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什么自测方法吗

2023-08-14 00:37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腰椎间盘突出症存在自测方法,常见判断方法依据如下特征:

1、腰痛、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大部分症状是腰痛、腿痛,疼痛主要处于下腰部,即腰与臀部交界的部位,临床称为腰骶部。疼痛沿着臀部即大腿后侧向小腿外侧放射时,患者很可能是发生了腰椎间盘突出症;

2、弯腰时疼痛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痛主要表现在腰骶部,而且通常发生在患者弯腰时,因为此时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大,所以可能患者的疼痛加重;

3、疼痛沿坐骨神经走向:腰椎间盘突出可压迫坐骨神经、神经根,疼痛可能沿着坐股神经的方向走行,如臀部后面、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

4、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有时患者将腿往上抬时,疼痛可能加重,在临床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5、活动加重、休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是活动时加重,经休息有可能缓解,比如患者休息一晚上,次日的疼痛可能得到缓解,到下午或活动量较大时,患者的疼痛可能加重;

6、坐骨神经支配部位麻木:比如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侧和外侧,以及足背、足底,有时可能发生麻木的症状,此时患者可能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

分享:

30

相关推荐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锻炼分为急性期:1、卧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应卧硬板床,仰卧时膝微屈,腘窝下垫一小枕头,全身放松,腰部自然落在床上,侧卧时屈膝屈髋,一侧上肢自然放在枕头上。2、下床:从卧位改为俯卧位,双上肢用力撑起,腰部伸展,身体重心慢慢移向床边,一侧下肢先着地,然后另一侧下肢在移下,手扶床头站起。3、坐位:坐位时腰部挺直,椅子要有较硬的靠背。椅子腿高度与病人膝到足的高度相等。坐位时,膝部略高于髋部,若椅面太高,可在足下垫一踏板。4、起坐,从座位站起时,一侧下肢从椅子侧面移向后方,腰部挺直,调整好重心后起立。恢复期做自我锻炼,使腰部肌肉增强,一增加腰椎的活动度,二可增加腰部脊柱的稳定性。1、有仰卧抬起骨盆:仰卧位双膝屈曲,使足和背部做支点,抬起骨盆,然后慢慢落下反复20次。2、抱膝触胸: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将背部引起离开床面。3、侧卧位抬腿:侧卧位上侧腿可伸直,下侧膝微屈,上侧腿抬起,然后慢慢放下,反复数十次。4、爬行与触肘,双膝及上肢撑起俯卧:腰部放松慢慢下沉,重复10次后,一侧下肢伸直,屈膝使其尽量触及同侧肘关节,重复15次。5、直腿抬高:仰卧位将双手压在臀下,慢慢抬起双下肢,膝关节可微屈,然后放下,重复15次。6、压腿: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躯干前倾压向伸直的下肢,然后交换成另一下肢,此动作也可在站位进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7、膝仰卧起坐:仰卧位,双膝屈曲,收腹使躯干抬起,双手触膝。

语音时长02:52''

管垒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17/07/09收听(39396)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分为保守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椎间盘突出症80%—90%的病人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而好转,它的适应症为初次发作、病程较短以及休息后症状明显缓解,影像学检查无严重突出者,可以行非手术治疗。卧床休息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缓解突出椎间盘组织对神经根局限性的压迫,达到临床症状减轻的目的,避免搬重物及剧烈活动,佩戴腰围支具进行腰背肌的功能锻炼。药物治疗中药的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等的辨证治疗,口服汤药、膏药的外敷、草药的热敷、熏蒸等可有效缓解症状。西药主要是通过解除肌肉痉挛,非甾体抗炎药物消炎止痛,营养神经等治疗,减轻症状,具体用药需要专科医生指导。推拿、按摩,它通过缓解肌肉痉挛、松解神经根粘连或改变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相对关系,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缓解症状,应到正规的医院就诊,避免用力不当,症状加重,椎间盘突出即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就不建议进行手法治疗。针灸、理疗还有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达到缓解腰腿疼痛的目的,也可以进行硬膜外的注射。硬膜外注入少量的激素和麻醉药物,可以抑制神经根末梢的兴奋性,同时改变局部血运,减轻局部的酸中毒,抑制神经超敏反应,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达到止痛的目的。再有就是腰椎间盘的手术治疗,临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后有10~20%的病人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符合相应的手术适应症,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第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超过半年,经过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者保守治疗有效经常复发且疼痛较严重的。第二、首次发作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为主,病人因疼痛难以行动及入眠,被迫于屈膝、屈髋,侧位甚至是跪位。第三、出现单根神经麻痹或马尾神经受压麻痹症状和体征。第四、中年病人病史较长,影响工作和生活。第五、病史虽不典型及影像学检查CT、核磁或造影证实硬膜囊有明显的压迫。第六、腰椎间盘突出并伴有腰椎椎管狭窄的。"

语音时长03:06''

贾育松清华大学玉泉医院

2017/09/05收听(3033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8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