疾病,一般急性的疾病艾灸时间长,可能艾灸的次数多,慢性病...
2023/07/02播放(61890)
通常情况下进行艾灸,白天灸比较好,但是个别情况下也可以在晚上进行艾灸。艾灸用于防病、保健时,通... 丁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3/08/17播放(84530)
通常情况下进行艾灸,白天灸比较好,但是个别情况下也可以在晚上进行艾灸。艾灸用于防病、保健时,通...
2023/08/17播放(84530)
从中医角度来讲,艾灸是补阳的方法,选择阳气最盛时来灸最好,比如最典型的三伏灸,是一种冬病夏治的... 张天生│山西省针灸医院 2023/02/27播放(78916)
从中医角度来讲,艾灸是补阳的方法,选择阳气最盛时来灸最好,比如最典型的三伏灸,是一种冬病夏治的...
张天生│山西省针灸医院
2023/02/27播放(78916)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温暖
播放次数:3.25万
播放次数:2.75万
播放次数:4.8万
播放次数:5.6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